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106#

知行合一,这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倡导和阐述的一种修身的学说,这是关于人事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的基本立场。
孔子讲求言行一致的标准,”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言之必可行“,他所认为的执行合一就属于一种言出必行的一种理想理念。
荀子认为”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他也坚持一种知与行的统一,他遵循的是一种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而王阳明更是把知行合一系统的作为了他哲学思想的重要观点,认为唯有在知行合一的方式中,格物致知,才能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并写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TOP
107#

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是他的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他反对程朱学学派的知先行后论,强调知与行的不能分离。他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己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己自有知在”。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这些话强调知行二者不可分离的的关系,以反对知而不行的的弊病。王守仁还强调只有在“行”方面有所表现的知才算真正的知,他从知行的不能相离,进而认为知行只是一事的两方面,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实 用力的方面叫做行,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两者是不能分开的。这就是他说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使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TOP
108#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行本来是一回事,不可一分为二。”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地行,也就是知。王还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做是达到良知的功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就是“良知”。人低的底线就是有良知,而要有良知,就必须做到知行合一。

TOP
109#

儒家思想十分强调德行的修养,在《论语》中经常用“君子”与“小人”做对比,告诉人们应该养成什么样的德行。然而,一种德行的养成不止要知道了解还需践行。先有良的认知、理念、想法、认识,然后指导自己做出符合思想的行为。而不是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或是光说不做。在德行的修养中“知”与“行”都很重要,这需要强调“知行合一”。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了解自己所要修养的“德行”,得到关于它的认知,在这个认知的引导下去实施自己的行为。使能达到端正人心,消除歪理邪说,以求弘扬先圣之学。
TOP
110#

知行合一是明朝心学家王阳明的观点,他主要是针对朱熹提出的先知后行的观点提出来的反对。王守仁的这个观点就神话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克服了朱熹的弊病王阳明以心为本体,以物为用,这个心就是知,而这个物也就是用。中间有一个意念作为桥梁。他认为知与行是合而为一的,即体即用。心物一元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他还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是圆融的统一,它们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
TOP
111#

记得当时我们高中班主任老师的名言就是:大行无疆,知行合一。这也是他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热血的人,他为我们这群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对于答应我们的旧一定做到。他就是这样言传身教的影响着我们。我们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即必须做到知行合一,这也是成为一个有人格的人的要求,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才会更加赢得他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尊敬。所以我们也要把“大行无疆,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TOP
112#

     做学问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似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曹雪芹之后,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成为“钢琴王子”,却堕于在五线谱的田园里耕种。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抓不到,更何况实现宏图大志呢!现在有一句话流传甚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才能做得真学问。
TOP
113#

读书,穷究道理,应当亲身体验……读书不能单从书本上寻求义理,应该反过来亲身践行。知行合一,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但很少会仔细体会,陶行知为了实践这句话,不惜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行知;义理是践行的开始,践行是义理的实现。                      

TOP
114#

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告诫我们,要通过实践来检测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是否正确。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当我们做到知行合一时,我们就会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TOP
115#

“知行合一”,在教育中,已是耳熟能详的词语了,它所承载的是一种概念,一种要求,对学习者和接受者而言的。知行,分开讲就是知识和行动,将知识付诸于行动,马克思理论中说道“把有字书和无字书相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一个学习者而言,学习的平台只是一见方丈之大,从文献资料中获取生活经验,间接地实践,但终究不是亲力亲为,有些感受、有些观点,只能够是可能,但不能是一定。本篇文章介绍“知行合一”的内容,主要是对“知行分离、为仁由己、知行统一、道德践行”四个方面的理解和解释。第一眼看到“知行合一”的时候,印象中出现了一位中国大教育家的名字,陶行知。在对陶老的了解中,知道他的名字在之前并不是“陶行知,而是陶知行”,意思是先知后行,可后来跟随教育家杜威学习了“实用主义教育论”之后便将名字改成了“陶行知”,意味着凡事皆应是先行后知。只有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

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更加偏重的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如今的教育缺少的是实践,一种“动手动脚”的实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如果缺少了活水,也将变成一汪没有生机的死水。而实践恰是实现这一切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懒惰起来,从书中学到的是“拿来主义”,一切都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学习实在令人畏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早已知道,纸上的知识若不加以实践,只会是一纸空谈,要想真正有所获得就必须自己亲自实践。也许现在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学习上的转折点,实践便是做出转折的方式,学习上的盲点,知识上的盲点因为缺少了实践而变得越来越大,未来的某一天,没有了实践,学习便成了悬空。

知行合一,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是一种道德的升华。两者合为一体,在知识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也将进一步的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道德修养。所以,我们要用实际行为去证明“知行合一”的有效性,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的“少说多做”,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才会朝气蓬勃,熠熠生辉。

TOP
116#

我们要做到知行统一,使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完美的统一起来

知其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则必实致其温清之功,而后吾之知始至;知其如何而为奉养之宜,则必实致其奉养之力,而后吾之知始至,如是乃可以为致知耳。([]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八《书诸阳伯卷》) 译:知道(使父母)暖和或凉爽的仪节,就必须从实际中产生暖和或凉爽的功效,然后我的真知才到来;知道该如何(对父母)敬奉和供养,就必定从实际中致力于敬奉和供养,然后我的真知才到来,这样才可以算是“致知”。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守仁《传习录》中) 译:至于我所说的“致知格物”,是在万事万物中展现我心中的良知。我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在万事万物中展现我心中的良知,那么万事万物之中就存在义理了。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译:义理是践行的主观精神,践行是义理的实际功夫;义理是践行的开始,践行是义理的实现。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中) 译:道德认知的真实深刻处,即是践行;践行的明觉精察处,即是道德认知。

TOP
117#

说到“知”与“行”的关系,首先想到的是陶行知老先生。先生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于《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改本名为陶行知,并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知”与“行”两者相依,实践知真知,真知引导行。尽信书不如无书。
TOP
118#

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
译:心的本体,本来是正的,因为意念产生然后才有不正。所以要端正人心,必须就在他欲念产生之处纠正他。凡是他有一个善的念头萌生,喜好它真的就如同喜好美色一样;凡是他有一个恶的念头产生,厌恶它真的就如同厌恶难闻的气味一样,那么意念就无不是真诚的,心就得以端正了。
------------------------------------------------------------------------------------------------------------------------------
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由此可见,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即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美育通过作为一种教育人和人自我教育的方式,培养和发展人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并且对人性进行塑造和改造,除去人性中卑劣污浊肮脏的成份,发扬光大人性中美好光明崇高的一面,使人变得更加完善,使人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人的存在中有许多东西不是仅靠理性就可以把握的,如情感、想象、无意识等具有非理性成份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往往可善可恶。要想使它们都朝着健康美好的方向运动,就必须依靠审美教育,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 15:49:35编辑过]

TOP
119#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TOP
120#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