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122232425262728» / 4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361#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古代社会,上至国家大权,下至日常的饮食生活,都是在礼的规范下所进行的,可以看出,中国的礼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礼是指道德的、审美的、有序的行为规范。礼的基本精神是恭敬和仁爱,恭敬是礼的本原,仁爱则是礼的一个基本精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从古至今仍然积淀和渗透着厚重、淳朴的礼仪风范和传统。礼已经自觉或者不自己的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习惯,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如今,礼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人与人之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不和谐的音符,这就是在人们的意思中,慢慢的淡化了礼的重要作用。朋友之间常常会说礼尚往来,这个“礼”就不是俗见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贿赂讨好他人的方式,要正确的理解礼的作用及其包含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礼文化。
TOP
362#

                                       弘扬礼的内在精神 加强礼文化教育

      “礼”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正常的生活秩序,所需要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即礼貌、礼节;又变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即道德修养。早在古代,人们就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礼记》中提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礼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礼”对于一个公民文明素质的养成,对于一个国家形象的塑造,对于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应汲取传统礼文化的营养,并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更好地发掘礼在当今的价值。

      礼文化的历史考察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素称“礼仪之邦”。几千年来,以亲亲尊尊为特征的礼仪始终贯串于我国历代的施政、刑法和教育之中,成为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它既是形成我国民族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民族重要的传统道德规范。产生于古代社会的礼,无疑同其他传统道德规范一样,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阶级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后者使它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具有超越性和恒久性。这种超越性。恒久性不仅在今天具有现实意义,在将来也将有其内在活力,具有不容忽视的未来价值。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礼是矛盾的统一体、复合体。因此,对于礼,必须下一番梳理、剥离、鉴别、提炼、改造的工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的目的。礼的起源很早,且与祭祖有着密切的关系。《说文》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放礼字从示,从丰。”段注:“礼有五经,莫重干祭。故礼字从示。丰者,行礼之器。”远古至殷商时期,“礼”与“仪”不分,是一种全民性的原始礼仪巫术。而原始礼仪,即是图腾和禁忌,是氏族社会的习俗法规。

TOP
363#

礼是什么呢?《左传》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析言之,儒家的礼,就是在行“仁”的大前提下建立的维护一定社会的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的道德秩序。它的精神实质就是赋予社会阶级秩序以道德的意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和消除被统治者造反的思想意识。所以,“仁”就是要使民无造反之必要(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礼”就是要使民无造反之意识(亦即使造反作乱没有道德依据或没有意识形态基础)。“民”既无造反之必要,又无造反之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这两者中,如果统治者不讲“仁”而只讲“礼”,那么,礼就不能为被统治者长期接受,因而也就不能保证统治者的长远利益。如果统治者不讲“礼”而只讲“仁”,仁的推行就会使被统治者轻慢其统治,因而在不受“礼”的约束的情况下,便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所以,仁和礼相辅相成,仁礼一体,缺一不可,这就是儒家全部思想的精髓所在。
TOP
364#

孔子讲礼、义必坚持“仁”的精神。仁就是“泛爱众”,“为仁之方”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白了,行仁的方法就是自己想活得好,也要让别人活得好;将心比心,把人当人看,不要强加于人。
  礼是正式规则,是实现仁的手段,礼要为实现仁这个目的服务。抛弃“仁”而只利用“礼”这个手段,或者,把“礼”当成目的本身,礼就会变得与仁无关。鲁迅先生对古代中国“礼教杀人”的现象,曾有精辟的论断,他的见解也非常深刻。

TOP
365#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础上的家国同构,是在农业文明为主的时代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天下。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结构相平行的精神纽线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TOP
366#

礼的精神

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礼?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乐?不要对着忧愁的人表现出快乐,不要对痛苦的人大笑,不要对失意的人夸耀自己。

   礼,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东方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孔子教人六艺,礼居其首,可见礼的重要。然而不管是宗教的礼,还是世俗的礼,都是精神性的、符号性的。 传统文化中的‘礼’和‘仪’是紧密联系的,而且‘仪’是重心,这种仪式感是一种强烈的精神内容,物质上的内容是其次的。送礼本来应该是好事,最起码也应该是中性的。然而,当它变成了一个值得人们担忧的问题时,就说明我们的社会出问题了。对于礼的异化,有人说是攀比,有人说是炫耀,还有的是贿赂,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存在的,但却流失了一大部分。如今的送礼变成了黑色的了。

当今社会的礼应该回归到传统文化中,现在的礼都是不好的含义,步入社会,每个人都不得不深陷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独善其身的结果可能是他承受不了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即使能逃避这一切的竞争,但你同样要处理很多的社会关系,如亲戚、朋友,这一切依旧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送礼本来应该是好事,最起码也应该是中性的。然而,当它变成了一个值得人们担忧的问题时,就说明我们的社会出问题了。

对于礼的异化,有人说是攀比这两种情况都有,但不是最根本的,古人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历史上从来也不缺粗鲁地送礼的人。如今的问题,送礼之间的攀比和目的性,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才是让人担忧的问题。

然而,礼仍旧是需要回归的,不能因无奈而放任。 当一个社会,连送礼都成了一个不能承受的负担,这就非常麻烦了。我们应该想想办法,让这个社会能够轻松一点儿,让生活在其中的人能够舒服一点儿。按道理说,给人们最好的建议,是让礼回归本性,回归到它原本的精神含义,符号意义。礼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孝是中华民族的宪法精神,那么礼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属于中华文化的伦理范畴。然后孔子就说起文化,说起礼的重要性,他说像狄夷这样文化落后的国家即是有君主有政权,还不如我们灭亡的夏朝,虽然政权没有了,但是文化却延续了下来,如果文化能够延续下来,那么更朝换代后还是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即就是礼的存在价值。

这段通过孔子对自己国家状况的论述来着重说明了礼的重要性。我们说古代文明古国文化的延续只有中国没有断代,这个没有断代的主要原因就是无论政权如何更迭,但是礼作为文化精神虽然有所演变,但是还是一脉相承了下来的。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大融合是不可以阻挡之势,那么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我们如何去继承,如何去发扬?这是我们必须好好思考的问题。对于现在来说,我们许多的文化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TOP
367#

       有的人认为“礼”是孔子儒学思想的根本,是其精髓。因为,孔子特别强调人要循规蹈矩,中国人的“礼让三先”、“先礼后宾”、“礼多人不怪”、“克己复礼”等等,究其原因,都是从孔子那里承传下来的,可以说“礼”深入人心,“礼”的思想无处不在。但为什么要循“礼”呢?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复”不是复辟的意思,而是归复,回复。克己复礼,就是通过“克己”而回归到“礼”的规范行为当中。克己复礼是一个修养的过程。那么“礼”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它主要讲的还是人与人的关系,再推而广之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种关系呢?孔子提出了“仁”,要用“仁爱”之心去对待这些关系。“仁”是内在的核,而“礼”则是外在的表现形态,也就是说,“仁”通过“礼”而表现出来。
TOP
368#

是儒家的重要价值观,实质上是孔子所描绘的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要求用道德感化世人、用礼仪规范大家的行为。是儒家设计的政治秩序,大家都克己复礼,则即达到了的境界。,共同构成了儒家价值观的基础,相辅相成,要符合的原则和精神,而则是维持稳定的重要手段。
TOP
369#

不管什么时候,礼的精神在任何场合都不可以缺少。礼无不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素质,也体现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礼,是发自内心的道德的体现。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其礼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举止。可以是一个默默的微笑,也会是也一句贴心的问候;可以是一件保暖的棉袄,也可能是一滴解渴的清泉。但是,礼,绝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形式性的问候。对于“礼”,我们所追求的不应只是一种形式,而应该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只有当内在修养到达一定的境界后,我们的行为才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礼”的规范。所以,我们虽然不能做的那么好,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多一点礼让,多一点宽容,多一句对不起,多一句谢谢,多一句您请,多一句没什么……

TOP
370#

正如楼主所译的“礼的精神是自己谦卑,尊重他人”,礼仪文明起源于人类社会交往之中,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约定俗成的。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礼仪 、讲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西方礼仪专家说,礼仪看上去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让世界成为一个和谐、愉快的地方。学习礼仪首先是个人的需要,因为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个人素质,人人都学习礼仪,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使人际交往获取成功,进而有助于人们所从事得各种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其次,学习礼仪是社会需要,文明的社会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人人重视礼仪,遵守社会公德,注意遵守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准则,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和安定。

TOP
371#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礼的精神是自己谦卑,尊重他人。尊敬,是礼的本原。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礼?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乐?

弘扬礼的内在精神 加强礼文化教育。礼文化的历史考察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素称“礼仪之邦”。几千年来,以亲亲尊尊为特征的礼仪始终贯串于我国历代的施政、刑法和教育之中,成为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它既是形成我国民族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民族重要的传统道德规范。产生于古代社会的礼,无疑同其他传统道德规范一样,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阶级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后者使它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具有超越性和恒久性。这种超越性。恒久性不仅在今天具有现实意义,在将来也将有其内在活力,具有不容忽视的未来价值。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礼是矛盾的统一体、复合体。因此,对于礼,必须下一番梳理、剥离、鉴别、提炼、改造的工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的目的。


TOP
372#

一直以来,礼仪始终贯串于我国历代的施政、刑法和教育之中,成为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它既是形成我国民族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民族重要的传统道德规范。产生于古代社会的礼,无疑同其他传统道德规范一样,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阶级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共同性。而它的普遍性、共同性使它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具有超越性和恒久性。这种恒久性不仅在今天具有现实意义,在将来也将有其内在活力,具有不容忽视的未来价值。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礼是矛盾的统一体、复合体。因此,对于礼,我们也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的目的,这样礼的精神也会更好的传承下去。
TOP
373#

儒家素来重“礼”。就根本而言,儒家认为“礼”是人与动物想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反面而言,“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上》)。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是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更是人基本的德行。人之有精神的仁、义、礼、智“四端”,犹如人之有肉体的双手、双脚“四体”;“礼之端”即“辞让之心”,人如果无“辞让之心”,即“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因此,“礼”便为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礼”是社会交往之道,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和谐社会的建构离不开“礼”。

TOP
374#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春节前夕,家中闲谈、同事对话、电视热议的,多集中在去哪里旅游、预测春晚节目、如何购买年货等话题上。尤其在城市居民观念中,人们早已习惯性地把旅游、娱乐、吃年夜饭看做春节的全部主题,却淡忘了春节还有一个重要主题——祭祖。 有很多人认为,先人在世的时候已经尽孝了,死后就不再有这个必要了。但是,春节祭祖对促进广大同胞实现内在“富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显然的助推作用。对于春节的这一重要主题,不仅不应淡忘,还应广为倡行。

TOP
37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春节前夕,家中闲谈、同事对话、电视热议的,多集中在去哪里旅游、预测春晚节目、如何购买年货等话题上。尤其在城市居民观念中,人们早已习惯性地把旅游、娱乐、吃年夜饭看做春节的全部主题,却淡忘了春节还有一个重要主题——祭祖。 有很多人认为,先人在世的时候已经尽孝了,死后就不再有这个必要了。但是,春节祭祖对促进广大同胞实现内在“富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显然的助推作用。对于春节的这一重要主题,不仅不应淡忘,还应广为倡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