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121#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em01]
TOP
122#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话,他所强调的“知与行”从他的名字中就能够明白,先行才会有后知。在最初的时候,陶行知的名字并不是这样,而是“陶知行”, 后在教育实际中认识到自己年轻时信奉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谬误,转而笃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把名字改为“行知”。表明了他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向唯物主义的转化和发展。行即实践,而知即知识、认识,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个过程就是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知识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于是形成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行为模式。只有先实践才能有所认识,一切的认识又都来源于认识。

我国古代伟大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曾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面上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而现实生活却可以给予我们无限的知识和营养。沈从文学历并不高,但是长时间的与大自然接触,让他悟出了许多的生活哲理;莫言,同样学习成绩不好,自幼贪玩,但是在故乡高密的生活经历却让他成为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这说明了什么?生活才是真正的课堂,一味的读书学习,走出来的只会是“书呆子”“学霸”而不是名家、成功者。

书本,我们学习的凭借、途径。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生活经历和生活阅历,而现实生活又要求我们过早的具有生存本能和生存认识,于是我们必须要借助书本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提前了解认识社会。但是我们还应该懂得,只有书本的学习是不够的,因为书本也是由人自身所写,所呈现的认识和知识受到创作者生活阅历的影响和限制,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的结合,相辅相成,有助于学习者准确、高效的认识社会,从而减少了许多认识上的错误。

TOP
123#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话,他所强调的“知与行”从他的名字中就能够明白,先行才会有后知。在最初的时候,陶行知的名字并不是这样,而是“陶知行”, 后在教育实际中认识到自己年轻时信奉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谬误,转而笃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把名字改为“行知”。表明了他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向唯物主义的转化和发展。行即实践,而知即知识、认识,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个过程就是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知识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于是形成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行为模式。只有先实践才能有所认识,一切的认识又都来源于实践。

我国古代伟大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曾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面上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而现实生活却可以给予我们无限的知识和营养。沈从文学历并不高,但是长时间的与大自然接触,让他悟出了许多的生活哲理;莫言,同样学习成绩不好,自幼贪玩,但是在故乡高密的生活经历却让他成为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这说明了什么?生活才是真正的课堂,一味的读书学习,走出来的只会是“书呆子”“学霸”而不是名家、成功者。

书本,我们学习的凭借、途径。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生活经历和生活阅历,而现实生活又要求我们过早的具有生存本能和生存认识,于是我们必须要借助书本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提前了解认识社会。但是我们还应该懂得,只有书本的学习是不够的,因为书本也是由人自身所写,所呈现的认识和知识受到创作者生活阅历的影响和限制,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的结合,相辅相成,有助于学习者准确、高效的认识社会,从而减少了许多认识上的错误。

TOP
124#

“行而后知有道”,只有先行动然后才能知道真理。知与行其实并不矛盾,虽然它们的存在形态不同,但任何知识,从最终根源上来讲,都产生于实践。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必须经过实践的锻炼才能获得,我们所得到的知识也必须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的学习不能只是埋首故纸书,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积极投身于实践中,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从而有新的发现,创造出新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TOP
125#

知行合一,是要求学习,是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过程。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飘渺的。学习不应当做谋取功利的砝码,学习应当是自然的探索,目的就是为了做好手头上的实事。不能目高一切,缺乏脚踏实地。要去实践中检验知识。不能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正确的学习观,也无法真正学好。
TOP
126#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另一些学者对知行合一也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做到知行合一,要从心态、目标、时间、行动四个方面着手,心态、目标、时间的管理三者集中在行动上,即三者的表征是“行动”。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牢记知行合一,因为做到知行合一,办事效率才会提高,我们的人生也会充满意义和快乐。

TOP
127#

行知,知行,究竟是先知再行,还是先行再知,这似乎是一个很难解释的问题。其实,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做
好学问,只知不行或是只行不知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只有知行统一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TOP
128#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TOP
129#

人的心里总是存有良知的,只是被社会的各种因素蒙蔽了起来,只要不要忘记自己原本所追求的东西,不能堵塞了自己的思想,直接去做自己想要的,这才是通往圣贤最简便的道路,这是“知”。
而要达成自己最终的目的,不能直接去做,要保全自己原本的追求,所以要学会变通,这是“行”。
明月在书中说过:“曾经有两个人看过他的书,看懂的那个人叫张居正,没看懂的那个人叫海瑞。”
张居正一开始也是只会伸张正义,没有考虑到天理自在人心,祸福由自己的各种欲望而注定,所以他后来学会了变通。
海瑞不会变通,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思想表露出来,所以他是个好人,却不是个有用的人。
只有将自己原本的追求与实际的行动相结合,一方面保全自己,另一方面又能达成自己的目的,此为“知行合一”。
TOP
130#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很多时候我们所想的和所做的要统一,我的想法也要付诸实践才能梦想成真!

TOP
131#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知行合一,答:知与行的统一,评:废话。然而恰恰就是这简单明了的四个字,很多人都没有做到。“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箭。”出自明代诗人陈汝元《金莲记》。于是衣冠禽兽一词便被后人用来形容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为如同禽兽。然而衣冠禽兽一词是出自于明代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服饰绣禽,武官服饰绣兽,因此人们称全体官员为“衣冠禽兽”,为何衣冠禽兽的性质会有如此大的转变?那还不是因为官员们贪污腐败,欺压百姓。官员们之所以能成为官员是凭借着他们的不同于常人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而他们的所作所为却与自己的知识道德背道而驰,这就是一个最能证明知行分离的例子。衣冠禽兽的例子警示着我们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知行合一,切记不可知行分离。

TOP
132#

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知行合一再揭示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统一性。我们知道书中的大道理很多,但如果我们单从实用技巧的角度上学习书中文字的话, 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光要知其“理”,还要知其“用”,为与不为皆存乎一心。

人人都知道应该努力上进要有毅力,可事实上真正能做到的很少。不仅限于知道对错,更要“真知”才行,更要一以贯之。人人都知道贪污腐败收受贿赂是不对的,是有风险也有违道德的,为什么还有人去做,而且做得远远比不做的多?这样的人他的知与行明显是“不合一”的。而真正知行合一的状态,是心理不应矛盾,想的和做的一样,没有二心。而知行不一,往往是人没有对本能做好善恶的认知,一律默认本能即善。知而不行,则无法验证所知,所知则非真知。而不知而行,则无需多说,碰运气的东西迟早失败。

TOP
13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要广泛的学习,详尽的探讨,慎重的思考,明确的辨别,切实的实践,这样才能做到“智”。

孔子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就是说要不断的学习,对待真理,要有严谨的态度。不懂的问题,要虚心求教。不仅如此,还要多读书读好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学而患无疑,疑则有进”,学习中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要有怀疑批判的精神,要有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可以创新,才能真正做一个有“智”之人。

TOP
134#

人的心里总是存有良知的,只是被社会的各种因素蒙蔽了起来,只要不要忘记自己原本所追求的东西,不能堵塞了自己的思想,直接去做自己想要的,这才是通往圣贤最简便的道路,这是“知”。
而要达成自己最终的目的,不能直接去做,要保全自己原本的追求,所以要学会变通,这是“行”。
明月在书中说过:“曾经有两个人看过他的书,看懂的那个人叫张居正,没看懂的那个人叫海瑞。”
张居正一开始也是只会伸张正义,没有考虑到天理自在人心,祸福由自己的各种欲望而注定,所以他后来学会了变通。
海瑞不会变通,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思想表露出来,所以他是个好人,却不是个有用的人。
只有将自己原本的追求与实际的行动相结合,一方面保全自己,另一方面又能达成自己的目的,此为“知行合一”。
TOP
135#

知行合一,主要是行,知是表面上的东西,只具备理论的修养是不够的,我们应按照理论的要求,在“知”的前提下,将心中所“知”的付诸实践,并在“行”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使自己“知”的更透彻,更全面。在“知”中“行”,在“行”中“知”,这样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