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151#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TOP
152#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TOP
153#

青少年时期是我们整个人生奠基的时候,在这段时期我们学习知识,武装头脑,因此就要多读书,多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我们需要的营养,然后到了壮年的时候就是我们把这些知识输出的时候,就是要求我们真正的去实践起来,做到知行合一。不然就会是如同赵括般纸上谈兵,现代人多数时候都会这样,眼高手低,说得好,做来难,要知道,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我们需要的是实践能力,然而实践又需要知识作为指导,因此真正成功的都是做到知行合一的人。
TOP
154#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搜索。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TOP
155#

       让学术界耳目一新的”知行合一“说,把”知行(心物)“之辩推向了高潮。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包括三层意思:其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这是从知行与主体的关系说的;其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是从一件有目的的活动的统一过程来说的;其三,”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是从知行的性质说的。”知行合一“的功夫是求”复那本体“,而就本体而言,知行本来就是统一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从动机论的角度来解释,其注重的是从与道德相关的内心意念——”一念之发动“来克查自己,也就是与”格物“相对的”格心“工夫。其实,这种思想在儒家乃是一贯的,比如《大学》之"正心“,”诚意“,应该说,注重道德修养的内省工夫本不成问题。问题在于,”一念之发动“到底是”知“还是”行“?,如果”一念之动“已经是”行“了,那又如何与道德行为相区别呢?毫无疑问的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在到的说上的特色是越来越向内做工夫,以至于和具体的道德行为有所脱节,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就明锐的看到了这个问题,故而他批评王阳明是”销行以归知“
       当然,王阳明这样用意念来代替”行“也有其合理的方面,他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就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只有全面的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才能对其作出真确的评价!
TOP
156#

“知行合一”,一直以来,不管从父母、老师那里学到的充实自己的道德知识,不能只装在心里自己明白就行,还得付诸于实践,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那才是对道德知识的真正认识,并以此反过来端正人心。让自己的内心和行动都表现出道德的本质。
TOP
157#

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做好知行合一是我们的必修课,在生活中,有好多知行不合意的现象,比如有的人在虚拟网络上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另外一个人,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光有道德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道德的践行。
TOP
158#

知行合一,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而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而实践很容易。比如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
TOP
159#

知行合一,是明代的大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他在经历曲折坎坷的人生之后,总结出的经验,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也正因此自他建立的心学受到了以后明代无数学子追捧,明末的东林党便是一典型代表。
TOP
160#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这与现在我们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非常接近。虽然心学一直被归结为主观唯心主义,但毫无疑问这个学说在当时是非常有进步意义的,就算到了当今社会,仍然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深远。我们当代青年应该贯彻实行,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大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TOP
161#

知即知识、学问,行即道德践行、实践,知行分离即表里不一,口一套,手一套,言行不一致。光知不行只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的虚壳,还有可能引发人格问题问题。近几年,大学生杀人事件也发生好几例了,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啊!光行不知跟有勇无谋无差别,做的大多是徒劳的工作。所以,知行合一才会事半功倍。
TOP
162#

;引'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TOP
163#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最后编辑谧与 最后编辑于 2015-01-14 08:46:45
TOP
16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意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意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从他的这段话中我们看出,王守仁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意念发动处即是行,然而我们不能由此认为王守仁混淆了意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界限。王守仁批判地继承程颐、程颢所主张的“知而后行”,深刻地指出:“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之险夷者邪”。由此可见,王守仁作为“心学”集大成者重视精神实践,他的“知行合一”重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实,我们在研究这些理学大家的思想,这就是一个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的过程,然而,一味地追求内心的“格物”,达不到真正的“致知”,只有在实践中去磨练,去检验自己的行为,才能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能很好地指导实践,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最后编辑陈宛秋 最后编辑于 2015-04-28 23:11:33
TOP
165#

“知行合一”的学说早在阳明谪居龙场时就提出,是阳明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后最先提出来的,后辟贵阳书院所教授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一思想。“知行合一”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阳明思想的始终,是阳明功夫论的核心内容。这一思想的提出是有其思想背景的,主要是针对当时盛行的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而提出来的补偏救弊之方,由于“知先行后”的思想在长期的历史流传中已日渐僵化进而导致知和行的分离,“知行合一”思想是为了救“知而不行”和“行而不知”两种弊端而提出的猛药。所以《传习录上》的开篇徐爱的困惑正是拘执于朱子的知行说而导致的,这也是当时大多数人的困惑。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真是为了告诫人们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是本末一体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两段,“见父知孝、见兄知悌”这是一体的行为,亦诚如他所说的“见父则孝已在其中,非是又立一个心去孝;见兄则悌已在其中,非是又立一个心去悌”“某今提个知行合一,正是有一群人只是知而不行,此不可谓之真知,还有一群人只是懵懵懂懂地去行而不知,某今就提掇之耳”。由此可见,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是针对其直接的现实语境而提出来的,有直接的可操作性。直到晚年阳明将这一思想进一步提炼而提出“知行本体”的思想,其经典的表述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其实这也正是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其功夫论的核心也正是若此。所以他在总结自己一生的学问时如是说:“吾平生所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