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21#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

    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要求“约之以礼”“齐之以礼”;荀子也讲“礼者,所以正身也”“礼以成文”。不能将传统礼教全盘否定,可以将传统礼教区分为中华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中华人文礼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体现出仁爱、和谐、秩序、优美等原则,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而封建礼教则是存在于封建时代、体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特权、尊卑、奴性等封建特色的行为规范,是必须批判和否定的。对“礼”的倡导,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谦逊好礼的民族品格,获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TOP
122#

“礼”,古体作“禮”。《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古人所说的“事神”主要指祭祀神灵的活动。“豊”,就是行礼用的器具。“礼”最初与祭祀神灵有关,是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仪式。礼的祭祀主要通过玉器体现,祭祀鬼神、祖先要用礼器如玉璧、玉琮,玉璧祭天,玉琮祭地,天圆地方。在周代,周公制礼作乐,使“礼”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礼”逐渐成了规范人们各种行为的律令。周代的“礼”除了指仪式外,还含有规范与礼治的思想。《尚书·周书·周官》曰:“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在周代,“礼”作为治国安邦的手段,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被用来治理神与人,还被用来协调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礼”是“和”的重要手段与方法,而“和”则是“礼治”的根本目标,二者在较早的时期就已纠缠一起,并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春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社会失序,国家战乱不止,人民流离失所,孔子看到这种情况,痛心疾首,决心恢复周礼,以拯救社会,他满怀希望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主张“克己复礼”,认为通过克己复礼就可以做到“仁”,具体做法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对于统治者,他提出对民“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的建议。这是孔子从政治上对“礼”的期望。生活上,“礼”面面俱到地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孟懿子向孔子问孝的时候,孔子简单地回答说“无违。”樊迟请求孔子给予具体解释,孔子就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只要人们自觉遵从了“礼”的要求,从生到死都不会有违背双亲意愿的行为。可见,“礼”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何等的细密繁复!孔子希望用“礼”来保障天下父母们过上子女孝顺的舒心生活。
  《春秋左传·隐公十一年》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认为“礼”是治理国家的准则和依据。《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还有:“夫礼,所以整民也。”意谓“礼”是统治者整肃民众的工具。《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对“礼”的作用描绘了一幅诱人的图景:“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这该是多么和谐的社会啊!但是,它对人们的要求相当高,《春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中对君子们提出的要求是:“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这样做才称得上君子。
  战国的荀子赋予“礼”以法的功能,他在《劝学》篇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他认为,“礼”不仅是养生之道,还是安身立命、经世致用之理。他在《荀子·修身》中讲道:“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同“悖”)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礼记·曲礼》指出“礼”的基本功能:“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认为,社会的正常秩序离不开“礼”,没有“礼”,社会就会乱套:“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祭义》明确说道:“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 “礼”在协调各种社会、人事乃至人与鬼神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周礼》、《仪礼》等对各种“礼”作了详细的规定。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礼”无孔不入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用半强制、半教化的方式制约人们的行为,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至于它所起到的作用,无论是当初制定“礼”的周公,“克己复礼”的孔子,还是后世继承“礼法”传统的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甚或那些将“礼”扭曲为杀人的“封建礼教”的理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希望通过“礼”来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TOP
123#

不学礼,无以立”概括了“礼”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TOP
124#

卷三:礼    

一:礼的精神(仁爱)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TOP
125#

卷三:礼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古人指出礼的特征为“别异”(《荀子·乐论》)或“辨异”(《礼记·乐记》)。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点最能说明礼的涵义和本质。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

    随着中国的一步步发展,“礼”无与伦比的魅力必将会再度大放异彩,使世界眼中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开放的民族,而中国当然就是一个文明、开放的国度。可以说,中国的形象,将会因为“礼”而更加亮丽,清新。

TOP
126#

说起礼貌,我又想起了一个词——“守时”。因为,一个守时的人,不仅体现了他对别人的尊重,更表现出了这个人的诚信和高雅。时间是人类唯一公平的拥有,不论穷富、才情高低,不分国籍,每个人一天所有的时间都是相同的,谁也没权利侵占别人的时间,更不应浪费别人的时间。我们在不同的场合切记作到守时,早到等于守时,也不要早到很久,会给别人一种不好的感觉。世界太多意外,搭车会迟,等电梯也会迟,所以时间一定要充分预备。

TOP
127#

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著称,一个人若能懂礼守礼
整个人气质也会不一样,
自然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TOP
128#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TOP
129#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文”。

荀子曰:“礼者,所以正身也”。

礼:礼仪,礼敬,礼让。

我国是“礼仪之邦”,所以“礼”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应该给予提倡,促进“礼”的发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在人际交往中,“礼”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来而不往非礼也”、“伸手不打笑脸人”等,这些都是“礼”。在生活中,“礼”也是无处不在。

“礼”体现出仁爱,和谐,秩序,优美等原则,这些原则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TOP
130#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就像我们贴身侍卫一样伴随着我们成长,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认真地阅读起来。不时被其中的文明礼仪小故事深深地感动了,除了平时的日常用语、态度举止以外,还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如上课听讲的学校课堂礼仪,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的交通礼仪,爱护绿化公物的社会礼仪,孝敬长辈的家庭礼仪……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处处体现着文明礼仪规范。这本书,让我真正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也给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让我去学习。

看完了这本书,我的收获很大,感想也很多。此时的我,脑子里出现了宽阔马路上,可以随处可见地上的痰、垃圾,为什么会有这些脏物呢?就是因为有些人不自觉,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而且又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人看见,没有什么防碍。他们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行为已经影响了市容,影响了别人的良好的生活环境。

总而言之,我要对照《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严格要求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我愿“文明礼仪”这棵种子,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焕然一新,我们的城市就会变得美丽多姿,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和谐温馨,希望礼仪之花开满人们

TOP
131#







读《先秦诸子》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据传,《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这里选录的原文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则广泛参阅了各种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易懂。选录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标题(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较长),原则上采用选文的首句作标题,注释中只说明选自某篇。

《礼记》由多人撰写,采自多种古籍遗说,内容极为庞杂,编排也较零乱,后人采用归类方法进行研究。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近代梁启超则分为五类:一通论礼仪和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三记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四记古代制度礼节,并加考辨,有《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则》、《少仪》等篇。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梁氏的归类划分,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9 12:31:30编辑过]

TOP
132#

“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什么?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对于周的崇仰之情溢于言表。又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现在衰老了,长时间没有梦见周公,能够经常进入梦中的,必定是生活中结下了深厚感情的人或事,孔子没有机会见到过周公,长得什么样子,这个老男人自己也不清楚,如果有一个形象,那也是他想象中的,绝对不是事实中的周公。要想梦见一个想象中的形象,而且是前后都保持一致的周公,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孔子这么说,似乎他过去就经常梦见周公,这是一个十足的谎言!
作为一种思想,“礼”渗透于各种规定之中,它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必须要从语言的直观通过思维才能把握住“礼”的精神。很多人不承认“礼”的精神的浸透,他们擅长于直观思维,形象化的思维,凡是表象的东西,他们都能够观察到,表象内部的实质、规律性的东西,却是这些人体悟不到的。
孔子之“礼”,其目的要深入到每个人生活的各各细节。一般以为,季氏舞八佾,只是在人的数量上超过了本分,孰不知,在日常生活用品上,“礼”也有严格的规定,不然,孔子忍受了季氏之舞,对觚的形状改变,他怎么会大加感叹呢?
最能够懂得孔子心思的是最高统治者。齐景公问政于孔子,等到孔子回答以后,他马上说,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总之,从人性看,生活方式应该丰富多彩的,但是,孔子之“礼”要统一人们的行为,超出了“礼”的规范,孔子是不能忍受的。孔子的道德实在最不人道的道德。
    礼的精神主要包括恭敬和仁爱
    礼的原则主要包括真诚,简易,克己,适度,和谐。
    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礼以养德,礼以立身,礼致和谐。
    礼的规范主要有:尊老爱幼,容颜端庄,九思九容,生活礼仪等。
TOP
133#

《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华夏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讲究以礼待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优良传统,使我们每一代炎黄子孙需要传承和发扬的优良美德,所以我们应该从做小事其起 ,注重与人交往要有礼,并且学会以理服人。

  尊老爱幼、容貌端庄、九思九荣、生活礼仪。礼仪随时随地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以礼待人,对“礼”的倡导,可以培养中华民族谦逊好礼的民族品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合。

  礼者,所以正身也。
TOP
134#

作为道德规范的“礼”,其基本精神是要求人们自觉遵守等级秩序,自觉尊重他人的等级地位,并为满足他人的等级权益而尽义务。“礼”德起源于祀神和饮食等日常生活,“礼,覆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在儒家典籍中,“礼”的含义由广狭之分。最广义的“礼”泛指典章制度,一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仪式节文。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二程”也认为:“礼者,人之规范。”《河南程式粹语》卷一)最广义的“礼”包括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作为道德规范的“礼”属于狭义,其内部亦有广狭之分。就道德规范而言,“礼”被视为全德之称,最高道德规范。“礼也者,贵者敬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荀子·大略》)“礼”乃“道德之极”(《荀子·礼论》)。作为“五常”的“礼”,则属道德规范之礼的狭义者,“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孟子·离娄上》)。其主要内容为:祭祀鬼神的礼节、交际礼节、礼仪、礼貌、恭敬之心、进入仁正路之门等。荀子认为,人际之间利欲冲突施社会不和谐的根源,社会不和谐的结果施人们的贫穷。为了调节人际之间的物质冲突,构建和谐社会,所以先王制“礼”,用“礼”作指导,约束人们修身治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国家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火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到了重大作用。“礼”德的核心施“敬”,根本是“孝”,其作用施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代。其效果是构建和谐人生、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TOP
135#

礼:主题题解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

“礼”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起码要求和基本准则,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的行为准则和优良的传统美德,是人之为人最起码的德行操守和理性自觉。它的内容涉及国家典章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和风俗礼节仪式,几乎囊括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渗透到国家的方方面面,社会的角角落落,无处不在,无时不用。在古代中国,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冠婚丧祭,大到治国安邦的制度,小到为人处世的规矩,都无不置于“礼”的规范下。“礼”在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韩愈在《原道》中称:“性也者,与生俱生也……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 朱熹也认为:“纲领之大者有四,故命之曰仁义礼智。”(《朱熹集·答陈器之》)从此可以看出,礼成了道德体系的基本范畴、道德规范的基本准则和道德修养的衡量标准。“礼”和义、廉、耻在古代并称为“国之四维”《管子·牧民》,与乐、射、御、书、数同为儒家传道内容的“六艺”,又与仁、义、智、信一道构成儒家道德规范体系中最根本最核心的“五常”。遵礼、尊礼、重礼、行礼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由此形成重德循礼、温文而雅的民族风貌和温和仁爱、谦逊友善的民族性格。

“礼”是在“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礼记•丧服四制》的基础上产生的,能“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记•曲礼上》可以用“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礼记•礼运》,所以说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春秋左传·隐公十一年》的统治法宝。清代纪昀有言:“盖礼者理也,其义至大,其所包者至广。故凡有制而不可越者,皆谓之礼”(注:《四库全书总目》卷82,《皇朝礼器图式》,中华书局1965年6月版,第707页。)。

“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文化现象,在很早就已经产生,经过周公的整理和成型,先秦儒家的发掘和阐发,后世儒家的补充和宣扬,历代统治阶级的推崇和圣化,在伴随着中华文明的演进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基本道德准则,渐次积淀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和德性品格。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和普遍的伦理规范,对中国此后几千年传统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习俗上,打上极其深刻的烙印,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注:〔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78年3月版,第316页。)。这正如钱穆先生说的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特质就是“礼”。“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文化史,既是一部礼的发生、发展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