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46#

“知行合一”说俗了就是不要没着良心做事,做什么事都要以“心”着指导,不要盲从。行动和思想要统一起来。王守仁说到了。他也做到了。
TOP
47#

若知行分离,那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不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若只实践而不总结,做事就会事倍功半。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产生积极的效果。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知始,行是知之成”。然后要说的是道德践行。也就是,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不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TOP
48#

       光是知道是不够的,世间万事非得亲身体会,才能明白个中道理,也只有践行,才能从中了解更多(包括知识的运用,心志的磨砺等等)。就如搏击一样,你只知道如何破招,而没有在平时勤加苦练,临阵对敌时你就无法本能的做出反应,必将使自己受伤。
TOP
49#

我想起古人说的一句话——“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最主要的,其次是知识学问,再就是努力去做的问题了。所以,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在丰富的知识的领导下,去做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现在的社会更看重一个人的经验和动手能力,满腹经书而不懂动手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所以,我们万不可变成书呆子,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王道!
TOP
50#

学习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在自己的言行上检点就行了。现在的人论道,只空谈道理,不谈论事情;空谈心性,不身体力行。它们的说法很高妙,但是空荡荡的,无法操作,流于空虚之中,流于异端邪说。

至于我所说的“致知格物”,是在万事万物中展现我心中的良知。我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在万事万物中展现我心中的良知,那么万事万物之中就存在义理了。

TOP
51#

仁者爱仁,智者爱智。

     生活着就应该时刻保持着好学的精神来接纳一切事物。但是,不管怎么好学、不管有什么见解,都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在有是非争议的事情上,不论与你产生分歧争议的人是否是你喜欢的,你都应该只对事不对人。因为你坚持的是真理,而不是和对方争论的结果。在喜爱的物和人上,不要被一时的喜爱而冲昏了头脑,也别用主观思想去评论并下定义。真理才是硬道理!坚信真理,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

TOP
52#

回复《智坛》陈思杰[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讲的是我们在做学问,求真知的过程中应该持有的一种认知尺度或者说标准,知而不行是妄想、空虚,宛似空中楼阁。行而不知“知”则是妄动,如草木生于荒野,禽兽行于深山,甚至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体会到某种思想就要身体力行的去实践才能不但的祛除谬误,获取真理,在实际行动中善于察微知著,体悟隐藏着事物背后的规律、道理,才能够提炼出最一般、最普遍的知识、智慧,也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创造更加辉煌的人类文明。


TOP
53#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尤其应当实践(),只有把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TOP
54#

知行合一

    实践,是掌握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学习知识说白了是为了生存,而生存就必须有劳动,劳动就是考验我们实践能力,许多从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就是因为即使他们满腹经纶,但不懂运用到实践中。真正的人才不是储存知识的机器,而应该是能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做到知行合一。
TOP
55#

“知之真切笃行处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出即知。”

知识与义理是我们实践的前提,没有践行,知识与义理也只能成为空谈。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中庸》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非知之艰,行之为艰”我们不缺乏知,而缺少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获得许多信息,然而我们很少去验证那些信息的真实性,只是接受却不去思考。

我们缺乏“践行”的精神,一种实践、践行的力量。

TOP
56#

“行而后知有道”,只有先行动然后才能知道真理。知与行其实并不矛盾,虽然它们的存在形态不同,但任何知识,从最终根源上来讲,都产生于实践。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必须经过实践的锻炼才能获得,我们所得到的知识也必须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的学习不能只是埋首故纸书,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积极投身于实践中,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从而有新的发现,创造出新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TOP
57#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生活着就应该时刻保持着好学的精神来接纳一切事物。但是,不管怎么好学、不管有什么见解,都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在有是非争议的事情上,不论与你产生分歧争议的人是否是你喜欢的,你都应该只对事不对人。因为你坚持的是真理,而不是和对方争论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学习不能只是埋首故纸书,要坚持知行合一,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积极投身于实践中,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从而有新的发现,创造出新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TOP
5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又何为智者?智者便是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和认知,当然也可以是认为理智,也体现了智者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并能以思想控制行为,凡是三思而后行者必为智者。
TOP
59#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才是做学问的境界。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将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自己受益!

知道了要以礼待人,那就应该在和同学一起生活时,体谅同学,互相帮助;要对长辈礼貌尊敬。明白了孝道的含义,那就应该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父母,报个平安,让父母安心,等等。

说的话总是比行动简单得多。所以,我们的道德修养并不能只是知识性的,而应该时行动上的,高的素质应该是从举手投足间体现出来的!

TOP
60#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由此可知,智慧是一个人经过岁月的打磨,逐渐成熟稳重才拥有的。拥有智慧是每个人所向往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地多阅读书籍,充实自己的头脑,多到社会上去历练,积累丰富的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得更快,思想更丰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