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940414243444546» / 4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631#

人类社会和人与人交往中的所谓礼仪、礼貌者,无非有“敬”存焉。敬的取义,不仅是对他人,对施礼对象的尊敬,更主要是自己人性尊严和人格尊严的体现。因此礼貌虽不无谦虚的内涵,却绝不意谓着是处处伏低作小,有时诚恳比谦虚更重要。问题是,你有尊严,人家也有尊严。只有维护别人的尊严,别人才能维护你的尊严。“敬人者,人恒敬之”,此之谓也。
TOP
632#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恭敬、仁爱是其精神的主要体现。我们不能如圣人般得贯彻礼的精神,但是我们可以做好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礼貌”。例如对教导我们的老师心存感激,上课起立后要记得对老师鞠躬,接过售货员递过来的东西要说谢谢,等等。
TOP
633#

我国是礼仪之邦,人人有礼而和睦安康。《论语·学而》有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礼的作用,以做事恰当为尺度。人人行为举止分寸有度,社会就能和谐有序。如果人人不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家庭无法实现和睦,社会也会失礼失范。礼要求真实质朴,是从真情实感中对个人行为举止进行规范。
TOP
634#

关于礼,孔夫子主张“克己复礼”,所谓“克己”就是以礼制规范自己的言行。.《礼记》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其中的自卑显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自卑,即不自信的态度,而是不在被别人苛刻要求的前提下保持谦卑的态度,同时学会尊重他人。
前不久,京东CEO刘强东办了一个老员工家宴,所请到的都是跟随刘十年以上的老员工。刘强东身为一大企业的老板,却清楚的记得每个员工的姓名,年龄,职业,和他们身上不同的变化。我看到,一个被刘强东点名提到的保洁阿姨眼里流出了幸福的泪水。对普通员工的尊重,是刘强东成功的秘诀之一吧。这恰恰应了那句俗话,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对人的礼貌和尊重,反过来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和帮助。
  所谓“文质彬彬”,现在我们更看重这个词给人带来的外在气质,实际上“文质彬彬”是一个人基本礼节的体现,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它具体体现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恰如其分的把握,既能有真情有真意还能不过分的打扰别人的生活,不让人感到不耐烦。这是一种看似简单而很少有人很好地做到的。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概如此。
TOP
635#

这里的礼不是礼物的意思,而是礼貌,指的是道德、审美、有序的行为规范。
有了礼才有社会道德的形成,法律的形成。从小的方面来说,坐公交的时候,给老弱病残孕等人群让座就是礼,兄友弟恭父慈子孝也是礼。不知礼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会使人在对待他人的时候,不知谦让,不知尊重。会导致很多摩擦的发生,各种摩擦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很多法律也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比如婚姻法,若不知礼男女关系异常的混乱,婚姻法就无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也就无法真正地建立。仁爱也是礼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他人仁爱,进退有序正是知礼之人所做的事。
TOP
636#

礼不仅仅既是一种简单的外在规范,更与道德挂钩,是对人的一种教养,二者统一于人的道德践履之中。《礼记》中说:“故礼也者,义之实也。”“仁者,义之本也。”礼是根据义制定的,义是礼的权度,而义的根本又是仁,所以,仁是礼的根本,礼无一事不关乎仁,二者犹如树的根和叶,自一本至千万叶,先后大小,各有其序。所以,礼的精神首先是仁爱,其次是诚敬。礼最初源于祭天和祭鬼,它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上天、鬼神的真诚的敬畏。有人可能认为并没有什么鬼或是神,全是虚构的,毕竟没有人见过,因此祭祀行礼的时候表面上全按照礼仪规定来做,但是内心并不相信、也不敬畏;也有真正信仰、相信鬼神存在的人,他们在祭祀前会进行斋戒,以保持身心的纯洁真诚,认真准备各种祭礼,祭祀时神态严肃、庄重,他们真诚到甚至可以看到鬼神朦朦胧胧的影像,就好像鬼神正站在他们面前接受他们的祭祀一样。孔子认为礼最重要的是表达真诚的情感,内心的情感到了,(条件不允许)不行礼也可以,如果内心的情感没到,行礼也没什么意义。古语讲“诚于中而形于外”,礼并不是一种纯粹外在的规范,而是由内对某种事物、人或信念产生一种理解、认同、尊敬的情感,并自发的以此约束、规范自己,从而显于外在的道德规范。因此,礼要求人们的行为是一种从心而发的、真诚地、带有敬畏感的,只有这样,才是合乎礼的,礼的应有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否则礼就会丧失它的实质意义,流于形式,变成一种虚伪。礼应是顺从天道,顺从人情,顺从人心,而后化民成俗的。礼还需注重“时”和“位”,处在不同的时间、地位和场合,相应的礼的要求是不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求中道合宜。
TOP
637#

孔子说“礼”是以“仁”为基础,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何乐?”仁就是礼的内在道德修养,礼就是仁的彰显外化,依二者的关系,践行了礼也就实现了内在的仁德。这可以看作是礼的提升,“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强调进行个人修养从而达到仁的境界。
TOP
638#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对于“礼”,我们所追求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而应该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礼貌,礼节。而如今我们视乎把礼作为了一种物质化,浮躁化的行为,而忽视了它的基本的精神理念。求人办事送礼等行为都不是真正的礼。现在社会缺少的却是最基本的礼的精神理念,互相尊重,真诚相待,谦虚行事,尊老爱幼。如果这个世界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坦诚,多一点踏实,多一点爱心,那么这个讲礼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
TOP
639#

人而不仁如礼何?孔子重礼的背后更是对仁的一种提倡,他想通过人们对礼的学习,设身处地,耳濡目染的接受仁义道德的洗礼,他在礼崩乐坏的环境中依然尊周礼,宣扬周礼,无非想要恢复那种道德风气淳朴自然的社会环境。这种恭敬,仁爱,谦让无疑是礼的精神,也正因如此,如果做不到仁,空有礼的形式却无礼的精神,那么要礼的外壳又能怎样呢?终究不过惹人哂笑。
TOP
640#

一直以来,人们常常误以为"礼"是繁复的礼节,和令人眼花缭乱的仪式。但实则不然,礼的本质精神其实很朴实,就是恭敬及仁爱。恭敬,在特定的场合就应当行合适的礼仪,而这也是一种尊重;仁爱,是爱人,是谦卑。对于后一点,我的理解是,能放下自己身段,摆正自己位置,对他人加以关怀,待之以礼,这就是这一点想要表达的意思。
TOP
641#

孔子的“礼”包括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尊卑秩序以及礼仪规矩等等。人的行为举止都要由“礼”来节制。礼与道德、教养相联系的。在治国方面,孔子则提出了“齐之以刑辅之以礼”,要求国君在治国方面也要遵循礼乐制度,遵等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达到用礼乐教化人民 达到社会安稳和平的目标。
TOP
642#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人交往的日益频繁,文明礼仪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商务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如今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想要融入校园、立足社会,就一定要学礼懂礼。所谓礼仪,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礼貌,对于大学生来说,你的礼貌体现在你待人处事方式和自身精神风貌上。二是礼节,礼节是礼貌的表现形式。例如尊师敬友,相互的问候,祝愿慰问等行为。三是仪式,表示出对所含内容的重视程度。例如校庆、迎送仪式、颁奖仪式等。礼存在于我们身边,是人生的必修课,活到老、学到老。
TOP
643#

“礼”是行为规范,也是道德要求。礼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让自己明礼,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礼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对长辈恭敬,对晚辈宽厚,敬上爱下。仁爱是礼的前提,若无仁,礼乐便无从谈起,有也是虚假不真诚的。
TOP
644#

《论语》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指社会秩序和个人的礼,不光指礼貌、礼节,而且包含了形而上的哲学和形而下人生上的一切运用。要研究中国的“礼”,孔子所编的《礼记》是不能不看的。中国文化的“礼”,相当于西方文化的哲学,一方面涉及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内容,《易经》里有句话叫做“形而上者谓之道”,讲述宇宙起源,形而下是包含宇宙形成以后的各种现象和各种知识。此外“礼”还包含另一部分内容,即人生哲学,研究人的价值问题,讲述做人伦理的道德。
“先王之道”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斯为美”指以“礼”为精髓。
“小大由之”指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根据礼的精神来处理。
“有所不行”讲述的是礼也有行不通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知和而和”指对一件事情,要先了解它的中和之道,进而再以礼的精神中和、调节。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指一件事完全不用礼的精神去调节,也是行不通的。
虽然“礼”的精神传承下来的内容已经非常少了,但是我们仍要注意,为自己的国家建立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几千年的时间长河里,能够流传下去的只有文化,作为当代的年轻人,去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践行并传承下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TOP
645#

  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及其精神传承,往往是通过对经典的研习来体现的。当我们沉浸在经典的语境之中而含英咀华的时候,我们不仅能体会到心与古人相接的无限喜悦,我们的心灵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其涵化,得其滋润;我们的精神世界会变得更加宏大开阔、博厚高明;我们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处事方式,也会逐渐地摆脱粗俗、粗厉、粗豪,而趋于温润、温和、温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