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批判精神 [复制链接]

166#

真正的智者不能被外界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质疑和批判精神。凡事要多质疑,也要多探索。学习要懂得深入,不拘泥于课本和一贯的方法。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具备这种“智者”的批判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和批判,学习要深入,并且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TOP
167#

要学习就要有批判精神。牛顿因为苹果落地,好奇怀疑,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现在的教育中,我们对于对于高分的追求,对于名次的追求,让我们用固定的模式来学习,渐渐的我们缺乏了怀疑精神,只是一昧的接受别人讲的,很少独立思考。

我们是有思想、有远见的人,我们要勇于怀疑,培养创新能力,做一个有能力的人!

TOP
168#

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学习中批判精神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要坚持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自己要有甄别真伪的能力,对的要坚持,错的要反对批判,不能一味的拿来就用,那样的学习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其次,不迷信经典,凡事要问为什么,不能因为是经典就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要知道经典中也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因此,在学习中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最后,要对所学的东西进行深思考,即便是面对正确的、真理性的问题也要重新思考,要知道很多伟大的学问就是在批判前人、思考前人学问的基础上产生的。

TOP
16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启迪

       做学问要有批判的精神,学习就怕没有怀疑,有了怀疑,就会有进步。很喜欢《孟子》里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读书不能墨守成规,不能一味地相信权威、相信书本,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这样,书才能越读越有趣味,越读越有道理!
有两则故事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孔乙己是读书人,他对儒家思想信奉不疑。穷困到极点,还不忘读书人的尊严,整天穿着长衫,满嘴的“之乎者也”。当别人问他,“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他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孔乙己就是一个尽信儒家之学的被封建思想毒害至深的可有可无的读书人,他的命运告诉我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是出自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中的一段精彩文字。他告诉我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如果说死读书,读死书,不但不会开卷有益,反而会禁锢我们的思想,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遗憾!所以,我们读书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毫无创新,我们应该合理发挥想象,让原本静止的人物鲜活起来,让呆板,枯燥的知识亮起来、动起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1 11:02:43编辑过]

TOP
170#

      “人无完人”,谁都可能犯错,对他的观点要有所扬弃,对的赞同,错的批判,即使是面对权威,也不能盲从。人类的进步正是在否定之否定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独立的人格就蕴含其中,否则,拘泥于古法,食古不化,将唯唯诺诺,抱残守缺。就是毛主席也曾犯错,马寅初当年就提出“新人口论”加以批评,面对群众批斗,他不曾向“以力服人”者屈服,这种批判精神,是“智”者对真理的执着。
TOP
171#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所以我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应当拥有一种批判的精神,对待自己要经常自我反省,对待所学习的知识要时时刻刻结合自己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不可以人云亦云,要相信即便是权威人士所发表的观点也会有错误,我们不应当被动的学习,而是要主动的进行思考,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这样才能更好的进步。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就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不诚实了吗?老师传授的学业复习了吗?”对曾子的这句自省之言,很多学者认为这是学习、修身的根本。“自省”就是排除外在名利的侵扰,树立道德的良知,也就是如黑格尔所说的,把外在的道德内化为“主观意识的法”,并时时用这个“内心的法律”,来戒备自己思想上可能产生的不良意念。能常常“自省”可以说是道德崇高的源泉,也是人生成功的法宝。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出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凡是都有两面性,任何人或事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我们大学生在面对学习问题时要带着批判的眼睛去看待问题,对于每一个理论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论对待何种观点都不应当持着被动接受的心态,秉持扬弃的观点,对于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纠正,在与老师或权威的观点发生碰撞时,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创新。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不能只是抱怨也不能一直自怨自艾,而是要抱着批判的精神,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对于别人的问题通过合适的途径提出意见,最终和谐的解决问题。我们只有一直持着批判精神才能不断在学习的过程中汲取知识,在不断的挫折中成长!

TOP
172#

        工作和学习中都应该时常抱着批判精神。学习就怕没有怀疑,有了怀疑,才会有进步。没有了这种进步,就不会意识到做事还有缺陷,这样也就不能尽善尽美。我们在做计划和方案时,总是会叫组员提出各自的意见,这就是希望组员能把计划和方案完善,尽最大可能避免问题出现。我们时常怀有批判精神不是坏事,只有拥有批判精神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我们只有带着批判精神去看待问题,才能全面地看待事物,才能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TOP
173#

批判精神我认为也是分两种的,一种是对自己的批判,而另一种是对别人或者是身边人的批判。人固应该拥有一种批判精神,但是人之本性,对别人往往很容易做出批判,但是对自己却不那么容易。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认识到自己所作所为,并及时做出批判,这样便可以随时去改正嘛。孔子这样的圣人都要“吾日三省吾身”,那更何况是我们这样的“俗人”呢?
TOP
174#

“智”包括重视教育的精神,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等。而这些精神所在就是“智”的价值所在。就批判精神而言,我是这样认为的,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能让我们“自知知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每经过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停下脚步来反思一下这一段进程中的不足,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做的更好。俗语说的好“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先了解了自己才能去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 。学会自我否定,自我批判,也是一种能力。
TOP
175#

        “人无完人”,谁都可能犯错,对他的观点要有所扬弃,对的赞同,错的批判,即使是面对权威,也不能盲从。人类的进步正是在否定之否定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独立的人格就蕴含其中,否则,拘泥于古法,食古不化,将唯唯诺诺,抱残守缺。就是毛主席也曾犯错,马寅初当年就提出“新人口论”加以批评,面对群众批斗,他不曾向“以力服人”者屈服,这种批判精神,是“智”者对真理的执着。
TOP
176#

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会有错误存在
TOP
177#

学习时我们是在吸取知识,但我们不应该一味赞同,该 有批评精神,我们才回有进步。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多保留疑问,多向其他人提问,进步就会快。但不是什么都认为是错的。那我们得到 的就没有 失去的多了,这是不值得。我们能做的就是问无愧。
TOP
178#

人类的劣根性实在不少,而与批判精神作对的主要是:保守。保守既是定型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思想的客观存在。保守的力量往往很大。保守好比是上帝派来的牧羊人,而羊群便是芸芸众生。这样的状况,屡屡使批判那坚决果敢的拳头就象打在一堆海绵上,用力弥大,失望越多。
TOP
179#

人要有批判精神,我们对待过去的事物不能一昧的继承,要动脑思考,真理只存在于一个时间段,它并不能适应所有的情况,学习要有怀疑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否则就变成了死读书。对不懂的地方要急于求知,对有疑问的地方要敢于提问,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
TOP
180#

聪明人不会人云亦云,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