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166#

知行合一,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思想和实践结合起来,单独有一面,而缺少另一面,我们终将不能成才,知行合一才能完美的干成一件事,空谈理论而不实践,永远不知道事物的内在本质,光做而不思考,就是会在一个地方反复的跌倒,思考和实践必须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用最小的力气干成最完美的事,并且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在生活中真正的增强自己,强化自己,才能干好每一件事
TOP
167#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行合一”首先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不管是在道德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不要像现在社会宣传的滥大街的道德仁义,却依然还有“扶不扶”等很多问题的发生。
TOP
168#

       人要明白正确高尚的道义,要明白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而后人的意义在于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就是知、行合一.既不是说知在其中是绝对,也不是说行在其中是主导.而是说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结果.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经常只注意到最后修、齐、治、平那几句,却忘记了开始就说到的格物而后至知,达到心正.即:心正,是至善的关键.也就是需要培养、树立、明确自己的思维方向、觉悟之路,而后才可以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完成自己的责任.
只要正见稳固,其他的行为才会成为正确的有效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见解思维,则一切行为都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
TOP
169#

在认识论方面,知行关系向来是讨论最多的一个哲学范畴,历来也有诸多不同的观点。王守仁最早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知”是指道德之知,“行”是指道德实践,他将两者统一起来,既反对不以封建伦理思想指导,“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又反对不注重封建伦理思想的躬行实践,“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其哲学体系中,“知”便是吾心之良知,“行”便是把吾心之良知推至到万事万物,“知行合一”的本体便是“致良知”。王守仁继承发挥了孟子的“良知”说,把这种“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发展成为“天理”,并进一步提出了“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通过“致良知”的工夫,便可去除物欲之蔽。
TOP
170#

不知道说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人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但我发现现在有许多大学生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认同正确的价值观,但并不践行他所认为正确的价值观。认同并不践行。他知道应该扶老人,却实际不扶,默默走开。知道拜金主义丑陋,却总是默默追逐。甚至更为悲哀,为之而不知。我们都知道大学生应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但是把此仅仅作为一段空洞文字的人比比皆是。而我们谈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我想不应该是说大学生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吧。
当然,认同正确的价值观是好事,至少说明人们的是非观,社会的道德风尚还走在正确的方向。不践行,说明人们在正确的方向之外又有了其他的想法,或者说有了还不被认同的东西。比如享乐,金钱,欲望等。如果被认同,那每个人可以直接说我追求享受、追求安逸的人生就好了。
这引出一个尖锐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得到的关于人生价值观的结果可不可靠。一个道德低下的人他不认为自己道德低下,并且他还清楚知道完成问卷的“选项”应该是哪一个。他心中也有好坏善恶之分,而这种好坏善恶并不是他切身感悟,而是从小到大灌输教育的结果。在无形之中他将自身的践行与自身的认知割划开来,而应对一般形式的调研,终究是检验他的认知。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一个素质极其低下的同学他的思想品德期末考试成绩也可能考很高。这种不对称,在没有多少社会经历又接收了很多社会信息的大学生身上显得尤为突出。
有这样一个以大学生价值观为主题的问卷调查,第一题就是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你怎样选择?说统计结果,86.28%的同学选择了“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然后根据此条就表明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忠诚国家,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我想说,以一个实际还不存在的假设来提问题,答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做调查的时候愿意这样承诺,但当政府需要拆迁而不惜当钉子户,不惜赔上性命也不肯退让半点利益的人却还是很多。我们说当谈论还不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人们倾向于愿意作积极地表态,而一旦有个人利益之争时,立马“脸红脖子粗”。
TOP
171#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知,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的确,丰碑无语,行胜于言,行动是思想的最好诠释,知行合一,至于至善。追本溯源,回归文本,我们更能深切体会“知行合一”的魅力所在。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总之,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
         由此,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例如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知易行难;曲线救国; 变通;以良知为基础,大智慧行事;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只是空谈。因此,“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只有脚踏实地去作为,梦想才会成真,终有一天。
TOP
172#

       “知行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问题中知识论与实践论的统一。古人认为,知识来源于关注现实问题,因此我们要注重实践,朱熹曾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后来基于这种观念,出现了一个成语叫做“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指人的活动和实践;“是”为名词,指的是真理,知识。“实事求是”揭示的探求知识的方法便是:行中求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寻找到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否则即便理论的根基再扎实,也不过如同赵括的“纸上谈兵”,空有满腹才华而没有实践经验,那些腹中的知识不过是一些虚设的纸老虎,等到关键时刻反而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这也告诫我们:学富五车固然是好事,但千万不可“读死书”,读书要讲求经世致用,否则学到的知识还是“死知识”。
       知既来源于行,还应回归到行,这样才算作完整的“知行合一”。中国人的重行,说的是知识的落脚点问题,不同于西方人的为知识而知识。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常识,看西方人的思想著作,比中国人的著作要厚很多,比如单单论述伏尔泰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的《哲学辞典》就有745页,而内涵更为丰富的《论语》却只有15900个字。西方人的著作,读来有连篇累牍之感、,对于一个问题的论述过于详细,步步生发,既要有充足的论据,又要有无懈可击的论证方法,纯粹是一种“为了知识而知识”的阐述,无疑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知行合一”,体现了中国古人独特的哲学智慧,先知后行,行中求知。首先我们对世间万物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不认识的前提下,一切都只能是“被动的”。可以说,认识是解开世间一切问题的唯一钥匙;其次,在实践中总结出经验,获得真知,以便这些真正富有价值的知识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从而在知与行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中,完成自我的提高。
TOP
17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对于读书学习方法的看法。引申来看,就是要求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如果在实践的过程中没有理论支持,没有知识的依托,那么这种实践可以说是迷惑的,没有正确方向的,就算再实践一万次,也是徒劳无功的。可是如果仅仅有了知识的支撑,而不去实践,那么就仅仅是停留在想的阶段,并不真实,仅仅算是一种妄想和空想,可谓纸上谈兵。所以,就要敢想敢做,把理论实践相结合,才能算是一个整体环节的实现。王守仁的《传习录》中写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他所讲的就是,认知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认知的要求去实践就达到了“良知”。认知的指导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认知的最终实现。现实中的很多人想要完成一个目标有时仅仅是做一个计划构思,但是落实到实践上就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以至最后放弃原来的目标。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但想解决它就需要做到知行合一,凡事都要规划好就去实践,再用实践所形成的效果来指导下一步的规划,这样,就形成了知行的相互促进。
TOP
174#

知行合一,知指知识,行指的是行为实践。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要致良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TOP
175#

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TOP
176#

“知行合一” 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 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我认为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 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
TOP
177#

中国古代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说法,历来为人们所遵奉。孙中山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深感这种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一种畏难苟安的心理。“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他认为这正是中国近代之所以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破除这种旧的传统观念,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的勇气,孙中山提出了相反的命题:“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并以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等十事作为论证,说明人们在求得某一种科学知识以前,早就在那里实际地行动了。他还以美国革命和日本维新为例,进一步指出:若果有了“真知”的指导,“则行之决无所难”。据此,他认为,只要我们能毅然打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迷信,努力以赴,夺取革命胜利“诚有如反掌之易也”。虽然孙中山先生的观点有些片面,可还是仔细思考仍然能让我们受益匪浅。平常我们认为只是就在哪里,只要我们抽时间学习知识就可以。就可以变得聪明智慧,可是事实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辛苦的去实践,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现成的。总有些路谁我们要自己探索前进的。如此才能达到智。
TOP
178#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TOP
179#

我们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拿读书和做人来说,如果只读书本上的知识和道理,而没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便是无用的,古来就有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虽然精通兵法,却不会随机应变,没有实战经验,所以最后只能惨败。这就是知识没有联系实际行动。相反如果只知道鲁莽行事,没有汲取以前的经验教训,就像飞蛾扑火,只知道向前向前,而不汲取前人经验,最终只会停滞不前,也是说,只知道做,不知道学习,也是不行的。知识和行为二者相辅相成,只有知行合一,才会有进步和质的飞跃!
TOP
180#

在《传习录》中有一段著名的发生在王阳明与其弟子徐爱之间关于知行关系的对话。徐爱说:“现在世上的人明明都知道应该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尊敬,但是往往却不能孝顺,不能尊敬,由此可见,知和行完全是两回事。”王阳明听到这一番话,说:“那是被私欲迷惑了,而不再是知和行原本所代表的意思了。没有知而不行的事,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明白。自古的圣贤之人教导别人知和行,就是为了要恢复原本的知和行,并不是随便的告诉别人怎样去知,怎样去行便了事。”因此在王阳明看来,讲一个人知道孝悌,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只有这样,才能称他为已经知道孝悌了。
徐爱又说:“上古的人把知和行分开来讲,也是为了让人对这两个概念有所区别,一方面做知的功夫,另一方面作行的功夫,如此这般功夫方有着落。”王阳明答道:“这样做就抛弃了古人的意旨了,古人之所以知行并提,就是因为世上有一种人,只顾自己稀里糊涂的随意去干,根本不去思考琢磨,完全肆意妄为,因此必须说一个知,这样他才能行的端正。……所以,一辈子不能亲自去行的人,必定终生也不能够得到知。这种错误的认识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所说的知行合一,正是要对症下药,并非我的凭空捏造,知行本体原本就是如此。”由此可见,“知行合一”在王阳明那里,它必须而且只能是自我承担的,是自我的一种内在的意识活动,其他任何人都无法给予帮助,正如阳明先生经常说的“知行合一,本来体段也是如此。”
所谓 “知行合一”,“知”,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中的“知”是“良知”。“行”一方面是指人们在心理上的意念活动,另一方面是“笃行”,即主体的实践行为。“知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就是“良知”的体用合一,正如他所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呈现出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状态。也就是说,二者落在名言上,分说为二;一旦达于心体,则不可分割。
具体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一方面是指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此外,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因此,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特别强调知和行的不可分离,认为知与行在心灵世界的活动中完全可以合二为一。但他的知行观并不是简单的讲知和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是上升到道德层面的知与行,人们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他的目的是希望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道德沦丧问题,以求唤回人们的本心,即“良知”。而恢复人们的良知的方法就是“致良知”。所以,阳明先生认为“知行合一”本质上就是“致良知”,只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把人们的良知贯彻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通达于一个圣人的境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