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211#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TOP
212#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实践和认识是密不可分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正所谓”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TOP
213#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TOP
214#

知就是知识,行是实践,讲理论运用于实践是学习的根本目的,马克思说过,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TOP
215#

知行合一的几重含义:真诚,坚定与坚持,愿望能否达成是要受我们的认识能力制约的,实事求是等。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TOP
216#

何谓“知行合一”?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我们要把自己的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与之相对的是传统儒家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即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一个强调知与行,一个则仅仅强调知,因此王阳明的知行合就是告诉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一种新的方式去达到儒家传统的君子境界。
TOP
217#

知行合一最早由王阳明先生提出,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很有 提倡的必要。知行合一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将其付诸实践。比如谈到仁义、孝道、诚信等问题时,我们既要理解它们的意义、价值及践行的方法、规范,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些理论层面,还要身体力行、付诸行动。仅仅做到知,就成了空谈家;而无“知”,“行”更无从谈起。从现在起,努力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吧。
TOP
218#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从书本上学习到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可这远远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只有应用到实践中去,我们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变成我们自己的,我们才能得知究竟哪些知识是正确的,以免我们犯了形而上的错误。
而现在大多数人只停留在书本上学习,缺乏社会实践,对于生活常识缺乏最基本的认知,这阻碍了我们学习的脚步。只有知与行结合,我们才能更好的进步。
TOP
219#

在知行合一的思想中,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尤为典型。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人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这实际上是取消了真正的"行",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即王船山)批评他"销行以归知"。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也有合理的方面,他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TOP
220#

知行合一虽然一直在说,但是做到的一直很少究其原因,无外乎依然被功利心所迷惑。知行合一被提出就是因为避免功利主义,但是却依然受其影响,是因为做学问的人,内心静不下来,或者说有些自认为在做学问的人,没有做学问,任何与人有关的问题,很多都是在人身上有问题,以人为本。
TOP
221#

        只有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才是真正的智慧。赵括,熟读兵书,对作战方略了如指掌,却最终输在了战场。实践证明,纸上谈兵是行不通的。光说不练假把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样地,我们既要心存社会良知,又要付诸实践,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应把道德知识实践于社会生活中。知行合一,是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和陆王心学的求其本心的真正意义上的结合,集二家之长。在当今社会,知行合一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TOP
222#

王阳明精髓在于,格物致知,明心见性,致良知,知行合一。
所有的对错,在无限大时间和无线大空间下都是不存在的。这是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奥义。寻找内心强大的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知道明白并做到。
格物致知,见心明性。就是每个人的性格,天性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急躁,有的人孤僻,有的人平和,不同的人都有他不同的天性。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发挥自己的长处(天性)。
格物致知,和书本上说的不一样,我觉得是说世界的事情很多内在规律是一样的,要在不同角度去体会不同的道理,避免偏见。
TOP
223#

网上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一句话,谈不上对错,但很多人产生共鸣,仿佛道破了他们内心难以名状的感伤,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世上有很多朴素的道理,并且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对其表示认同,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知识就是力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等等。但是,那么多人认同这些道理,有多少人能够因此受益呢?很少能够秉持这些道理,大多数人真的只是听过而已——这些道理太简单、太平常,人们太容易忘记它们。
TOP
224#

     学问必须是能知能行,而且是正确的知,正确的行,才算是学问。能知不能行,固然是与蛀书虫没什么区别了,所行都是不正确的,那于人于事于社会都是没有裨益的,要想做到正确的知,正确的行,就要把求得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实验起来。如果一个人读书如果不能付诸实践,纵然学富五车也只是个书呆子,做起事来还是个糊涂虫。正是“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
     叔本华曾说过“写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印在砂上的行路人的足迹,人们虽然可以因他而明知道前人所取之道路,但行路人为行路和观望前面什么风景起见,是必须使用他自己的眼睛”,书上所记载的“真理”和“人生”终归多是书上的,我们要自己去判断,去理解,去怀疑。一切书籍都是参考品,思想方面也是如此,文章词句风格也是如此,我们不能一味得相信书本,要敢于疑古,也要敢于疑今。胡适曾说“我们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这都是我们很好的教训。我们最好的导师是人生,是自然,不能迷信书本,要多观察人生,多体验自然。有时候,我们常是先读了书,后来验证了事实,惊叹前人的深思明辨,于是豁然贯通,有了自己的见解。
TOP
225#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在中国上,对知行问题的讨论一直是哲学史上的重点。无论是《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的知易行难说,还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都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知行的探索。
在众多的知行观中,我比较倾向于知行合一说。首先,我认为虽然知易行难说还是知难行易说虽然都有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他们不可避免的夸大了知或行的作用,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另一方的作用。而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了知行的相互关系,实现了知行的统一,并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言行一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