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331#

王阳明的知行观是在程朱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他同时也延续了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并不赞同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论,而是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他所讲的“知”是已经包含了“行”的,同样,他所言的“行”,也同样是包含了“知”的。王阳明的这个观点是中国哲学史上知行观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知行合一思想明显与先秦诸子、程朱学派等将“知”“行”分离对立或是并重的观点不同,王阳明直接将“知”与“行”看作是一个整体,反对把他们分成两个部分。他进一步提出“知”与“行”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其中“行”是真正用力的一面,而“知”是领会通达的一面,即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强调的是“知”与“行”在其实践过程中的统一性。
TOP
332#


知和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只有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长足发展。知行和一开始指的是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的结合,后来引申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只追求“知”,只追求理论层面的知识而忽略实践层面的知识。一
方面会让我们对理论本身了解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对实践本身的了解也只停留在抽象的层面。
如果只停留在实践层面的话,则缺少对经验的总结,导致实践变为重复性工作,没有较高的效率。
TOP
333#

知行合一是阳明先生提出的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王阳明尖锐批评了知行不一的,大谈义理却一心求私利的假理学,假道学家,同样的,在现代也有许多不守信仰,不守底线,忘却初心的人出现,贪腐官员,塌房演员的反复出现告诫我们,做到知行合一,才是为人正道
TOP
334#

想起罗翔老师说过一句话:“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知行合一往往是最难的。      
  王阳明有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我的高中班主任在高三期间一直强调一句话,“努力要付出实际行动,不是眼高手低,一直空想而感动自己”,提醒我们想要拿高分,就要付出实际的行动。在当时不是很理解,觉得我比较努力了,高考结束之后陷入疯狂的懊恼。回想过去的学习生涯,确实大部分时间都在焦虑,都在幻想成功之后的喜悦,落实的计划却少之又少。生活中也是一样,其实自己能想象很多伟大崇高的事,思想上知道什么才是对的,还是会做出错误的抉择,犯老是会犯的错误。原因就是执行力低下,有想法没行动却自我感觉良好。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2007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现场说过一段这样的话“汗水,实践是最重要的,书本很重要,电脑也很重要,但是书本中种不出水稻,电脑里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才能种出水稻!”袁隆平院士做科研的时候,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田,整日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研究超级水稻。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动起来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精神内耗,摆脱虚伪的自我控诉,在幻想的时间里行动起来,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大胆去闯。
TOP
335#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王阳明说人人心中有良知,它会告诉你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能帮你明辨是非黑白,你只需要按照良知的指引做事就好了。你只之所以无法按照良知的指引做事,是因为你的良知被私欲所蒙蔽。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可是真正做到不熬夜的人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大概情形是这样的,白天的时候你告诉自己今天晚上11点一定要上床睡觉,结果到了晚上的时候,刷手机或者看电视,越看越兴奋,不知不知觉就过了11点,甚至刷到1-2点也是正常的现象。

然后到了第二天,起床非常困难,起床之后非常后悔前一天晚上的行为,于是又告诉自己今天晚上一定要11点睡觉,于是新一轮的重复开始了。想要11点睡觉的愿望永远没有实现。

在这个例子中,你的良知告诉你要早睡,但是你的私欲(刷手机、看电视)蒙蔽了你,他告诉你玩会儿也没事儿。但是你听从私欲的驱使,第二天却又很后悔。这其实是你体内两种认知在打架,就看哪种认知占据上风。

所以王阳明说要格物致知,就是说要不断地为善去恶,从而使自己的良知发挥作用。因此行除了表示行为之外,更多的意思应该是让良知付诸实践的具体办法。

知行合一说的通俗点就是说你除了要有想法,还要有把想法落到实处的具体可行的办法。
TOP
336#

知行合一,说明白很简单。首先就是知,所谓知就是明悟,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知道了大道理,知道了事物的对错是非等等。当然不局限于此。其次就是行,也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作为,例如对待一个事情或者某人的态度或者做法等等。所以要做到“知行合一”就要有 “明悟”、“定力”,不同程度的明悟和定力就会到达不同程度的知行合一,而道没有终点,知行合一也没有终点。
TOP
33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需要去将自己的所思所得进行实践来转化为能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的真理,这才会成为真知,而我们所获得的真知则会帮助我们去做出正确的行动,是我们的行动准则。因此我们需要知行结合,才能使这个良好的循环进行,促进整个人的成长,才能完善自身。帮助我们成长,行为知落到了实处,使它能够发出本质的作用,帮助整个人类群体的发展。而知能够指导我们的行,使我们的行不会落于错处的结局,也不会使我们的行的道路上可以减少阻碍。只有知行合一人才能是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人,才能使我们无限的接近真正的仁。知行若是分离,那么人们就会陷入到一种误区之中不能出来,不能真正的有所发现,反而会越陷越深,不知道该如何更合理的处理事情和找到自己的位置。
TOP
338#

伟人在《实践论》中有一句,对知行合一进行了解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如果想要真正的做到知,并且让“知”更好的去指导自己的“行”,就要让自己真正的去认识到世界的真理,一旦认识到生命真理,并且发自内心的认同时,我们的思想行为都会立刻改变,我们的人生结果和命运也都会随之而变。
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把“知行合一”这句话,从“方法论”引申到“现象论”,或者“规律论”上,把它当做一种规律,而不是当做一种方法,因为只有你认同它是一种规律的时候,你才可能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在潜移默化之间,把真正有用的东西逐渐深化到自己的意识之中,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命状态,由此产生好的作用。
明代有一个学者叫张溥,他有一个很独特的读书方法,就是多次抄写、多次阅读、多次焚烧,目的就是加深理解,熟读精思,所以叫做“七焚法”或者“七录法”。
这种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就是每读一篇新文章的时候,就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就是抄完之后高声朗读一遍,第三步就是朗读之后,立刻把文章丢进火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就这样反复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遍以上,直到把这篇文章彻底记下来理解为止。他一直坚持这种读书的方法,还把自己的书房叫做“七录斋”,也叫“七焚斋”,后来出了一本文集,将文集命名为《七录斋集》。
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就认为这是一种死记硬背的老方法,并不十分认可,其实这种方法虽然说看似愚笨一些,但是有时看似愚笨的功夫恰恰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在人们不断的读、写、背的过程中,就会加深自己对这件事物的记忆和理解,慢慢的把这个文章融化到自己记忆最深处的时候,这才算真正“读过”这篇文章,那么在以后的人生中,文章中的智慧才能够作用于自己的生活。
但这也不是要强调所有人做任何事情,都死板硬套地用这种方法,只是想表明真正的知行合一,都来自于一个深刻的记忆和发自内心的理解,最后才能用其指导自己的行为。当我们有一天能无意识地用你学到的事物去指导于人生时,这个时候才算是真知,人生知行合一的过程才能真正的完成。
TOP
339#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件事。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知行合一并非是一种修身方法,“知”就是去掉私欲的“良知”,“行”便是按照“良知”来做事,“知行合一”不是遏制私欲,而是完全没有私欲的情况下一种自然状态
TOP
340#

知行合一,便是将自己所知能够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TOP
341#

做学问不是一种潮流,也不是时尚,而是个人所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不去学习就意味着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但是也有不少人学习是为了短暂的利益,不如说拿到文凭,或者说得到某个职位。这样的话就有弄虚作假的情况不断的出现。只有静下心,勤勤苦苦的学习,才能有所得。
TOP
342#

知行合一,首先要具备知与行两种元素,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中,“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其次,“知行合一”中蕴含着知行关系,也就指的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最后,知行合一所要求的是人以自我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所追求的道德意识,以道德约束行为,行为实践道德。
知行合一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空泛的追求,无以支撑的行为都是岌岌可危的。自我要想得到更高层次的成长,那就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才行。
TOP
343#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们在学习了课本、原典上的知识后,我们要学会把理论应用于实际。例如孔子所说的“人无信不立”,我们不能只在口头上表达,在现实生活中也要讲诚信,与他人真诚相待;又如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周围的老人要恭敬,要常常关心,对待邻居家的小孩也要友爱,就像对待自己的弟妹一样。只有言行一致,才能行稳致远。
TOP
344#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先生在大学期间信仰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而取名“知行”,中年时期发表《行知行》后才改名为陶行知。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在古老的原理也是出自观察与实验,“行”决定着我们的“知”,“知”不断反馈于“行”,知行合一,方能行稳致远。
张栻在《论语解·序》中写到,“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增长我们的知识,增进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而知识的加深也进一步帮助我们更好地行动。知行合一,才能获得长足的进益。
蟪蛄不知一年有四季,井底的青蛙看到的天空永远有局限,“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学识往往都会限制我们的眼界。要去不断充实自身,不断开拓视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看更广阔的人生风景。
TOP
345#

在我们要对一件事情做出选择从而采取行为时,应当是在充分的了解清楚这种选择和行为的原因、价值和意义。就像戒烟,如果一个人充分了解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好处,他就会戒掉。充分了解就是知,戒烟就是行。但多数人只是笼统的知道吸烟没好处,具体造成怎样的危害戒烟有什么好处没有完全的认知,所以没有成功戒烟,这就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里的未知可以理解为不充分理解。就像伟人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行合一在当今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沉下心来专注研究,透彻了解以后再去采取相应措施或者做出选择会更容易成功。而研究了解这个“知”的过程就是最后采取“行”的一个阶段,最后采取的“行”也去体现了我们获得的“知”。所以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了“真知”,与之一体的“成行”自然水到渠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