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627282930313233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466#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提倡“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礼”初始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用珍贵的器物祭祀,表示对“天”的感谢和尊重。礼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说到“礼”,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礼节和礼貌。大到国家的外交,要遵循它;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要遵循它。
TOP
467#

“礼”具有社会身份制度方面的意义,最迟在殷商时代已经存在;但是,作为一种较为严格的社会制度,则是周朝初年的事情。周朝初年,周武王伐纣灭殷,为着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公便在殷礼的基础上,重新制订礼乐,将作为社会身份意义的“礼”制度化,系统化。
TOP
468#

礼仪是一种社会制度,是社会规范,是一种准则,可以用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协调我们的人际关系,稳定和谐的社会一定要有礼 ,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依靠着外界的规则来束缚自己,真正的礼应该存在于自己的心中,用自己的内心符合着礼仪。自己的动作符合礼的过程中是非常自然的,这样我们社会才会更加的美好。
TOP
469#

礼是儒家德行的一个重要部分。礼是一种社会规范,虽然它也涉及到个人对于礼的深刻理解和修养,但是总的来讲,礼之所以成为礼的关键还是在于有一种通行的社会规范,这样的规范称为“礼”。孔子认为,礼是一个社会中表面上至少需要做到的基本,只有礼才能保证社会的基本秩序和“可观”。往深处讲,孔子也认为礼不仅仅只是人们的表演而已,而还需要一个人在仁德方面的修行:如果一个人在仁德方面没有一点建树,礼似乎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仁与礼的基本关系之一。
TOP
470#

孔子十分重视“礼”,在《论语》中有很多孔子关于礼的阐述,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修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TOP
471#

"礼"的理解
孔子所主张的"礼"最主要的含义就是"行为规范"。这个"礼"的作用包括:
一,政治上的作用,用所谓"礼制"、"礼治",建立各种典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统制国家的作用。
二,社会上的作用,用所谓"礼教",通过节日习俗、庆生、婚礼、丧礼、祭祀等各种社交礼仪、礼节,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三,人心自觉的作用,所谓"人而不仁,如何礼",这是孔子的最大的贡献,孔子赋予僵化了的"礼"及"仁"的灵魂,期望通过教育,让人们能够从外在行为规范中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观照,从而唤醒自己的心灵,做一个立志修养品德的君子。
"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即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了每个社会成员一定的道德责任。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荡不安。日常生活中的礼是颇为细致浩繁的,然而正是这个礼在规范人们言行的同时,构成了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广泛基础。
TOP
472#

礼的一般原则,孔子认为是恭、敬、和、俭。有子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孔门认为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反对“为礼不敬”,恭敬的态度是“和”。即有子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
TOP
473#

礼,在现代社会中主要表现在待人接物。尊老爱幼之中。大浪淘沙,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人才济济,高学历的人数数以万计,拿着大专文凭的我们何以取胜?关键在于礼。现今,学历与能力不再是用人单位评定人才的唯一与首要标准,德与里上升为首要前提。礼,是取胜的关键,是成功晋升的入场券。“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便是礼的集中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待人接物,注重细节,注重礼节,将会使人对你印象深刻。礼。在日常生活中组要体现为尊老爱幼。公交车上为老人、孕妇、带小孩的人让座,都是尊老爱幼的体现。对老人爱戴,对幼小疼爱,便有一颗仁爱之心。“爱人者人恒爱之”,要学会爱自己,爱别人,爱自己所能及。
TOP
474#

礼,是从行为举止上讲。要遵守道德、礼制的规范。守规矩,讲礼貌,恭敬辞让,言行有度。‘礼”,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被称为“国之干”。论语》讲仁,“克己复礼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讲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讲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讲为政,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讲教学,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总之,一切都落实到礼上。
TOP
475#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礼”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的体现。我们要理解“礼”的深层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
首先,“礼”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丰富而深刻。它既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如礼仪、礼貌等,也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儒家文化中,“礼”还被视为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强调通过礼来培养个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礼”的实践,体现在对长辈的孝敬、对同辈的尊重、对晚辈的慈爱等方面,是维系家庭和社会和谐的纽带。
其次,在当代社会,虽然环境与古代不同,但“礼”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尊老爱幼、守序排队、礼貌用语等都是“礼”的现代表现,这些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素质,也促进了社会和谐。更重要的是,“礼”的内核——尊重和关爱——是构建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和睦,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最后,“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其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社会的有序运行。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礼”的精神,不仅要在行为上体现礼节,更要在内心深处培养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TOP
476#

周代文王制礼,形成了系统的“礼乐”,礼从而发展成一种制度,周文明的基本特征也即是礼乐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为礼正名,他一生都在追求复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接续了周公所确立的礼乐文明从思想上、根据上、社会功能上、修身功夫等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使得礼乐文化的精神更加显豁。儒学是关于生命的学问,真正的“礼”关乎着人的性情,能陶养涵育生机活泼且和乐恬谧的心理;同时也关乎着社会人伦关系,能与乐相辅相成,通过情感来维系既有秩序又有和谐的伦理社会。
TOP
47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指的是一种行为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文化传统。礼在古代是一种十分严肃和正式的事情,因为它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互动。它教育人们要尊重他人,要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稳定的社会。
TOP
478#

礼的核心在于尊重、谦逊和互动。在历史中,礼的思想在无形中影响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指导,让人更关注道德和礼仪,有助于培养文明素养。而在现在,礼的影响更加深远,可以提升个人修养,也能够促进社会和谐,还可以促进国际交流。
TOP
479#

“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要求“约之以礼”,“齐之以礼”;荀子也讲“礼者,所以正身也”,“礼以成文”。不能将传统礼教全盘否定,可以将传统礼教区分为中华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中华人文礼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体现出仁爱、和谐、秩序、优美等原则,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而封建礼教则是存在于封建时代,体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奴性等封建特色的行为规范,是必须批判和否定的。对“礼”的倡导,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谦逊好礼的民族品格,获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TOP
480#

在深入探究“礼”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主题时,我深感其内涵之丰富,价值之深远。作为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礼”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社会的深刻理解,也为今人提供了宝贵的智慧。
孔子所言“不学礼,无以立”,强调了“礼”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它如同指南针,引导我们走向和谐与有序。荀子的“礼者,所以正身也”更是直接点明了“礼”对于个人修身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对“礼”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中华人文礼教所蕴含的仁爱、和谐、秩序、优美等原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继承和发扬。而封建礼教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等封建特色,则应当被我们批判和摒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