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271#

朱熹曾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学习不能光局限于表面知识,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实践。学得的知识不经过实践又如何出真知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真正将所学用到实处。学得诚信做人,就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学得孝敬父母,就要对父母有落到实处的关心。
TOP
272#

       知行应当合一。王阳明讲:“知者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朱熹也说:格物与致知,“只是一本,无两样功夫也。”
       若只是一味地去致知,不去行动,那么是无法对天理或者良知进行正确的体认的。王阳明讲:“人须在世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若一心只是好静,而遇事便乱,那不是真正的静。
       知行是不能分开的。如王阳明所说:“又如知痛,必己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己自寒;知饥必己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没有亲身经历如何能真正地知呢?就像生活中,我们对于自己没有真正经历的事,都不能说出真正的体悟。我们去安慰别人时,更多的只是陪伴,因为没有真正地经历过,就算在怎么感同身受,语言表达出的更显得苍白无力。
TOP
273#

程颐还区分了“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见闻。”两者大概分别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在知行问题上,程颐主张“先知后行”:“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他还提出行难知亦难的观点:“非惟行难,知亦难也。”
TOP
274#

知行合一,就是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以往人都认为先知而后行、知难行易。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并不这么认为:知行合一,知为良知,行为实践,所以知行合一就是在实践中遵行自己的良知,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分为两步:1、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良知。2、在实践中继续运用自己的良知。做到这两步才是知行合一。其实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
TOP
275#

智者皆明知行合一之理,不会将知与行割裂。我所理解的知是外在的知识和自身的理解,我们根据外在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行也就所谓具体的实践行为。只有深刻把握了知识的内涵并且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的行动,在行动中体现出的好,好就好在“知”的深刻。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不可分作两事。
TOP
276#

程朱理学主张“知先后行”,王守仁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他指出:“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认为,“凡人”之所以不能“做圣”,主要就是由于“知”与“行”分家了,“行”离开“知”便是乱“行”,“知”离开“行”便不是“真知”。因此,他主张的实质在于把“知”和“行”结合起来,不能离开“行”而求“知”。
“知行合一”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防止人们的“一念之不善”,当人们在道德教育上刚要萌发“不善之念”的时候,就要将其扼杀于“萌芽”,避免让这种“不善之念”潜伏在思想当中。
TOP
277#

认知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内心改变,不断影响和促使外在行动的过程;而外在行动的过程,其实也更是不断积累经验教训,促使内心改变和提高自己认知的过程。知之深,则行之切;而行之切,则知之更深。人们要靠思想来指导实践,也要靠实践来丰富思想。所以,人不但要善于学习别人的知识,掌握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也更要重视自己的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理论水平。
而当人们自觉把认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当人们自觉地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时候,他就基本上可以做到知行合一,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一些规律,使自己成为一个清醒理智和富有行动力的人,一个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的人,一个走在正确道路上的人,一个能够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有机结合起来的人,一个成熟而成功的人。
TOP
278#

孔子讲求言行一致的标准,”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言之必可行“,他所认为的执行合一就属于一种言出必行的一种理想理念。荀子认为”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他也坚持一种知与行的统一,他遵循的是一种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而王阳明更是把知行合一系统的作为了他哲学思想的重要观点,认为唯有在知行合一的方式中,格物致知,才能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并写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TOP
279#

王阳明反对程朱学派知先行后的思想,强调知行工夫不可分离,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王阳明意在指出知识分子们忽视实践的弊病。学习阳明心学后还会发现,这里的知行合一更多是从道德意义上说的,“知行合一”也就是“求理于吾心”,“知”是道德意识,“行”是道德实践。总之,王阳明意在教人明白道德修养和道德知识需要紧密结合,脚踏实地地笃实涵养,进行道德实践,才能够求得天理之昭明灵觉处。
TOP
280#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面对鲁国封闭的环境,决定走出围城,向更广阔的地方寻求知识和真理。将自身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与在出行中实地获取的知识结合起来。来到了都城洛邑,夫子仔细观察壁画和雕像等,知道了“古之慎言人也”的统治者总结下来的知识经验。孔子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进行实地考察,在亲身实践中获取知识。知行合一,教导我们不要纸上谈兵,空空其谈。知行合一,教导我们不要纸上谈兵,空空其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课堂已经离外界的生活越来越远,知识成为一个浮于表面的东西,如何把知识切实地应用于实践当中,是当今学生的一个问题。
TOP
281#

提倡“知行合一”,有助于在新的形势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人文化成”。所谓“文化”,按古人的定义是“人文化成”,即以人文精神教育人民,养成良好社会风尚。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重点放在“行”上,奉行的是文德教化理念,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于发挥“人文化成”作用,推进全民道德教育能起到积极作用。
TOP
282#

“知”指的是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事物之理,“行”指的是道德践履、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联系“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强调“知”与“行”是相辅相成的:“‘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与行的循环往复,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又通过深化认识和解决问题,“知”和“行”才能最终实现合一。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学生,要做到知行合一,第一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自己的基本准则。第二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收获新的知识,让自己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第三就是要不断地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改善自己。
TOP
283#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君子把说得多做得少视为可耻。——《论语》这句话讲的同样是言和行的关系。是说一个明智的人对说过的话比做过的事多而感到羞耻的,因为他宁愿去做更多的事情。这个社会不缺只会说的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论语》的第一章里有句话是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说一个君子会先把他的要说的话先做出来,然后按照它做的去说。知行合一虽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像上面说的,每个人都懂很多道理。这是正确的,但是同样正确的是,这么多道理只有落到行动上才是真正的意义,否则懂不懂都是一样的。
TOP
284#

知行合一是我从陶行知那里第一次知道的。知行合一说的就是我们的思想必须和行动相结合不能只是空想而不去行动,也不能只是空做,而没有思考。两者必须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
TOP
285#

“知行合一”,犹如“读万卷书,行万里书”的学习道理,唯有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施成功,才能算是完全掌握所学,在道德方面,“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不论古今,知行合一都对于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科技发展日益快速,人心日益浮躁的社会下,我们更应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真理”,将知识付诸于实践,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