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4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331#

“礼”是用来培养内在的“仁”者之正心 。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TOP
332#

礼是一种规范,周公之礼作乐写《周礼》,目的是为使社会尊卑有序,从而使社会和谐发展。所以古代常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在我们现代社会,礼的实行更多的是出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恭敬、仁爱。这种内心的恭敬外化为良好的礼节。行礼时,内心要怀有仁德之情。因为仁爱是众德之本,有了仁爱,礼才是发自于内心、源自于真情的。

TOP
333#

礼的精神

    在我看来,礼应当成为一种习惯。每当老师下课的时候,我们何不起身向老师鞠躬表达谢意?每当清晨离开家时,我们何不向父母鞠躬说再见?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我们应当把这些当成一种习惯。做一个合乎礼仪规范的人,要学会尊敬他人,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爱的回报。
TOP
334#

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一直是国民所尊崇的。虽然中国古代讲究的某些礼仪于现代有些不符。但不可否认,正是古代的那些繁琐的礼仪成就中国的”礼仪之邦’。遗憾的是现代国人的礼仪相较于过去差了很多。我们现代对于过去的礼存在许多误解,我们并没有认清礼的精神: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因而在传承礼上存在很大问题,理解好礼的精神去真正践行才能使我们“礼仪之邦‘的称号经久不衰。
TOP
335#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礼是统治阶级内部和庶人都受礼的约束。所谓“礼不下庶人”,并非庶人无礼,只是说庶人限于财力、物力和时间,不能备礼,更重要的是贵族和大夫的礼不适用于庶人。

TOP
336#

周朝的“礼乐”制度,在今天仍有延续。比如说,公司里的上下级关系,家庭里的父母子女关系,学校里的师生关系等等。这些关系之间要有一定的尊重,在我看来,这就是改变了的“礼乐制度”。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像是简化了的古代的等级制度,下级对上级要言听计从……
TOP
337#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礼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学习“礼”,但真正践行的却不多。“礼之用,和为贵”我想如果“礼”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

TOP
338#

不由礼之事,非不可行也,行之不能久。人之有礼,忧鱼之有水矣。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TOP
339#

礼就是一种人们约定俗成的规范。它给予人们一种限制,指导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这种规范下,整个社会得以顺利而有序的发展和前进。在中国古代社会,礼是一种封建皇权的象征。一切以维护封建王朝为目的。在这种礼的约束下,人们恪守自己的对于封建王朝的忠诚。而在当今社会,礼则演化成一种准则或者原则。比如道德准则,法律准则等。人们在这种规范之下,进行我们自己的行为,现代社会得以有序进行。

TOP
340#

      礼:“礼”最初所说的应该是人们在固定的场合该有的言行。现在看来,一些外交或官场中也有特定的礼节。但我认为这都不算是真正的礼。做一个讲“礼”的人,并不是说对一个人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表面做的再好,背后捅刀子,这又怎么算真正的礼呢?真正的“礼”,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是出于某人或某物的敬仰而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古人曰:心即理也。我冒昧的认为:礼于心中。

TOP
341#

   真正的礼:现在有一群人,她们出入各种社交场合,熟谙社交法则,被人称为“名媛”。看到这些,我笑了,这算什么名媛。不是挎着LV的就叫名媛。真正的名媛,她们有着良好的礼节教育,不管面对何种地位的人,都会表达同样地尊重。她们会遵守自己的本分,不与浊人为伍,这才是真正的礼。

TOP
342#

“礼”则是仁主导下,善用中庸之道,承认和尊重当时当地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竞争体制和伦理关系所形成的人际地位和作用的差异,因时因地因体制宜,建立起来的应循行为规范;藉以发挥对人类活动的外在约束和制导作用,维护社会性两心(爱心和私心)调谐关系,落实行仁的目的。
TOP
343#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良好的礼仪习惯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能够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从外表上看,礼仪是一种表现或交际形式,从本质上讲,礼仪反映着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关爱之情,所以,真正的礼仪必然源自内心。

TOP
344#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良好的礼仪习惯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能够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从外表上看,礼仪是一种表现或交际形式,从本质上讲,礼仪反映着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关爱之情,所以,真正的礼仪必然源自内心。

TOP
345#

礼学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在当时的鲁国曾以知礼闻名,连执政大臣孟僖子也曾命其二子“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左传·昭公七年》)。孔子自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论语·八佾》,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孔门弟子还记述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文指诗书礼乐,行主要是行礼,亦即执礼。所以司马迁概括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史记·孔子世家》)。礼学无疑是孔子毕生从事的主要课题,也是孔门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