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4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256#

如今,很多国家的法律不断趋于完善,人们对此感到欣慰。但是,于此同时,有没有人想到在这完善的法律背后却反映出人们思想道德的沦丧,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悲哀,一件很小的事如果有思想觉悟并能够相互礼让的话,那就不需要用法律武器来解决了,这也是礼的作用与精神。
TOP
257#

面对社会道德的沦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明哲保身,而是要掀起“改革”的大旗,改变这种不良的风气。首先,我们就该作为典范,改变自己的不足,然后再去改变周围的人,甚至整个城市和整个国家!在社会上普遍宣扬礼的精神。
TOP
258#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程门立雪的故事吧。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在这里,主人公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做“礼”,而且是尊师重教之“礼“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对老师,我们的确应该以礼相待,他们是我们灵魂的建筑师。尊师重教在现代社会更是值得我们推崇。今后我们更是应该凡是以待人出发,发扬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建造一个“礼”的社会。

TOP
259#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程门立雪的故事吧。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在这里,主人公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做“礼”,而且是尊师重教之“礼“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对老师,我们的确应该以礼相待,他们是我们灵魂的建筑师。尊师重教在现代社会更是值得我们推崇。今后我们更是应该凡是以”礼”待人出发,发扬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建造一个“礼”的社会
TOP
260#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由此看来。礼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有了礼的调节,人和人的关系就会变得和谐,社会也会因此而变得安定、和谐!

TOP
261#

礼,一种由内而外表现出的自我修养。不是说你外在对人恭敬内心却不以为然,有时候表里不一是最大的不礼。一个人可以不智,但不能不礼,没有礼的人注定会内心孤寂。没有礼,没有人会长期对你交心,短暂的相处容易,但是,长久的相处还是要以礼相待。

TOP
262#

礼: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作用,提出礼治的口号。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云:“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ersonName ProductID="安" w:st="on">安ersonName>君也”,可见礼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重要工具。“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儒家认为推行礼治即是为政。

TOP
263#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其重要性不言自明。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也经过一个漫长的变更和扩充过程,但它的重要性仍是显而易见的。试想:一个为人处事没有礼节的人愿于他结交的人将会少之又少。

“敬者,礼之本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敬,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和谐的社会才有繁荣的可能;而且对于个人来说,尊敬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他自己的才能才能发挥得更好。因此,由礼的精神就可以知道,礼是多么重要,它的内容或许会随着时代而更新,但其存在的必要性却是不容置疑的。

TOP
264#

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礼?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乐?礼的精神是自己谦卑,尊重他人。我们要懂仁德,懂得自己谦卑,尊重他人!
TOP
265#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即“礼仪之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定。把“礼”放在道德规范之首,表明“礼”已由原来的一种习俗和仪式逐步规范为一种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升华为治国的四大要素之首。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所以说“礼”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占有着重要位置。
TOP
266#

有些人很欣赏“性情中人”,但要看什么场合,如果过分强调个人的性情,我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那这个社会非乱套不可。所以儒家认为,人的性情是要用理智来把握的。

  周公要求执政者懂得尊重人,哪怕是一个小民、是一个鳏寡之人,都不要欺侮他,身份更高的人当然就不用说了。那么,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自身又应该如何处世,怎样才能被他人所尊重呢?也就是说,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成为受他人尊重的人。所以,作为一个政府来讲,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提升人民的道德水准,而不仅仅是要把经济搞好。如果经济上去了,而人的精神面貌非常之差,那这社会是不能进步的。

  道家认为人都不希望别人约束,喜欢放任自流,所以主张“无为而治”。法家认为人都害怕刑法,所以主张一切问题都用“法”来解决。儒家认为,人是有丰富情感的动物,因此,所用的政策都要从顺应人性出发。

  湖北荆门郭店乡曾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楚国的儒家文献,由于是写在竹简上的,所以称为“郭店楚简”。在早期儒学中,孔子的孙子子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相传今本《礼记》里的《中庸》《缁衣》《表记》《坊记》四篇就是他作的。这四篇文章对思想界的影响非常之大,尤其是《中庸》。

  “郭店楚简”里有许多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儒家礼乐思想。例如,其中有一篇说到,圣人治理人民,就一定会顺从“民之道”。为什么呢?他说大禹治水为什么能成功?是因为他遵循了“水之道”;秦人的祖先造父,非常善于养马,这在《史记·秦本纪》里有明确的记载。造父为什么能把马养得很好呢?是因为他懂得“马之道”;周人的祖先叫后稷,种地种得非常好,原因何在呢?是因为他熟知“地之道”。所以,“郭店楚简”说“莫不有道”,就是说,你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了解这个对象它有什么特点、什么规律。“水之道”、“马之道”、“地之道”,都是自然赋予它们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属于今人所说的“客观规律”之类。这种东西你没法抛弃它,而只能顺应它。那么,所谓的“人之道”又是什么呢?“郭店楚简”说,人之道就是人性。人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不教而有的天性。具体来说,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儒家认为,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就一定要尊重、要顺从人的这种“性”。

  人性原本深藏于我们的生命体内,无所偏颇。但是,当外物影响你的时候,你就会做出反应:是喜还是怒?是哀还是乐?等等。性一旦表露出来,就称为“情”了。儒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他人,因为“四海之内,其性一也”,人性是通的。你不喜欢饥饿,就不要让别人饥饿;你不喜欢战争,就不要把别人推入战争。你喜欢的东西老百姓也同样喜欢,所以要“天下同乐”。从商朝的把人不当人,到周公提出要尊重人,再到儒家提出要尊重人性,这是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不仅要把人当人,而且要尊重他的喜怒哀乐,它在思想史上的意义非常不简单。

  说到这里,好像很简单,儒家要求执政者懂得尊重人性,不是已经把问题解决了吗?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前提,只说了一半,而且是非本质的一半。为什么?因为人性它有弱点。人跟动物一样,是从动物界来的,动物性与人性,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许多从动物身上见到的那种不好的动物性,其实在人性上都有,比方说贪婪、残暴、争斗、不守秩序等等,这些东西人身上也有。

  因此,如果过分地强调人性得自天命,过分地强调它的合理性,不许对它有半点限制,那就是将人性等同于动物性。道家就是这样。儒家认为人性不能放纵,人是动物的灵长,人应该对自己的性情有所把握。

  那么,人性要把握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话,叫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人的性情要有一个度,要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样一种境界。《中庸》开头有一句话叫“天命之谓性”,什么叫“性”呢?天赋予你的就叫“性”。《中庸》接着说“率性之谓道”,“率”就是沿着,沿着人性去治理民众,庶几乎就是治民之道了。《中庸》又说:“修道之谓教。”人性有天生的弱点,任何人不可能生下来的时候,他的人性就是不偏不倚,而且一辈子都不偏不倚,这不可能。所以要通过“教”来修正人性,这个教就是教育。而教育的手段就是“礼”和“乐”。《礼记》说“礼缘情而作”,意思是说礼是从人的情感出发来制定的。但礼又是以修正人的情感为目标的,《礼记》里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孔子有一位高足叫做子游,还有一位学生叫做有子。有一天,子游和有子在街上闲步,看到一个小孩跟他父母走丢失了,这小孩就痛哭。这个时候有子就借题发挥了,他对子游说:你看你看,孩子一旦见不到父母了,他那种悲伤,又是跺脚,又是哭,又是喊,人性就应该像这样,不要约束他,让他去发泄。可是在丧礼里面,对于“踊”(就是跳脚)却是有限制的,每次只能跳三次,称为一踊;最多只能三踊。在你踊的时候,旁边会有人告诉你:要节哀。有子说到这里,就诘问子游:“为什么要叫人家节哀呢?父母死了,伤心的程度要比这孩子与父母一时走失严重得多,应该由着孝子去尽性情发泄悲痛嘛,这才是正道。”子游是大儒,识见要比有子高深得多,他听了微微一笑,说“此戎狄之道也”。“戎狄”,是指古代的少数民族,那时文化不太发达,所以还不大懂得礼的要旨。子游接着说:“礼道不然。”“礼道”教育大家不能以死伤身。假如是父母刚死,你不能节哀顺变,悲伤过度,把你哀恸之情尽情地宣泄,结果呢,以死伤身,那边刚死了一个,丧事还没办完,这里又死了人了。这难道是死者愿意看到的吗?所以要节哀,这个“节”,就是节制,“礼”的作用,就是节制你的情感的。

  所以说,这个“礼”是规范你的行为的。

TOP
267#

有些人很欣赏“性情中人”,但要看什么场合,如果过分强调个人的性情,我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那这个社会非乱套不可。所以儒家认为,人的性情是要用理智来把握的。

  周公要求执政者懂得尊重人,哪怕是一个小民、是一个鳏寡之人,都不要欺侮他,身份更高的人当然就不用说了。那么,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自身又应该如何处世,怎样才能被他人所尊重呢?也就是说,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成为受他人尊重的人。所以,作为一个政府来讲,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提升人民的道德水准,而不仅仅是要把经济搞好。如果经济上去了,而人的精神面貌非常之差,那这社会是不能进步的。

  道家认为人都不希望别人约束,喜欢放任自流,所以主张“无为而治”。法家认为人都害怕刑法,所以主张一切问题都用“法”来解决。儒家认为,人是有丰富情感的动物,因此,所用的政策都要从顺应人性出发。

  湖北荆门郭店乡曾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楚国的儒家文献,由于是写在竹简上的,所以称为“郭店楚简”。在早期儒学中,孔子的孙子子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相传今本《礼记》里的《中庸》《缁衣》《表记》《坊记》四篇就是他作的。这四篇文章对思想界的影响非常之大,尤其是《中庸》。

  “郭店楚简”里有许多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儒家礼乐思想。例如,其中有一篇说到,圣人治理人民,就一定会顺从“民之道”。为什么呢?他说大禹治水为什么能成功?是因为他遵循了“水之道”;秦人的祖先造父,非常善于养马,这在《史记·秦本纪》里有明确的记载。造父为什么能把马养得很好呢?是因为他懂得“马之道”;周人的祖先叫后稷,种地种得非常好,原因何在呢?是因为他熟知“地之道”。所以,“郭店楚简”说“莫不有道”,就是说,你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了解这个对象它有什么特点、什么规律。“水之道”、“马之道”、“地之道”,都是自然赋予它们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属于今人所说的“客观规律”之类。这种东西你没法抛弃它,而只能顺应它。那么,所谓的“人之道”又是什么呢?“郭店楚简”说,人之道就是人性。人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不教而有的天性。具体来说,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儒家认为,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就一定要尊重、要顺从人的这种“性”。

  人性原本深藏于我们的生命体内,无所偏颇。但是,当外物影响你的时候,你就会做出反应:是喜还是怒?是哀还是乐?等等。性一旦表露出来,就称为“情”了。儒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他人,因为“四海之内,其性一也”,人性是通的。你不喜欢饥饿,就不要让别人饥饿;你不喜欢战争,就不要把别人推入战争。你喜欢的东西老百姓也同样喜欢,所以要“天下同乐”。从商朝的把人不当人,到周公提出要尊重人,再到儒家提出要尊重人性,这是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不仅要把人当人,而且要尊重他的喜怒哀乐,它在思想史上的意义非常不简单。

  说到这里,好像很简单,儒家要求执政者懂得尊重人性,不是已经把问题解决了吗?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前提,只说了一半,而且是非本质的一半。为什么?因为人性它有弱点。人跟动物一样,是从动物界来的,动物性与人性,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许多从动物身上见到的那种不好的动物性,其实在人性上都有,比方说贪婪、残暴、争斗、不守秩序等等,这些东西人身上也有。

  因此,如果过分地强调人性得自天命,过分地强调它的合理性,不许对它有半点限制,那就是将人性等同于动物性。道家就是这样。儒家认为人性不能放纵,人是动物的灵长,人应该对自己的性情有所把握。

  那么,人性要把握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话,叫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人的性情要有一个度,要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样一种境界。《中庸》开头有一句话叫“天命之谓性”,什么叫“性”呢?天赋予你的就叫“性”。《中庸》接着说“率性之谓道”,“率”就是沿着,沿着人性去治理民众,庶几乎就是治民之道了。《中庸》又说:“修道之谓教。”人性有天生的弱点,任何人不可能生下来的时候,他的人性就是不偏不倚,而且一辈子都不偏不倚,这不可能。所以要通过“教”来修正人性,这个教就是教育。而教育的手段就是“礼”和“乐”。《礼记》说“礼缘情而作”,意思是说礼是从人的情感出发来制定的。但礼又是以修正人的情感为目标的,《礼记》里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孔子有一位高足叫做子游,还有一位学生叫做有子。有一天,子游和有子在街上闲步,看到一个小孩跟他父母走丢失了,这小孩就痛哭。这个时候有子就借题发挥了,他对子游说:你看你看,孩子一旦见不到父母了,他那种悲伤,又是跺脚,又是哭,又是喊,人性就应该像这样,不要约束他,让他去发泄。可是在丧礼里面,对于“踊”(就是跳脚)却是有限制的,每次只能跳三次,称为一踊;最多只能三踊。在你踊的时候,旁边会有人告诉你:要节哀。有子说到这里,就诘问子游:“为什么要叫人家节哀呢?父母死了,伤心的程度要比这孩子与父母一时走失严重得多,应该由着孝子去尽性情发泄悲痛嘛,这才是正道。”子游是大儒,识见要比有子高深得多,他听了微微一笑,说“此戎狄之道也”。“戎狄”,是指古代的少数民族,那时文化不太发达,所以还不大懂得礼的要旨。子游接着说:“礼道不然。”“礼道”教育大家不能以死伤身。假如是父母刚死,你不能节哀顺变,悲伤过度,把你哀恸之情尽情地宣泄,结果呢,以死伤身,那边刚死了一个,丧事还没办完,这里又死了人了。这难道是死者愿意看到的吗?所以要节哀,这个“节”,就是节制,“礼”的作用,就是节制你的情感的。

  所以说,这个“礼”是规范你的行为的。

TOP
268#

礼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人交往我们要讲礼,礼是一种道德的行为规范;欣赏一种事物我
们要有礼,礼是一种审美的行为规范;世间万物讲礼而不杂乱无章,礼是一种有序的行为规范。没有礼,社
会将不复存在,一个人如果没有最起码的礼,他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人。

TOP
269#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共生活就像打满灯光的舞台,每一个人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各种角色,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遵守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礼仪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东西方的礼仪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是礼仪在时间上具有传承性、时代性;但是,由于礼仪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是约定俗成,可以选择的,每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礼仪。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和了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礼仪,也是十分必要的。
TOP
270#

一直对“礼”有错误的理解,认为礼就是指礼仪规范,其实不然,这样定义礼显得十分狭隘,实际上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

不得不说的是,礼在现代社会仍然是举足轻重的,假如我们的社会缺少道德规范,那就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继承发扬礼仪文化,让中国这一礼仪之邦的名字永葆长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