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617181920212223»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286#

知行合一,这个词语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的很,“知”是知道明白的意思,“行”是去行动的意思,它们两者最简单也最本质的意思其实就是知道事情的真理或真相后要做出相应的行动来维护真理,然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许多人因为利益金钱权利等具有诱惑性的东西选择在知道真理的情况下保持无作为,但也有很多人为了心中的真理,为了光明的未来而选择知行合一,即使前面有着无法想像的困难也选择向前,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敬佩的,也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我们才能看见光明。
TOP
287#

要做到知行合一是很难的,在这里的知行合一是特指的,不是说我知道了一个做坏事的方法,我就要知行合一,这是君子所不耻的,知行合一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知之真处,笃行之。需要将不正的心端正,将恶的念头摈弃。正如我们在学习中,知道了这个问题很重要,却不去完成它,这也是知行不一。
TOP
288#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读书有用的前提,也是我们获得智慧的前提。
以前有位秀才,熟读圣贤书,却不懂圣贤道,行有损,最终落得个潦倒终生。学可不多,知可不繁,但只要把吸取的东西,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那么你的知识就是有用的。但若只死读,即使读的再多,也无用。
TOP
289#

看到知行合一,就情不自禁想起了王阳明先生,心中涌起浓浓的敬佩之情。立德、立言、立功是古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王阳明用自己的一生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王阳明的一生,便可以用知行合一概括。他二十七岁进入官场,为的是为天下百姓可安居乐业。为此他可以直言纳谏,被贬后贵州后安心在此行教化之举。他于危难之中奉命平定江西匪乱,于逆境之中镇压宁王叛乱。为了百姓生计,他不惜得罪权臣甚至抗旨。他永远不曾放弃、堕落,始终坚持自己的道义。他的一生是一个传奇,也是他对自己道德思想践行的过程。
TOP
290#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即不仅要把良知具体化,更要把行动具体化。不可成为行动上的矮子思想上的巨人,反之亦然。其实论语中有许多观点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谋而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即君子把说得多做得少视为可耻,劝诫我们要少说多做,要羞耻于说出的话却做不到,做一个做实事的人,而不是一个说实话的人。这在我们成功的路上是很重要的。
许多道理不在于简单,而在于行为。网络流行语“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每个人都懂很多道理,这是正确的,但是同样正确的是,这么多道理只有落到行动上才是真正的意义,否则懂不懂都是一样的。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知行合一的另一方面,即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不能要求他人做到,要有同理心。
总之,做到知行合一,既要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也要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TOP
291#

孔子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他创立的仁学。“仁”是孔学的最高成就,也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对仁的考察和剖析,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在孔子的论述中,仁智是统一的,仁是核心,智是实现仁的前提,由智而仁,仁智高度统一是他的为人之道和理想人格。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仁智统一学说的本质是“爱人”与“知人”的统一.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一致,进而包括道德理想与人的知识、智慧的统一以及道德情感、信念、意志的统一。仁智统一学说奠定了儒家主体人格修养论的基础,它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起着积极的作用。
TOP
292#

王阳明心学代表了中国古代心学集大成,分为信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而其中,对后人行为规范起着最为深刻作用的即为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一句话有利论证了知与行的深刻关系。而它更是告诉我们,在这个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来的社会,我们更应坚持本心,不轻易为外物所动,保持自身纯善品质。像习书记所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去努力践行,脚踏实地实现梦想,才能实现知行合一的最终目的。
TOP
293#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我们要知行合一
TOP
294#

回复 2楼崔明的帖子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 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 心下》说:“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 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孟子·离 娄上》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 也。”五伦思想,侧重于人伦关系来论述道德,这一 点是显然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孟子的语境中,五 伦只是作为一种例证法,将五种人际关系的类型或 场合与五德结合起来,提示人们基于关系的道德思 想。将四端之说与“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 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进行对比,这一点 就会显得非常清楚。但是,这样的例证方式如果被 理解为一种定义的形式,就容易局限于五德的思想 而导致狭隘化。
TOP
295#

“知行合一”就是“知”与 “行”的相互融合、转化和促进,“知”是主体对客体观念的把握,属于认识的范畴,这里的 “知”,不仅是指隶属于自然科学层面的知识,而且是指隶属于人文社科层面的道德知觉,即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 “行”是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活动,属于实践的范畴。知行合一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要求我们不能把道德认识停留在理论认识的层面上,而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付诸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国传统的知行哲学 一直是许多优秀之士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在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今天,仍然要一以贯之地坚持知行合一的基本准则。
TOP
296#

智,智慧、智力。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做到知行合一,学到的东西应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这才是智的最佳发挥,知行合一就是把智发挥到极致的要求。
TOP
297#

在中国哲学史上早已存在知行合一的思想,但我们谈到知行合一,总是离不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是他在贵州龙场悟道后得出的,他的这个思想与朱熹相对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我们的生活也存在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如果知一件事,而不去行,这个知只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当中,那么它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知而不行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便是不知了,在这里,知与行两者缺一不可。
在我的学习认识中,我认为知与行的关系便是认知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认知的基础,而认知又为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两者相辅相成,并不存在主次之分,这一点也与王阳明所提出的即知即行有相似的地方。简而言之,知行合一也是我们当代人所行所为的一个标准。
TOP
298#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从他的心即理说出发的,由心即理,王阳明认为根据义理进行实践就是知行合一,就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其实这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很早就有。墨子作为墨家创始人,提出了非攻的思想。从历史与当时现实的结合中,对战争性质进行了分析,支持正义的战争,反对不正义的战争,提倡以积极地守御制止不义的战争。他不仅仅提出了这样的学说还在身体力行地进行实践,他曾走十天十夜制止楚国攻打宋国,这无疑是知行合一深刻体现。知行合一的方法不论对我们的学习还是工作都有深刻的知道意义。
TOP
299#

“知行”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关于智的重要范畴,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仁智统一”,并将仁且智作为衡量圣人的标准。在此后的两千年间,中国古代认识史上关于“知”、“行”问题的论争,经历了不断发展的曲折变化过程。宋朝程朱提出“知先行后”的观点,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则在批判理学“知先行后”学说时提出了“行先知后”的主张,而王阳明不同意把知行割裂,分出先后的观点,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从“知”与“行”的本原上看,二者皆由心所生,故知行是合一的。《传习录》中说:“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王阳明反对朱熹将“知行之所以二”是因为朱熹把求于外物的“知”与发于内心的“行”分作了两件,所以违背了“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看来,“知”乃是发自于内心和对本心良知的 认同,而非指向外物;“行”就是复那知之本体。无论是从最初之根源还是“知”与“行”的发生过程来看,二者不仅同根同源,而且是同时存在的,故不存在先后之分,而是合一的。
在道德实践方面,王阳明说:“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在这里,他从为善、去恶方面探求“知行合一”,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不是见好色后别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不是闻了后又别立个心去恶。看到好色与产生美感,既是知,也是行,闻到恶臭与产生恶感亦是如此。所以,人心中善的意念要落实,存有恶意念头即使还未实施也是恶。当“知行合一”进入道德范畴时,王阳明提出了他的立言宗旨。他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这就表明人在认识封建道德的同时,当即实行封建道德践履,从而把两者合二为一。正如孔子讲“知” 就是“知人”、“仁”就是“爱人”。可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孔子的“仁智统一”的学说,且二者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的提出,是奠定在他的“心即理”的思想基础之上的。他在其中所强调的“知行本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知与行互相联系、互相包含、不可分割而合一的;更为根本的是指良知良能亦即“心之本体”。在王阳明看来,人之所以能做到“知行合一”在于人自身本具作为“知行本体”的“心即理”之心,“心即理”所表明的是此“知行本体”自身即为立法原则,“良知良能”所表明的是此“知行本体”本身还兼为判断原则和践履原则。同时,他也认为人只有将此不善的恶念彻底根除才能“复那本体”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并且,知必须表现为行,能知必能行,也就是说在道德实践中知的工夫与行的工夫相即不离,是合一的。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道德实践中意味着且知且行,即知即行。
TOP
300#

       正如其上朱子所讲的:“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读书不仅应从纸上求得,更应在日常生活中去践行。知行应是合一的,如此才能将理切己。知行虽然应是浑沦一体的,但其不能因为圆融为一而不加分别混而谈之,知行合一应是有层次、有结构的。首先,知行是不二的,二者本是一理。正如朱子所讲:“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如车两轮,如鸟两翼。”其次,知行应是不离的,二者相辅相成。正如朱子所讲:“知与行须是齐头做,方能互发,......不可道知得了方始行。有一般人尽聪明,知得而行不及,是资质弱;又有一般人尽行得而知不得。”由此,可见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行其所以然;只有能够践行,所知才不会落空。最后,知行应是不同的,因为“理一分殊”。虽是一理,但所彰显的状态是不一样的。知是知,行是行,两者和合为一,却不能将其混为一谈,不加区别。如若混而谈之,则知会不明,行亦会不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