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181#

发现现在许多大学生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知行不一致。大家认同正确的价值观,但并不一定践行他所认为正确的价值观。明明知道应该扶老人,实际却不会扶。知道拜金主义丑陋,却还是要追逐。当然,首先认同正确的价值观是个好事,至少说明人们的是非观念,社会的道德观还走在正确的方向。不践行,这说明人们在正确的方向之外又有些其他的想法,或者说有了杂念,比如享乐,金钱,欲望等。
有这样一个以大学生价值观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有一题是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你怎样选择?说统计结果,86.28%的同学选择了“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然后根据此条就表明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忠诚国家,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我认为以一个实际还不存在的假设来提问题,答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调查的时候愿意这样承诺,但当政府需要拆迁就不惜当钉子户,不惜赔上性命也不肯退让半点利益。我们在谈论还不立马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倾向于作积极的表态,而一旦有个人利益之争时,立马“脸红脖子粗”。
马克思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当道德行为与评价主体所持的评价标准不一致时,就出现了个人道德行为与社会或他人道德评价标准的冲突,形成道德知行冲突。同时社会变革又让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强烈的冲击,致使传统的道德未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出现新的调适和生长点,一些旧的道德规范失去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的约束作用,而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主体迷失倾向”,“知行不一”。
TOP
182#

  知行统一,就是说要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类似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知的真实深刻处,即是践行,只有通过践行,我们才能更深刻的认识道德知识。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将所学体现在日常行动中,付诸实践才是真正的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所学的,是间接知识,如果不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那我们所学的东西就是虚无缥缈的,如浮萍无根地,我们不会理解,也就无法更好地掌握。理论应用于实践,知行结合,不仅能使我们所学的知识印象加深,而且能切实增长我们的生活技能,更好的做人。
TOP
183#

“知行合一”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现在大多人理解该观点时都将重点放在了“行”上,也就是强调“实践”的作用。认为我们不能只知道埋头读书学知识,或者夸夸其谈讲道理,而要将这些知识、思想、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与“行”相结合,因为古人教导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总书记也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但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这些人只看到了“行”的重要性却忽视了“知”的价值。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是在强调“知”与“行”两者是同样重要的,如果“知而不行”,就不是真正的知道,如果“行而不知”,则十分莽撞,也不是真的“行”。知行是互相包含的,所以说“知行合一”。我们通常都是将思维活动看作“知”,将实践活动看作“行”。王阳明主张要将其二者打通,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所以“知”与“行”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统一的关系。有人说:“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掌握知行合一,不仅仅是靠学习知识,而是要在实践中磨练出来。心学创始人王守仁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心学”和“知行合一”,并最终悟道,“修”出来的。我觉得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给我最大的启示不是说将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相结合做一个真正道德的人,而是教会我在处事的时候不要莽撞—“行而不知”,也不要懒惰—“知而不行”,而要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
TOP
184#

“知行合一” 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守仁。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 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 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
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 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 是很容易的。 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 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真 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 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道理人都懂,就是不做。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奈何人懒,虽知不行。许多人都晓得仁义很好很强大,然而都不去遵行,因为与私利不一致。虽知不行,本质 上不是不知,如果一个道理人们真的懂了,认可了,怎么会不行?“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是 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那就是主 体,也可称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作为哲学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 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
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例如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知易行难;曲线救国; 变通;以良知为基础,大智慧行事;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只是空 谈。
我们在系统地解释知行合一之前,先反思一下传统圣贤之道的弊端,而知行合一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

例如,追求传统道德经、庄子、孔孟之道思想的年轻人。往往是只有名,没有利,如海瑞、于谦等清官一辈子被打压,穷困潦倒,还有坚持理想的梵高等艺术家也都 是这样悲惨的命运。活着的时候收不到效果,往往到老年或者死后才有效果。这些好歹是史书留名的,更多追求圣贤之道的人更糟糕:空洞的圣贤理论不但不能在现 实中应用,还成了负作用,所以这些人大半生都是平庸度过。并且追求圣贤境界的人,往往冷漠、清高,眼高手低,只爱陌生人而忽略身边人或事,往往以善小而不 为。连自己都混的很平庸,更不要说帮助别人了。
TOP
185#

        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别具特色的问题之一。宋明以来,它以个人为主体,主要围绕着知行的先后,分合,轻重,难易展开讨论的,这可以看作中国古代知行观的范式。王夫之穷尽了这一范式的发展余地,成为中国古代知行观的集大成者,在王夫之知行观的抽象理论中包含着封建主义的思想内容。知和行不是割裂的,也不存在那个先那个后的问题。知就是一种探索和学习,探索世界未知的事物的本质,明晓里面的来龙去脉,学习也是一种知,只不过是,有老师帮助你认识世界,速度和效率更加快,减少了教学费的过程;行就是,将知的积累应用到现实世界的改造中,为社会创造出财富,以及这个创造过程中体现的精神。
        无产阶级德育的知行统一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理论根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们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但共产主义的思想、观点不可能在实践中自发形成,必须通过有意识的、系统的培养。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把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知行统一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要求。中国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他们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统一、言行一致的人才。这条原则也反映了思想品德心理结构的要求,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都是构成思想品德心理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历史进程和我们的生活中都存在过一些“有本事”的人才,他们虽然精神境界和知识水平都很高,但是知行分离,例如现实社会中一些表面一套、实际一套的干部,平时总是把“服务群众”挂在嘴上,张口讲奉献,闭口讲付出,讲事事要以群众利益为先,讲重“实”轻“名”,一副“先进典型”的样子,可一旦面临实际选择,特别是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却原形毕露、丑态迭出,前后反差不可谓不大,实实在在给大家演了一出“变形记”。所以说无论是为自身价值的体现还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知行合一的原则都是很有必要严格遵循的,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做起,无论为仁由己还是道德践行都要做到知行合一,不要做高智商的野蛮人。
TOP
186#

在大学以前,我一直跟着大多数人的脚步在活,读书,考大学,去一味埋头吸收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老师、家人不顾我的意愿或者觉得我没有能力去自己做到最好,而强塞给我的。我只知道去不断接收那些我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而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什么,不知道那些东西对于自己有什么深刻的意义与价值,但我知道那是正确答案,能得分、能考取大学,使人生安稳、直线地走下去,不偏不倚。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我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读了十几年的书,却相当于一无所有。我才开始,去关注身边其他人怎样活,怎样做,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去尝试不同的做法,去重新接受经过自己实践、他人经验而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多少活得有了点底气,有了自己想要的目标,找到了自己坚定的方向。知行合一,要做到将自己所学实践于现实很难,用实践来验证我们的所学也需要我们一辈子的事业,但也不得不说,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确是有着一定实践价值与反思价值的。
TOP
187#

回复 3楼尤开思的帖子

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先生对朱熹李学的纠正。知行合一就是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深刻理解理论的时候需要通过实践让理论达到更高的高度,也就是说: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TOP
188#

提到‘知”与“行”,就会想到,高中学的历史。程朱理学那一节的内容,清楚地记得,明代较早的思想家李贽提出反对孔子的思想,提出民本思想,还有一些思想被当时的人看作为思想的异端,还有二程的思想,朱熹的思想,主张格物致知,但是他们这些思想都有很强的时代局限性,为了当时的统治者服务,而后来的顾炎武,王阳明的思想都有一定的资产阶级的性质,总体来说,比较进步,而我们现代人,都会觉得只有知行合一,才会会的真正的进步。
TOP
189#

在我看来,能否知行合一,是如今大学生甚至社会人士面临的最大的考验。许多人整日想着有所成就,却毫不努力,浮躁肤浅。就算是目标摆在了他的面前,也会因为受不了其他的诱惑而半途而废。这一点上,大学生的表现尤为严重,由于缺乏强制性的要求,大多数人随遇而安,没有丝毫压力,行动懈怠。而造成这一切的则是我们对现实与未来的彷徨,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了动力的缺乏。知行合一,不仅仅只是有助于我们学业、事业上的成功。更有助于我们思想和道德上的升华,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人,一定是懂得克制自己,遵纪守法,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排除杂念,自我暗示,调动积极性。而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TOP
190#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意在针对宋儒以来的“知先行后”的主流观点以及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知而不行”的现象。一般说来,“真切笃实”是描述实践、评述行为的一个词,“明觉精察”是形容认知的一个词,但王阳明在这里故意颠倒过来,也许意在表明,“知之时”固然要求“明察精觉”,但更要求做到“真切笃实”;“行之时”固然要求“真切笃实”,但更要求做到“明察精觉”。行的过程必须要有知的参与,知的过程也必须要和行结伴而行,知和行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
TOP
191#

王阳明所谓的知,主要是指德行之知,而不是通过外界客观对象的认识而形成的见闻之知;其所谓的行,则主要是指道德意识或德性知识在现实中展现自身的实践过程。王阳明甚至认为,“一念发动处”就是行了,“一念发动”就意味着道德意识的开始,善念则须存善,并见之于行;恶念则须去恶,从而“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虽然存在混淆知、行之类的问题,但就在道德实践领域而言,该学说不无意义。该学说批驳了当时一些学者知、行脱节的不良习气,揭示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并突出了”行“的地位。该学说对后世的为人处世也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
TOP
192#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主张知先行后,反对将知行一分为二。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正是因为心即理,“物理”与“吾心”得到了统一,所知的理与所采取的行才能保持一致。“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知行合一就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而今天,我们理解“知行合一”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知每个人都有,行每个人也都会,但能做到真知真行的却很难,一知半解很容易,深入研究发掘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做一件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势必不行,然而真正做到坚持不懈又十分困难。这就是说,知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体系一旦形成后,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验证,并将实践的结果反过来修正自己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说,不断的“知”与不断的“行”形成相互印证、循环往复的矛盾统一体,经过不断地推陈出新,更加地接近真理。
TOP
193#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TOP
194#

我国民国时期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根据知行合一这个理念来为自己更名的。君子之道,在探究万物,更在事必躬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TOP
195#

孔子曾说过“吾尝终日而思矣,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里就提到学习并不是只动脑子背书学习就可以,还需要实践相结合,想得太多,做的太少曾度过一篇文章中说,有一个人十分崇拜杨绛先生,高中快毕业的时候,他给杨绛写先生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对他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的一些人生困惑。杨绛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句子外,杨绛先生的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