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22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从书本上得到许多知识,却都渐渐地遗忘了,因为你始终没有把这些知识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它还仅仅只是你脑袋里的一些符号,一串数字。当你把这些符号和数字从脑袋里拿出来,实实在在地在某些事情上用过一次或几次,你便能弄明白哪些数字好用,又有哪些符号是不适用的,事情的结果会印入你的记忆中,这些记忆也会使你的知识变得深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不是那么简单的,但也绝不都是十分复杂的,生活是一个绝佳的舞台,用来展现你的所学,也同时是一个绝佳的练池,用来锻炼你的知行合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完善所学,升华所学,让所学成为你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拥有的东西。
TOP
227#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TOP
228#

认识事物的道理和把道理付诸实践二者是不可分的,知行二者更是相互联系互为前提的。知行合一我们才能做成事情才能学到知识,纸上谈兵不是真知,只知道一昧的行动不知道总结规律,行动也没有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如此,所谓光说不做假把式我们一定要把所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而做每一件事也要善于从中总结经验和规律,这也是行的真正意义所在。所以知行合一才是真知,真智。
TOP
22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什么是知行合一?知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而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知与行是密不可分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知,尤其应当实践(即“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行合一的思想对当代青年的成长也颇有教益,它使青年们去思考知行的内容和关系,使得其树立正确的知行观,知与行不是两个可以单独而论的个体,二者应当缠绕和合,知不仅只建立在已经获得的知识中,更是在行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得到,知以促行,行以得知,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产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唯有知行合一,才可避免空有一腔热血的愤懑和盲目行事带来的懊悔,人们常说:世界上最遥远的事就是说到和做到,这也是知行合一的说法。知善后行善,行善后知善,便是知行合一,努力做到不虚此人生。
TOP
230#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有言道"行而后知",行和知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属于一个统一体,当我们去真正的实践了,在实践中发现我们的不知,而去寻找答案,从而把不知,转化为知,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知。
TOP
23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大概是我心中对“知行合一”的最佳诠释。在我看来,“知行合一”的意思,便是任何知识都只有付诸实践之后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只是“纸上谈兵”是不可取的。只在脑海中“演练”过的知识永远都只是停留于浅显的表面,唯有真正实践和应用过,才能明白其中的真正内涵。
TOP
232#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TOP
233#

“知行合一”就是晓知而正行,睹行而明知。悬隔一切私欲,从心而行,从心而知。它的基本意义就是:规律是行为的根本,也就是格物致知的阶段。其后因悬隔私欲,达到诚意的阶段,至此才可明天理,达到通晓的境界。所通晓的其实就是所有事物的共同规律。但是只有通晓不行,必须有诚意。若有人可以通晓一切事理,但不诚意也就达不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知而不行就是不与民亲,就是私欲未被悬隔。简单的来说,“知行合一”就是做认为应该要做的,不违背本心的状态,也就像佛洛依德的“超我”状态。但是这种状态的前提则是“格物致知”。因为王阳明所处的时代具有局限性,所谓天下事理也是建立在朴素哲学上的,则超我状态所提供的是非判别是有局限性的。不过,对于事物内部的关系,“知行合一”的原理则是可以适用的。因为,“格物”所获的知若不由心而行就是丧失了其本身的意义,而“行”若不知则无助于对“行”本身的认识。只有“知行合一”,才可以将知化作行,以亲民;将行化作知,以明明德,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
TOP
234#

知行合一可以说是阳明学说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经常引人误解的一个命题,就连门人弟子对这一命题也是颇多疑惑。实际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认识论命题,而是道德修养论命题,是“致良知”的方法、是“作圣之功”,是为了对治“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的流弊与病痛。王阳明一再强调,“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由这一立言宗旨我们可以看到,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并进,主要就是为了使人心无一毫人欲之杂、为了使人心纯乎天理,就是为了强化人的道德主体意识、为了使人确立自主自觉的道德意识———亦即纯乎天理之本心。然而,自觉自主的道德意识总是离不开、或者说是必然要体现于自觉自主的道德践履,所以阳明反复强调,“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TOP
235#

“知行合一”不能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从字面看来,它似乎指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事实上,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但更多的还是道德层面上的意识和践履的问题。
TOP
236#

天赋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 第二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
TOP
237#

知行合一,讲的是说理论要和实践结合,必须是先“行”而后有“知”。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名字也来源于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必须灵活的与实践结合,否则便无法发挥自己的最大效益。
TOP
238#

“知行合一”是王明阳先生提出来的,就是强调实践。很多知识和道理,我们仅仅知道还不行,必须要去践行,仅仅知道不践行就和不知道是一样的。
TOP
239#

知行合一出于心学,王阳明曾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做学问的座右铭。以王国维先生关于读书境界之谈来要求自己吧。先生道':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TOP
240#

有这样一种人,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这是知行分离。说到做到,知行合一,也是诚信的表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