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4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211#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TOP
212#

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作用,提出礼治的口号。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云:“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可见礼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重要工具。“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儒家认为推行礼治即是为政。师服云:“礼以体政”;孔子说:“为国以礼”;晏婴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左传》引君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女叔齐云:“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荀子云:“国之命在礼”。从这些话里可以充分看出礼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国之治乱系于礼之兴废。所以荀子说:“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礼记》云: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结论是:“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
TOP
213#

春秋时代,孔子在肯定周代宗法之礼在“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方面的巨大作用的同时,对“礼”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外在的一举一动,到内在的思想活动、精神诉求,都要用礼来规范。无礼,则无三从四德、男左女右、尊老爱幼、尊师重教。无礼,便没有中国优秀的古老文化,无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无现在高科技的社会。无礼,这个世界变混乱无比。礼,立人,治世、安国。

TOP
214#

《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从小父母就教我们做人要有礼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礼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有着传统的礼仪文化,继承发扬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延续必不可少一部分。所以我们做人要以“礼”为先。

TOP
215#

礼的精神中指出礼是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孔子说:“地位高的人摆架子,在行礼方面对别人不尊重,在举行丧礼中不悲伤与哀愁这样我怎么看得下去?”
在儒家学派来讲就礼是一种社会道德的规范。所以人没了仁德,怎么谈得上有礼的精神?没有了仁德怎么谈得上快乐?
  发扬礼的精神尊重他人,对自己谦卑。
TOP
216#

在传统文化看来,礼是至高无上的自然法则,是自然的总的秩序与规律。是区别人禽族类的外在同样,正因为礼的存在,使得贵者受敬,老者受孝,长者受悌,幼者得到慈爱,贱者得到恩惠。的社会规范,是对个体具有强制性质的群体要求。使得人们的一切情感都合于礼的规范,从而控制和调节人的欲恶之情,以此达到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的井然稳定。
TOP
217#

礼,我们都说中华礼仪之邦,这自古便是,为什么呢?因为礼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里了,从小就接触礼节,好的礼节家长会鼓励,别人会喜欢,我们伴随着“礼”长大,礼已不再是说说而已,礼是一种习惯,一种习惯会成为好的性格,最后它就是一种精神!
TOP
218#

姓名/FONT>曹珊珊  学号:201005002925  班级:新国10-1  学院:传媒学院

礼是发于人性之自然,合于人生之需的行为规范。为什么这么说呢?有无礼节是人与禽兽的差别所在(人性使然),也是人类社会祥和的基础。综观今日,讲礼、识礼者少,故社会秩序乱象常见,各种摩擦、冲突频繁发生,人们相处不仅缺少安全感,甚至有举目皆敌的危机感。
TOP
219#

礼与仁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仁爱、仁德,也就无所谓礼。

正如前文所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契诃夫说:有教养的人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时不去看他。只有懂得尊重他人,才会懂得讲礼。可见,礼的出发点是人格中的那些美好品质。

这大概是一个道理吧,因为尊重,因为心存仁爱、仁德,所以知礼,知礼并守礼。严格遵守各项道德规范,人人循规蹈矩。便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TOP
220#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到道德规范,在我们的生活中,懂得以礼待人,更容易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作为国人,我们当把这这项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TOP
221#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TOP
222#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在“礼”两个方面的属性中,等级制度为“礼”的本质。而伦理道德方面的属性则为等级制度的外在显现。封建礼数实际上是通过向人们灌注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把这些外在于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变为人的内在需求,去束缚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为,把人们变为统治阶梯的忠实奴仆,以达到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封建礼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不二法门。

以礼入法,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法律因此发生了重大的深远的变化,礼成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法律为礼教所支配的局面。古人所谓“明刑弼教”,实质上即以法律制载的力量来维持礼,加强礼的合法性和强制性。礼认为对的,就是法认为合法的;礼所不容许的,也就是法所禁为、所制载的。诚如东汉廷尉陈宠疏中所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明丘濬《大学衍义补》云:“人心违于礼义,然后入于刑法”。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

  “礼”原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说文解字》就说:“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可知,“礼”原来并没有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方面意义,在阶级社会出现后,人类开始有等级之分,宗教祭祀也随之出现了身份的限制和区分,于是,作为宗教祭祀仪态的“礼”便开始具有了社会身份区分的内容。逐渐转化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一种身份制度。

TOP
223#

“礼”指人行为的外在规范和仪式,直接表现于肢体的动作和表情。其源于祭天和祭鬼。其目的就是使人心常存“诚”“敬”,有畏惧之心。古语讲“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个外者之形即是“礼”。“诚”与“礼”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做到“诚”,则不会把外在的“礼”看做是桎梏,反而会感到内心有依托。同时,只有按“礼”的循规蹈矩才会真正使自己的内心达到“诚”与“敬”。程颐一生“举动必由乎礼”,有人对他说:“先生谨于礼四五十年,应甚劳苦”,他回答说:“吾日履安地,何劳何苦?他人日践危地,此乃劳苦也。”可见,“礼”是内在生命与外在生命的谐和统一。
TOP
224#


中国乃礼仪之邦,我们应该时刻记得以礼待人。不要对着忧愁的人表现出快乐,不要对痛哭的人大笑,不要对失意的人夸耀自己。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不应幸灾乐祸,不应雪上加霜。
TOP
225#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要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要有礼貌,注意礼节,这样我们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们才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我们中国的形象也将会因为礼而更加亮丽,清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