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学习目的 [复制链接]

301#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仅仅的应试晋升,通过学习得到眼界和心境的开阔,素质的提升。学习的目的是知识的丰富,人格和性格的完善,学习的终极的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素质和人格的提升。
TOP
302#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作好铺垫。学习仅仅是一个手段,一个过程。正如人们常说的“学以至用”,学习就是为了将来的发展。因此头脑清醒的人,学习会有的放失,目标非常明确。而头脑糊涂的人,学习则无的放失,忙于应付,非常被动。
TOP
303#

【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考试分数高,上个好的大学,找个好的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虽然几乎所有的家长,老师,学生都是如此想的)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有道德,有文化,有健康的人生观,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自由的人。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让孩子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自己可能出现的判断失误上的。
如何才能提升个体学习的效率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速度?
学习的终极目的应当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那么思考能力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思考能力是从思考中逐渐培养出来的,这里所说的思考是独立的,主观化的思考。
在学习中,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一条条关于所学知识的新的想法,我们需要去验证这些想法是对是错,于是我们必须化大量的时间在其上,所得的,也许仅仅是对一个已知公理的验证,但是收获的,却是在思考过程中所学会的思想方法和更深刻的理解在思考过程中所调用的知识。
但是在现在的教学体制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已经被压力所控制,无法做完的低水平重复的练习题已经占据他们思考的时间(相信没有哪位朋友没有亲眼见过或者听说过中小学生作业做不完的事情吧),更严重的是他们已经被抹杀了对学习的兴趣,主动思考的兴趣,而转而迷恋上只需要被动思考的事物--游戏、小说、电视等。
学习应当有一个自由的环境,当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你对某个知识的兴趣或者疑惑时,你可以主动的去寻找相关资料,去进行思考以解决问题。而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中,我们看到的是用无尽的短视的名为素质教育实为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东西在浪费我们的孩子的童年,消耗整个民族的未来。
只拿此次的所谓的改革来说,列出以下几个可以想见的后果:
我们的孩子从高一开始就将直接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所以他们不再有一到两年的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算是学科竞赛,那也得是有希望拿奖拿牌的才行,普通的学生,还是算了吧。多点时间期末考好点,那就是分数啊!
从教学来说,学校会抓的更紧。原来一些比较放任的优秀学校(的确有一些很优秀的学校曾经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来学习的,因为生源较好,学习氛围较好,所以不必担心升学率的问题)也将直接面对升学压力,甚至会依次制定针对老师的考核标准,因为更加量化了,一学期就可以看到效果了嘛,老师会很自然的将压力转嫁给学生。学生的作业将更加做不完,思考的时间将更少。
家长,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已经如此重要,还要变得更重要了。当然在家庭中就少不了更多的唠叨了,这种压力依然只有学生来承担。
所以,我们的教育专家们只是在放屁,去继续扼杀我们的孩子的思想,去继续制造利于灌输的标准化思维机器(而非有思考能力的人),他们更喜欢被灌输,也更容易盲信。更迷恋被动思考的事物而缺乏主动能力。
TOP
304#

因有惑而不解故求学。通过学习来攀登智慧的高峰,半山腰的景色与那山脚下看到的总是不一样的,站在那里回望山脚下,有一种喜悦,万幸我不再是当年的我。一步步走来,脚踏实地。感觉像是被包围在一层层的纱帐内,每当看透一层,便会有一些领悟,却也有更多的疑惑,更想去探索。当抬起头,望向远方,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天地的宏伟。想过放弃,不愿再耗费心力去探索,停下来却是更加虚无的生活。习惯了前进,一旦停下,就是无所事事,焦躁不安。我喜欢曾经的宁静,喜欢那份明悟的通透,喜欢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感觉。人生岁月有限,永远不会明悟所有的疑惑。不再追求更多的收获,只为那揭去一层纱帐时的明悟。
TOP
305#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很看重自己的名义和利益,很少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的,而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自己就是纯纯的为以后找个好工作,可是单单这样,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很多在学习中可以得到的东西,学习固然可以增长知识,但是重要的还有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品性,纠正自己的品行,认识自己的能力,纠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厚积薄发才能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让自己鹤立鸡群。
TOP
306#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作好铺垫。学习仅仅是一个手段,一个过程。正如人们常说的“学以至用”,学习就是为了将来的发展。无论是提升修养还是增加能力,最后都将会落到衣食住行这一个看起来非常俗但是又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我觉得,我学习就是为了吃饭,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追求,或许我很俗,但是我真的高雅不起来。学习的过程或许是痛苦的,学习的过程有时是充实的,我们或许会在单调的学习生活中发现了些什么,对于别人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无聊之事,但是我们会感到一阵莫名的欣喜,学有所得,这种欣喜的感觉,应该也是学习的目的之一吧!
TOP
307#

学习是一个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养成品性的过程,这过程永无止尽且可能会遇到重重阻碍,著名作家王蒙说:一个人的实力绝大部分来自学习。本领需要学习,机智与灵活反应也需要学习,健康的身心同样是学习的结果,学习可以增智、可以解惑、可以辨是非。学习是座灯塔。在成长之路上,总会有许多困惑、许多悖论、许多选择,我们时常会迷惘,不知道下步该如何。当面临选择的痛苦的时候,可以去学习,用学习和思想抚慰焦虑,缓解痛苦,启迪智慧,找寻答案。春秋时期著名乐师师旷曾劝学晋平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学习就如太阳、如烛火,如大海中的灯塔,让我们在黑暗中看清方向、找到道路。
TOP
30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的,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爱是一种优化生命的过程,同样,学习更是一种质化自身的过程。
       读书,阅人,行路,最美的人生大概就是这样,在途中,跌跌撞撞,但却不曾放弃,每一步有欢笑也有眼泪,但当有一天回忆这些时,点点滴滴都是感动,都是精彩。学习也是如此,不为什么,这份经历就已足够,经历就是收获,就是成长,就是幸福,对于女孩子更是如此。记得曾在网上一度见过类似于这样的帖子:有人会问,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修那么多涵养,集那么多才气,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做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是啊,好多时候,我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甚至困惑自己当初的选择,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现在整天还是穿梭于图书馆,“沉醉”于各种课题论文中,最近能美美地睡一觉就是最大的奢侈了,还有好多好多……但这些也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想想而已。每个人都在努力,以自己的存在方式,同样,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以自己的冷暖自知,世界太大,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脚踏实地的时候别忘了仰望星空,听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如此简单,但却是一样的意义。
        快乐学习,学习快乐,读书的日子是快乐的,学习的每一刻都是幸福的,祝福我们在这里真正的收获,真正的成长。
TOP
309#

孔子讲过“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学习的目的在于完善自己。一个人不学习就会落后于社会,落后与身边的人,身边的朋友可能会疏远你;一个人不学习,就会思想狭隘,处事偏执,不懂变通。因此,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通过学习,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通过学习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处世能力。
TOP
310#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是为了生存。身处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如果不好好学习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的,那我们又如何能担负起养活自己乃至养活一个家庭的重任呢!是的,也会有人说那些乞讨之人照样可以生存,可那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学习是为了让我们能更有尊严更有价值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此,方能对得起父母的悉心培养才能对得起自己。
TOP
311#

《三字经》里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说明学习是处事的需要。一个不懂道理的人,是不会懂得什么叫耻辱。相反地,有人会以耻为荣。
    关于学习的态度。《论语》讲的最多。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应该积极主动。“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要经常复习,才能找到学习的快乐。关于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勤勉好学,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成是耻辱。关于学习的持续性。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明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三字经》里也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学习如同织布,需要日积月累,一旦停止,就如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前功尽弃。孔子说:“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学习是终生的事情。
关于学习知识的方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读书学习不思考,就会茫然无知;只思考而不读书学习,就会对很多事情疑惑不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总结复习过去所学知识,结合实践,得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去当老师了。
TOP
312#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点,一是让我了解知识。二是为了给我们更好的立足社会打下基础。三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往往都很重视第一点和第二点,而忽视的第三点。岂不知第三点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连一个基本的人都做不好,那么空有知识,空有社会地位,对社会来说还是一只蛀虫而已。因为当一个人没有基本素养时,他掌握的知识越多对社会潜在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只有当三点结合在一起时,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TOP
313#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人们做事情都该有目的性,学习也是如此。一个终日活在迷茫当中的人,对自己心中所想、眼前所闻之事没有充分认识,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学习的目的性影响着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在今天,我们很多人将一门专业知识视作谋生的工具。当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造福社会,并安身立命,这无可厚非。然而,仅仅做到这点是不够的。正所谓,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汉]扬雄《法言?学行》)。君子学习是为了寻求真理,小人学习是为了利益。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的第一堂课上,老师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选择会计学作为你们的专业?很多声音说道,"爸妈给选的!毕业了好找工作!“听到这里,老师并没有感到诧异,反而笑着说,你们说的都是实话,可是我想告诉同学们,不管你们是抱着什么目的选择的会计,我都要说,学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这句话,时至今日我都记得。“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然后,我开始思考所谓的高等教育究竟意义何在,习得一门专业知识?获得大学文凭?满足虚荣心?我们学习了十几年的课本知识,对我们人格、思想的完善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就像另一位老师说的,简单的记账算账,任何一个中专甚至高中毕业的人,上一个月的速成班也可以做到很好,那我们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他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一个人能掌握知识本身,这只能说,窥到了真理的一角。而能从思想意识的高度思考自己所学,这已经是超越了知识本身的。如果,从这思考当中发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新角度,那才能称之为,沐浴了真理的光芒。这是我对于学习的目的性的几点补充,这是一个宽泛的话题,也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话题,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善于总结,勇于探索,这样我们的认识才能不断丰富,社会得以进步、发展。望与君共勉。
TOP
31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我们都学过那篇《伤仲永》的文章,天资聪颖的方仲永,自小便“指物作诗立就”。然而乡邻“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仲永“泯然众人矣”。方仲永的经历使我们扼腕叹息,一个生来就聪明的人如果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他也会逐渐丧失这种优势,变得和常人无异,何况我们平凡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一个人,空有对美好品德的热爱,而不脚踏实地地学习,这样的后果就是,变得愚昧无知,丧失理性。有一种人,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品格被他人称之为”低智商的善良“,这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道德绑架。一些人网络上发表言论,“马云这么富有,他应该为天津爆炸捐上几亿!”这就体现了发表言论者的是非不辨,诸如此类等。反观仲永,我们不得不说,他天生是一个“拿笔杆子”的人,然而,幼时的天资不能取代后天的教育。“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求于自己,才能获得更长足的进步。所以我们说,有智慧的人往往是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人,他们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不断改正,提高自己。
TOP
315#

在还没有上这门课程的时候,在我的认知中智就只有智慧这一说,在也没有其他的含义,也没有进一步的去思考它,现在我对“智”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学到了好多的知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从老师那儿我知道了周总理身上所体现出的智,我们的总理是那么的伟大,现在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学习,多知道一些东西就是做到了智中的“知也”。智能培养能力和遵行正道,所以我很高兴能上这门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