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316#

王阳明的修养功夫也是合内外、动静不分的,他提倡静坐体悟,但是反动喜静厌动,他主张学者需明白躬行的重要性,做到“知行合一”。正因为“心外无事”,事上皆是天理流行,所以为学不可离却事物,“事即道,道即事”,修身求善、明心见性都在事上磨练。王阳明说的“事”,于生活境域中无所不包,“心苟不忘,则虽应接俗事,莫非实学,无非道也”,王阳明平身经历的曲折事变是格物、军务、科举如此,生活琐事亦如此,而且“人情”体验也是“事”,“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皆事变也。”政务、军务、科举,可见,“格物”重在“行”,一如阳明后期强调的“致良知”,实处仍落在“致”上,教人在日用常行中切身体察天理之昭明灵觉处,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直到事物皆得此理,最终达到万物一体的至高境界。这个“一体”是在身体力行中的践履过程中不断得到证成的。
TOP
317#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其中一层含义是:“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二者是同一本体的的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方面,行是不能脱离知的指导的,否则就会导致盲行;另一方面,知也不能脱离行,知只有在行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完成,即“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所以必须说个行”。“真切笃实”本是用以形容“行”的词语,王阳明却用它来说明“知”的特点。由此可见,阳明知行合一的特点就是:知行相互包含,相互规定,不可割裂。总之,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为了突出“行”在道德实践中的重要性,是为了反对当时“知而不行”的现状而提出来的,同时这也与他的“心即理”和“良知”学说有内在联系。良知是“知”,致的工夫就是“行”。
TOP
318#

在荒无人烟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句话的意思在于人人都有良知。在马革裹尸的沙场和尔虞我诈的官场,让龙场悟道发挥最主要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就是说要遵循内心的良知,让行动和思想得到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中写道,如果说心学是圣贤工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炼,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德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给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瑰宝,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能人志士为国尽忠,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保留。
TOP
319#

知行合一,本质上就是认知与实践的统一。它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也是他的“立言宗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要求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就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在现实意义中,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深度的道德修行。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除了在知行观上有新的贡献,它的重要价值还在于赋予了人以主体性的积极意义,为人们的认知与实践提供了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
TOP
320#

王守仁去世前曾言“吾平生所学,只是‘致良知’”三字。王守仁把致良知看做是自己一生思想的总结,可见其重要意义。
“良知”的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此良知在认识论上有先天性和直觉性。王守仁继承了孟子的思想,把“良知”当做先验的是非准则,王提出的此概念主要还是指“随时知是知非”的性质,良知就是人的至善本性直接从是非知觉中展现出来,也就是强调知的重要性,更具体点,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王并没有局限于认识层面,因为这种是非知觉之中蕴含着人决定着一个道德选择的方向应如何的道德原则,即天理,于是很自然地他立即提出良知的“体用一源”,因为天理,所以“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因此天地万物与人一体,“人心一点灵明”便可一气相通。
进而他就又很自然地提出“致良知”,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融为一体,如果“良知”体现了王守仁在价值论上对传统儒学的传承,那么“致良知”则充分体现了王守仁哲学的创造性和在工夫论层面的现实性。王守仁在《大学问》中进一步解释“致良知”:“致者,至也”,“至之者,致也”。有必要说明,《大学》中“致知”不是扩充关于客体对象的知识,而是“致吾心之良知”。“致”一字动名两性,“致良知”就是使良知致其极,扩充良知本体至其全体呈露,良知具有本体意义上的至善性、绝对性和普遍性,“致良知”是一种“去蔽”。除此之外,他还指出,“致良知”另一层含义是“依良知而行”,即强调道德践履,同时和他的“知行合一”说融合自洽。
王守仁的“致良知”不论是在本体论、认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对于当代大学生都有许多指导意义,当代大学生面临诸多诱惑困难挫折,更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同时积极实践,知行合一。
TOP
321#

我认为王守仁最基础的观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所谓心即理。在王阳明整个心学的结构当中。心即理这一个命题,或者说这一个观点。是阳明心学全部思想得以建立的基础。心即理之说是阳明学的逻辑起点。你学大致是怎么回事,理学首先是一次中国历史上,历史悠久,规模也最为巨大,而成果也最为丰富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韩愈当年对佛教的态度提出了三大政策是什么?叫焚其书,庐其居,人其人,坚决的排斥。所谓的理学,同时也是儒家思想的一种重建。儒家思想当中原本包含着的,但是并不是那么显明的一些观点。陆九渊他提出了一个命题就是心即理,明确的提到一句话,就是圣人之学心学也。这句话王阳明那里也在重复的讲。打个比方,朱熹和陆象山的区别,朱熹大致上是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向着他不断地前进,我们最后可以拥抱他和他融为一体。陆象山意思呢,所以你只要反观内省,明白自己的心,就是最高实在的本身。朱熹和陆象山的差别,用现在的说法来说实际上是关于最高实在本身存在性的终极预设发生了岐异。由于这个预设的差别,所以在逻辑行程上有差别。除此两家之外呢,就是所谓的浙东学派。浙东学派认为理在人类的生活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TOP
322#

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强调“知”对“行”的指导作用,是因为知识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有将知识落实到行动上,在生活中得以实践,才真正具有价值。获得知识是为了指导人的行为,指导人的实践,若仅仅停留在知识的领域,它就只是纸上谈兵。把知识贯彻到行动上,才是一种更具有意义的实践,这比获得知识更具有挑战性。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要想成就“智”,需要我们通过实践锻炼的方式获得知识的增长可是,现在的人们往往狭隘地认为,“智慧”就是文化知识,容易把获得知识的方式仅仅局限于狭隘的书本和课堂。要知道,智慧的养成决不是书本知识的积累,是需要通过行为的不断实践养成习惯来实现的。一个智慧的人,不但拥有渊博的知识,也必定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样的人才能运用自己的智德化解生活中的矛盾,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复杂关系。
TOP
32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行合一就是要聚焦于自己该做的事情、专注于一点,少说多做多思考,知可以直接诉诸于行,用行动实践所知,用行动验证所知。知即是行,它们不是两样东西合二为一,它们本来就是一回事。知行合一其实就是针对人性的弱点而提出来的,我们常常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且常常用语言来指责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而不是用来检查自身的问题。而用行动来实践和验证所知才是最为靠谱的。比如一个人独处时,能不能做到慎独,不需要语言的阐述,能做到的就是能做到,做不到的就算说的再好,也还是做不到。平时很多人都会三分钟热度,告诉自己要勤奋学习、努力上进,而几分钟之后看到手机就打开了游戏;告诉自己要去珍惜时间,而转头就从早玩到黑。说一套而做一套,说到底,就是心里没有真正知道勤奋学习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所以做不到知行合一。学生一直十分认同一句话:悟到的才是自己的,别人教的,自己悟不明白,始终还是别人的。所以做到知行合一必须得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和重要性,即悟到,其次就是踏踏实实的做、认知认真的行。知行合一实际上就是一个从行动觉悟到思想觉悟的闭环,当能够完成这个闭环的时候,人生也就愈来愈美好。

TOP
32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是有很大启发的。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我们用“死板教条”来形容,学到了很多的理论课本知识,对此的进一步拓展也不过是多做习题,依旧在题型多变的练习中找寻熟练度。紧抓书本显然不是值得提倡的方式,也并不符合知行合一。在大学中,老师们也在引导我们将课本的理论运用于实际问题的思考,并争取将其加以实践。哲学知识的学习,如果再仅仅是局限于理论的思考是毫无意义的,是需要我们结合当下自身、社会、国家甚至是世界的发展实际来进一步说明问题的。古代名人思想是否可以继续延续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丰富,这都是需要理论运用于实践并从实践中得到反馈的,这样,哲学学习也就不会无用,也不会无趣,因为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再仅仅是认识,我们是在用理论武器改造世界。
TOP
325#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一个核心主张,也是通往阳明心学奥秘的一把关键钥匙。“知行合一”的“知”,最好的理解应该是“真知”,就是真正的、真切的知道。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懂的是,阳明先生所讲的“知道”,其对象不是孤零零的自然知识,而是与人相关的道理和事理。例如“仁爱”“孝敬”“亲情”等内容。这些事理所强调的不是概念或知识,而是对我们实践的要求。因此,所谓“真知”用今天的话说,也可以理解为“人的真切的追求”。在阳明看来,“人的真切的追求”是人所固有的东西,就是他后来所提出的“良知”,本文后面我们还会谈到这一点。到这里,我们要弄明白的是,“真知”本身就蕴含着对“行”的要求,“行”是“真知”的具体体现,不“行”就不能称得上“真知”。《中庸》中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和一般人所认识的不同,在阳明看来,这五项都属于“行”的范畴。阳明心学认为,所有的行都有一个与之相符合的“出发点”,就是“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从人的行为受其主观意识的支配这一点来说,这是不难理解的一件事。阳明先生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对应的是“头脑”与“主意”。通俗的讲,就是做一件事的“目的”与“追求”,就是为什么要做一件事。而“行”对应的是“工夫”与“手段”,就是为做成一件事所花的心思与努力。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把这两者给统一起来。而能够做到这一点,把自己的追求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的人,就是圣人。
TOP
326#

“非知之实难,难将在行之”,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难度更大。知行合一,即按照“良知”而行,用良知判断是非善恶、指导做人做事,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自己想要的,不悔自己的良知,在此基础上不断去实践,争取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除了以良知指导自己的行为外,引申而来的还有要用实践来检验学到的、了解到的理论,知识不止于知,也要致于行。
TOP
327#

今天的我们看到“知”与“行”两个字,直接联想到的是“知识”“知道”以及“行动”“实践”这么一些意思。因此,直观理解“知行合一”就是一个人知道的东西和要和他做的东西互相吻合,要合乎一致。例如,一个人如果说他已经真正知道了“人应该孝顺”这个道理,那实际上就是说他正在确确实实的追求着“孝道”,他也就是在扎扎实实的做孝顺长辈的事。否则,就不能说他知道或者懂得“人应该孝顺”这个道理。
TOP
328#

知行合一是简明的道理,却是难做的功夫。知而不能行者便不是真知,就如同当代社会中很多人知道很多道理,却又不能在自己的生活实践和人生经历中去践行,即便是知道很多,也是空谈,既不能修养自身的心性,也不能产生现实的结果,即便是博学多闻,也只能是辩论卖弄,处处碰壁过不好现实生活。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直面自己,对待自己真诚不虚,其次要将知道的东西都践行于实际行动之中,才是真知真行了。知在行中得以展现,并且在行中得以发展;行依靠知的道理来行,也是知现实的体现。知行合一就是在当下实际和心中念头上都做到真实不虚,一念一行即是修养,处处躬行,事事磨砺,才是真正修养自身的功夫。
TOP
329#

知与行是一对极其重要的关系,我们常常说自己明白一件事情的道理,但是就是不去做,或者说做着做着就陷入懈怠的精神之中,其实从另一方面说,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彻底,真正的知识理解就包含了去做,包括克制自己的欲望,明白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可以让自己选择放弃一件事,去做一件重要的事。在知的终点就是行,如果一个人从行为上没有把知识融入自己的实践之中,那就是这种知识对你没有产生任何的影响,也就说你虽然看到了知识,但那种知识对于你而言知识一串文字的字符,并不具备其他的实际效用。
TOP
330#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理论,时至今日都对我们的为人处世有着指导意义。知行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二者互为表里。要使人的意识与实际的做法统一起来,如果只有思想上的认知却不采取实际行动则一事无成,同样如果只行动却不思考也会无所作为,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做到以知为行,言行一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