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256#

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是他的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他反对程朱学学派的知先行后论,强调知与行的不能分离。他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己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己自有知在”。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这些话强调知行二者不可分离的的关系,以反对知而不行的的弊病。王守仁还强调只有在“行”方面有所表现的知才算真正的知,他从知行的不能相离,进而认为知行只是一事的两方面,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实 用力的方面叫做行,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两者是不能分开的。这就是他说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使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TOP
257#

学不要穷高极远,只言行上检点便实。今人论道,只论理,不论事;只说心,不说身。其说至高,而荡然无守,流于空虚异端之归。([宋]朱熹《续近思录》卷二) 译:学习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在自己的言行上检点就行了。现在的人论道,只空谈道理,不谈论事情;空谈心性,不身体力行。它们的说法很高妙,但是空荡荡的,无法操作,流于空虚之中,流于异端邪说.
TOP
258#

谈到知行合一就不能不提宋明理学,更不能不提王阳明。通常意义上,人们把知行合一理解为道德原则和道德实践的统一,事实上,这是一个有积极意义导向的误读。虽然如此,但关注“知行合一”集大成者王阳明对其尤以是在道德实践上的真实阐释是十分有必要的。阳明在对知行边界的划分中提出了“意”,虽然未尽其言,但这正是知行合一的关键,“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而落实在道德实践上,按照阳明对“知”“行”的理解,他将诚意、致知、格物三种功夫都行为化了,并否定了修身,正心作为功夫的独立意义。在他的理解中,对道德行为的期待最终实际诉诸于人行善的善良意愿。
TOP
259#

这一点使我想到我们的教育。本身作为当下教育体制内的一名普通学生以及一位学习师范专业的未来教师,通过与教育活动的紧密接触和感知,我总觉得现阶段的教育有知行分离的倾向:总是过分强调书面记忆而毫不重视课外实践。究其原因,我认为很大原因是功利心在作祟,时人太过急功近利了。
这使我想起一条古训,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且还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改革开放前,我们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当时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并且我也认为理论唯有践行方可以知长短,理想唯有实践才能落地成真。实践和求知两个是缺一不可,两者兼修,一荣俱荣,人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缺此少彼,教育出来的人就是拄着拐杖的瘸子。
我想起了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修改名字的故事:

陶行知原名陶文俊,早年敬慕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奉“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至理名言,于是改名为陶知行。后来思想在实践中发生巨变,对知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决定把以前信仰的观点倒转过来,确认“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931年他写了一首短诗《三代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并改名为陶行知。他曾解释说,我的理论就是行、知、行,行是知之始,知又可以反过来引导行。

我认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光注重理论,不追求实践的教育是伪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当是知行合一的。
TOP
260#

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 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 是很容易的。 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 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TOP
261#

智者皆明知行合一之理,不会将知与行割裂。我所理解的知是外在的知识和自身的理解,我们根据外在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行也就所谓具体的实践行为。只有深刻把握了知识的内涵并且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的行动,在行动中体现出的好,好就好在“知”的深刻。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不可分作两事。
TOP
262#

王守仁反对程朱的先知后行论,强调知与行不能分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为反驳先知后行论,王守仁强调,只有在行为上有所表现,才是真的知:“真知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TOP
263#

知行合一,行可以理解为实践也。智是德之端,意识到了德才可能为德。智作为道德实践的动机,可以理解为一种高度的理性化的自觉,而不是仅仅表现在情感中的自发的道德行为,如孟子讲的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恻隐之心的萌动。"礼者,仁之发,智者,义之藏",在天则为"元亨利贞四德" 在人则为"仁义礼智"四德,智为四德之一。智则是自觉此爱,并自觉如何去爱。智是对仁的一种自觉。心统性情中,人通过智来觉智心里的性,即天理。故智是开启人之所以为人的实践之门。
TOP
264#

知行合一,就是认识事物的道理,并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在中国古代,知行合一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知善,尤其应当实践善,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在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是有智慧的表现,人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和计划上,却难以行动,这样不能通过“行”对“知”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很难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所以要有思想,还要有行动,同时要有决策力,学会判断并选择行动的方向。
TOP
265#

知行合一:
  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朱熹也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强调的是行的重要性。王阳明独树一帜,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即知行合一。
  弟子顾东桥说“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王阳明《传习录》回之:“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就是说意向、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他将知识和践行统一到意象这一母体。王阳明南镇观花体现了他知行合一的理念:友人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但是此花在山间花开花落,自然而然,和人的内心有什么关系呢?王阳明解释说,汝不见此花时,此花便与汝心同归于寂,汝见此花,此花颜色变一时明白起来,可见此花不在你心外。人有意,意使得主体和客体完成了统一。
TOP
266#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观——只好恶就尽了是非。王阳明认为好恶之情,是非之心以及道德行为是合一的。孺子落井,人们去救他的时候,到底是代表知识的是非判断之心优先还是代表行动的好恶之情优先?苏格拉底说:“知识就是美德。”王阳明却说,知识优先,会导致知而不行的问题。知而不行,相当于未知。是因为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做到知行统一的方法是去除私欲。私欲不是人的全部欲望,是指“私”的那部分,就像老子说的“不见可欲,使人心不乱。”
TOP
267#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意思是说不仅要知道关于善的思想、信念,还要在现实生活中主动、自觉地去践行它,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很多诱惑,很多人知道明明应该这样做,可还是选择了截然相反的做法,这就违反了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准则,这就告诉我们要加强自己的内心修养的锻炼,知道善念是什么还远远不够,在实践中还要时刻提醒自己,督促自己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
TOP
268#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有人说王阳明是中国五百年来第一等的人物,他不仅是哲学家,同时还是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诗词歌赋也是无一不精。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钻研哲学、精研书画、教育子弟的同时,还能有条不紊地带兵打仗,治国理政。纵观王阳明一生,他只要想做什么,几乎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成功,都离不开他知行合一的智慧。只要掌握了知行合一的方法,我们也同样能在庞杂的工作和学习中做到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1、知行合一:先行动起来
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意思是,学习、询问、思考、分辨,这些都是为了学习某一件事,而要掌握这件事,光学不做是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
我们通常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做事的勇气却一点点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过度的思考只能带来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绝佳借口,于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终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才仓促行动。而行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在行动中才呈现出来的,而此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解决这些问题,只能草草收场。
事前的“三思”其实和事实脱节很严重。只有先去做了之后,才能知道问题所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他的父亲听说这件事之后觉得他是狂妄自大,但是王阳明却从立定志向之后,就一直在行动的路上,他处处寻师访友,学习做圣人的法门,虽然屡试屡败,但是他却一直在不停地尝试。
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跑去格竹子,虽然没有格出什么道理,而且还大病了一场,但是他却也因此知道了通过外物寻找“理”是行不通的,这对他后来开创心学,不可谓不重要。
正所谓,吃了梨子才知是酸是甜,穿上鞋子才知那里夹脚。
只有先行动起来,才能发现有哪些问题,边行动边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前进。
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去实践一次。做,还有成功的机会,而不做,却是一点机会也没有。不要想太多,先行动起来,纵然华丽的跌倒,也胜过无谓的徘徊。
2、知行合一:注意循序渐进
王阳明曾言:“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我们这些人致知,也只是依据各自的能力尽力而为之。今天的良知仅到这样的程度,就只依据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良知又有新的体悟,那就从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如此方是精一的功夫。同别人探讨学问,也必须依据他的能力所及。
俗话说的好,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万事万物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就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荀子·劝学》中说:“学习,从哪儿开始呢?到哪儿终结呢?
答曰:依其顺序来说,就是从《尚书》开始,到读《礼经》终结;依其意义来说,就是从成为学士开始,到成为圣人终结。”
虽然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但是要做事,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只有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才能让自己不断地有新的领悟。
这就如同树刚萌芽,用少量的水去浇灌。树芽稍长了一点,再多浇一点水。树从一臂粗到双臂合抱,浇水的多少,都要根据树的大小来决定,刚萌生的嫩芽,如果用一桶水去浇灌它,就会把它泡坏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3、知行合一:要在事上磨炼
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意思是: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王阳明有个弟子是做官的,他有心学习知行合一的学问,但是他平时公务繁忙,担心学不好,于是问王阳明应该如何取舍。
王阳明笑着对他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要你抛下公务来听我讲学呢?我的学问是行的学问,需要在事上磨炼才行。
你在断案的时候,面对犯人,不会因为他的无礼而愠怒,不会因为他的讨好而开心,不会因为他的恳求而失去主见,不会因为自己事情庞杂而敷衍了事,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时刻纠正,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所以知行合一如果离开了切实的事物,反而会没有边际,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要注意锻炼自己的心态,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是在修行。
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心态也同样重要,王阳明南赣剿匪,多次身陷险境,但是他却处变不惊。每次都能沉着冷静地分析局势,做出最有利的判断,而这也是王阳明每次都可以化险为夷的关键。
只有日常中多注意在事上的磨练,在各种事情上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让自己心境逐渐处在一种十分稳定的状态下,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遇事不慌不乱的素质。
4、知行合一:笃行才能出奇迹
王阳明有句话: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意思是,当我们已经分辨清楚,思考缜密,问得详细,已经学会了,还是持续不断地用功,这就叫笃行,这是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不单做学问是这样,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要想做到炉火纯青,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孔子当年向音乐大师师襄子学琴,师襄子看他天天弹一首曲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他说,你弹得不错了,可以试试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然熟悉了曲子,但是弹奏的技法并没有完全掌握。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法了,可以学习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技法,但是还没有领悟作者在曲中蕴含的情感。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提醒孔子说,你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情感了,是不是可以学习新曲子了呢?
孔子说,我还没从曲中领悟到作者的为人。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弹奏曲子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副庄重肃穆的样子。
孔子高兴的对师襄子说,我终于知道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志向高远,应该是个统治四方的诸侯,只有周文王有这样的气度。
就这样,孔子用了超出常人数倍的时间和精力,精益求精,把这首曲子弹奏得炉火纯青。同时举一反三,孔子在弹奏其他曲子的时候,也变得得心应手。
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化”。在社会浮躁风气渐盛的今天,笃行恰恰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
一件事,不是说表面上学会了就行,只有通过“笃行”来不断地琢磨学习,反复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规律内化于心,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使得自己进入更高的境界中。
最后编辑邓会珍 最后编辑于 2018-07-07 13:59:40
TOP
269#

“知行合一”的思想由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旨在阐述知识和行动的关系,类似如今我们所说的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两种说法略有不同,主要差别在于实践的第一性问题。“知行合一”强调的是人不能只学习知识,要在有所获得之后付诸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更加强调认识对于实践的反作用。而现在的认识论更加强调知识等意识的来源是实践,实践先于认识的存在而存在,实践是第一性的,更加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另外,“知行合一”不仅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还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因为如果一个人知行合一,那么就说明他具有一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品质,身边的朋友就会因此越来越多。
TOP
270#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