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51#

     礼是道德的标准、狡猾的手段、是非的准则,是政治关系和人伦关系的分位体系,具有法规的功能,也有亲和的作用。。“礼”,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而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TOP
152#

       一直以来,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这个称号确实是名副其实。毕竟从春秋战国起,从圣人们提出礼以来,它伴随中国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历程。也许在中国古代,礼教所代表的一种礼可能确实束缚人们的发展,可是另一方面它也是古代君王维系统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武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礼”规范了人们的行为,让人看起来有道德、有涵养。因为“礼”的存在,是社会更加有序、更加和谐。然而,在当今,很多人认为做人应当不拘小节,而这个不拘小节很多时候就摒弃了礼节,这也使得整个社会显得更为无序和浮躁。所以,倡导“礼”也是社会迫切需要的话题。
TOP
153#

荀子在政治上主要继承了孔子的礼治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荀子将“礼”视为“人道之极”(《荀子礼论》) ,《劝学篇》中有“学恶乎始,恶乎终”的疑问,“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意思是说,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 回答是:从读《尚书》开始,到读《礼经》结束。《劝学篇》又道:“《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所以, “荀子的思想中最突出的是‘礼’。

” 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为了维持这样的等级秩序,荀子延续了儒家 “上行下效”的思路,主张君主及统治集团成员应该首先“隆礼义”。他认为:“大国之主也,不隆本行,不敬旧法,而好诈故,若是,则夫朝廷群臣亦从而成俗不隆礼义,而好倾覆也。朝廷群臣之俗若是,则夫众庶百姓亦从而成俗于不隆礼义,而好贪利矣。”(《荀子王霸》[

TOP
154#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TOP
155#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

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

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TOP
156#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一个“礼”字包涵了许许多多的内容。在我们现代的生活、工作、交际等都在体现着礼。需要我们去认真的学习和实践。

 礼在《论语》中的含义是:

  1:礼制,指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

  2:礼仪,指人的行为礼貌。

  3: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如恭敬、和顺、谦让)。

TOP
157#

自从民国以来,我国的礼仪制度在不断变得简单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礼”,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而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

TOP
158#

中华名族是“礼仪之邦”,当然不再是以前那种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特权、尊卑、奴性等封建特色的行为规范。那些必然是要淘汰的。人与人之间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要以礼相待,以和为贵。。。即使你家缠万贯,即使你高官厚禄,你同意是一个与总生平等的人,你也只不过是和他人一样来这世界走一遭,你应该感谢的是有这么多人陪你一起走一遭。如果你对待别人不是以礼相待,平等的,仁爱的对待别人,那么你走完这一遭就会很孤单的回去你没有来之前的那个地方。
TOP
159#

尚礼

《诗经·硕鼠》“人而无仪,何不猝死!”

礼仪既是人与人交往,组织团体与组织团体交流,国家与国家打交道的必要规范,也是一个人追求高尚的修为。在个人的修为中,尊尚礼仪,不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而必学的规范,而是自身提高修养的必要途径。一个追求高尚独立人格的人,在尊尚礼仪,以礼行事的过程中就是实现自己追求的过程。

TOP
160#

四月二号早晨,在武汉云深书院举行了春季祭孔释奠礼,我有幸去参加释奠礼活动,并不是参观啊,而是作为释奠礼活动的一员去参加,对此我一直深感荣幸。其实在之前,也就是去年,我已经参加了一次云深书院的释奠礼,而这两次的参加给我最深的感觉就是——很隆重、很庄严。


在举行活动之前,我们要了解许多程序,还要学习走路等等,这让我们感觉,我们是在做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以此便可看出,孔子在我们,乃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我们并不完完全全的是为了冲上孔子这个人,并不是像追星一样的盲目崇拜,我们是在得到了孔子的智慧之后对他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他的成就同时也带动了我们全人类的成就,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夸张,世界各地都建立起了孔子学院,都在要求我们这个文化古国将自己的文化传扬到他们那里,带动他们的人民提高。


孔子,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而他的智慧,是我们全人类的信仰。

TOP
161#

    熟人见面问个好,长辈面前鞠个躬这些是礼么?我想只能算礼节罢。在我看来礼的核心内涵是行动,如果刘备只是发一份请柬给诸葛亮而没有三顾茅庐的诚意,能换来老丞相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么?想宋人杨时,为了求学问道,不畏严寒,立ersonName ProductID="于程颐" w:st="on">于程颐ersonName>先生门外,此行此情才可谓尊师重道。后来杨时也成为了一代理学大家。

    同样的道理,拿到今天仍然适用,有些人在老师面前表现的毕恭毕敬,却连最基本的上课不迟到,完成作业都做不到,这根本算不上礼!

    有人开玩笑说道,我从不把你放在眼里,我只把你放在心里,我想真正的礼就是把人放在心里,并用你充满诚意的行动去表达。

TOP
162#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见孔丘)说,殷因于夏礼,而有所损益,周因于殷礼,而有所损益。由此可知夏、殷时代已有礼。孔子又说,他能讲述夏礼和殷礼,但由于文献不足,他虽能言之,却不能“征之”。也就是说礼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不能当作绝对不变的僵化的内容而一味复古。   周公制礼,典章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备,发展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程度,使孔子赞叹不已,宣称“吾从周”。周人本以“尊礼”著称,到了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等级制度破坏,统治者内部对于礼任意僭用,礼崩乐坏,所以司马迁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史记·孔子世家》)。但由于周代礼制非常完善、周密,仍为士大夫所向往,力图予以恢复。春秋时代,孔子以前的人,如师服、内史过等,与孔子同时的人,如叔向晏婴、游吉等,论礼的很多。但论礼最多,并自成体系的首推孔子。他一生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论语》中有34处记载孔子论礼。他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礼与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em07]
TOP
163#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礼在我们的社会中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自我们的祖先开始就十分注重对礼的培养和教育。我认为礼的大力发扬对我们现如今社会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弥补现代社会拜金和唯利是图的缺陷,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美好的仪礼社会环境。

    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诽谤礼为“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诟病”。我觉得这是非常荒谬的,礼在我们社会进步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秉承着与时俱进的先进精神,紧跟时代的潮流,为我们的生活努力恪守职责。

TOP
164#

不要小看仪表。撒播美丽,收获幸福,仪表是一种心情,仪表是一种力量,仪表是另一种美的展示。在我们自己审视美的同时,也让别人欣赏美,这是心灵瑜伽——调适、修炼、超越。
TOP
165#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而这里所提出的“礼”是中国古代的周礼。儒家鼓励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古人指出礼的特征为“别异”或“辨异”。礼是有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决非普遍适用于一切人的一般规范。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

  随着时间的推移,“礼”的含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礼的缺失,日益严重。在小学生的教育目标中,我们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践行中,我们对孩子过度溺爱,使得这些“温室中的花朵”不懂得“礼”。我认为,礼不仅仅局限于礼貌,他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在礼的要求下,我们才会更好的生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