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241#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TOP
242#

在我看来,知行合一对一个人做人做事都具有借鉴意义。知,是一个人的认知;行,是一个人的行为。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就需要在具备知识条件的前提下,去实践、检验自己认知的正确性,而不是一味的将知识囫囵吞枣,生搬硬套,而要将它内化为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知行合一。
TOP
243#

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这样的能力,即“智谋之力”。“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现在文字记载里。孔子常说:“君子道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虑,勇者不惧。”《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论语》中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讲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智慧之举。这里讲的“是知也”就是指“这才是智慧、这才是聪明、这才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唐尧、禹舜、商汤等关于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是非、认识善恶这样的聪颖、智慧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智”的具体思想内容,提升了“智”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在道德规范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道德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TOP
24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知行分离,为仁由己,知行统一,道德实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知行统一和道德实践。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行动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体会并发挥知识的真正力量。道德的实践才能更好的传播和贯彻道德的意义并发挥道德的作用。
TOP
245#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TOP
246#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知行合一,指的是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说到知行合一,我不禁想到了陶行知这个人,这个名字里就包含了知和行这两个字,知行合一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TOP
247#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TOP
248#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 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TOP
249#

学习使我们大脑丰富,明白事理,但只是死读书也是不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只是学习而不能良好的运用,做到知行合一,那么学习都是虚妄无用的。毕竟自古以来的教训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
TOP
250#

知行合一,这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倡导和阐述的一种修身的学说,这是关于人事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的基本立场。
孔子讲求言行一致的标准,”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言之必可行“,他所认为的执行合一就属于一种言出必行的一种理想理念。
荀子认为”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他也坚持一种知与行的统一,他遵循的是一种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而王阳明更是把知行合一系统的作为了他哲学思想的重要观点,认为唯有在知行合一的方式中,格物致知,才能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并写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TOP
251#

阳明先生曾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什么是“百死千难”?王阳明曾被廷杖四十、万里流放贵州龙场驿,曾冒死平定朱辰濠叛乱,扶起明朝社稷,后遭小人陷害险遭灭顶之灾,这是生活中的“百死千难”,而自身于生死存亡的困境之中,情感心理的痛苦不言而喻,情感和思想在困厄痛苦的剧烈矛盾中不断突进,这则是精神上的“百死千难”。杜维明先生在谈到这一点时指出:“只有首先深入了解那时候阳明生命中的真正问题,然后才能去追寻这种‘大悟’的思想根源或起源,否则就是不得要领。”[杜维明先生所说的“深入了解那时候阳明生命中的真正问题”,也即是要联系王阳明贬谪龙场后的生命境遇,从而去追寻阳明知行观这种“大悟”的思想根源。
TOP
252#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己者,陋矣。([宋]周敦颐《通书?陋》
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朱子语类》卷六)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

读书,学圣人,不能只止步于文字理义。知道了义理,当读到心上,去体会这道理,感同身受一般。“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清]颜元《颜元集?存学编》卷二)说得再多,不曾修习则无用。知与行二者都不可偏废。从分别上说,知是知识上的知道,行为行动。从同一上说,二者是合一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知与行是一体,互相影响,互相促成。真正知了自然会行,行时能“明觉精察”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中)未能付出行动者不是真知,行动且行之当者为真知。当然,有时其间也有个修习过程,能涵养所知需要过程,做出来亦需要反复摸索。
TOP
253#

“智”, 知者、明智、智慧、机智。“智”通“知”。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内涵。“智”在知道遵道。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这样的能力,即“智谋之力”。“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现在文字记载里。孔子常说:“君子道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虑,勇者不惧。”《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论语》中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讲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智慧之举。这里讲的“是知也”就是指“这才是智慧、这才是聪明、这才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唐尧、禹舜、商汤等关于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是非、认识善恶这样的聪颖、智慧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智”的具体思想内容,提升了“智”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在道德规范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道德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TOP
254#

“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一个人拥有道德知识跟付诸道德实践这两件事的关系就如同最简单的“想”和“做”的关系一样。 作家胡绳说过: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因此,道德只是与道德践行也是如此,言必行,行必果,只有将个人所谓的道德理念付诸在真实的行动上,才能真正达到道德存在的净化效果,否则一切理念皆为空。因而,知德与行德应合而为一。
TOP
255#

知行结合,说白了就是理论应用于实践,这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所学的,是间接知识,如果不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那我们所学的东西就是虚无缥缈的,如浮萍无根地,我们不会理解,也就无法更好地掌握。理论应用于实践,知行结合,不仅能使我们所学的知识印象加深,而且能切实增长我们的生活技能,更好的做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