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041424344454647 / 4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 [复制链接]

661#

比方说,一张渔网,上面有上万个“目”,就是网眼,数目不可谓不多,可是它们都系联在“纲”上,就是收网用的大绳子,只要把纲举起来,万目就自然张开了,一件裘衣,上面有数十万根狐毛,看似错综复杂但只要提起衣领,它们就自然地理顺了。那么,礼的纲领是什么呢? 是德。所有的礼,都是围绕着德展开的,都是为了弘扬和表彰德而设计的。违背了德的任何仪式,都不能称为礼。因此,抓住了德,就抓住了礼的根本。
德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为了要把它显现出来,就需要有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诚信等等。而这些德目也是抽象的,还需要进一步显现,于是就需要诸多的礼仪,而礼仪却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礼仪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它才是有道德内涵的。贯穿于各种礼仪的原则很多,前人并没有进行集中的归纳。
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以致可以说,没敬就没有礼。许多前贤甚至用它来概括礼的精神。比如《孝经》用一言以蔽之的口气说道: “"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这是从反面来要求。东汉著名学者解释“毋不敬”时说:“礼主敬。”我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你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弟、对配偶、对长上、对,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紧接着又说: “知止而后俞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TOP
662#

礼乐所代表的“序”与“和”,具有普遍性、绝对性、永恒性,因为“序” ( 礼) 是天地之序,“和” ( 乐) 是天地之和,天地不能无序,如无序就会乱,乱也就不和了,所以天地之间无一物无礼乐,就连放椅子也不例外。礼乐所代表的“序”与“和”,具有普遍性、绝对性、永恒性,因为“序” ( 礼) 是天地之序,“和” ( 乐) 是天地之和,天地不能无序,如无序就会乱,乱也就不和了,所以天地之间无一物无礼乐,就连放椅子也不例外。 这就是说,礼乐的实质就是宇宙自然化生万物的根本原理。这就是说,礼乐的实质就是宇宙自然化生万物的根本原理。所以,礼乐的根本原理亦即阴阳之变易,是“生生之谓易”的“天理”。所以,礼乐的根本原理亦即阴阳之变易,是“生生之谓易”的“天理”。 它不是由人安排的,而是天地之道的自然,因此它可以用《中庸》的三句话“不见而彰”、“不动而变”和“无为而成”来概括。它不是由人安排的,而是天地之道的自然,因此它可以用《中庸》的三句话“不见而彰”、“不动而变”和“无为而成”来概括。
TOP
663#

礼因情而制,这五项原则都体现了这一点。礼对自然而发情感的约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规定,是人异于禽兽的关键,其中自有人道在焉。学习和把握礼的原则,我认为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止流于假情虚礼,没有这些原则,只是为形式而形式地学礼践礼,反而会起很坏的作用。比如我对我的老师,心中存有恭敬,则我在老师前的所言所行就都合乎礼的原则。心中不存恭敬,虚执一套古礼,即使学得很精,也算不得真学问,且妨害世道人心。
TOP
664#

一、尊重他人。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之言,畏圣人之言”,这也是要求人们要尊重他人的权威和地位。同时,孔子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要求人们要以“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不要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二、注重仪式感。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君子行礼,不求人之观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在行礼时应该注重内心的真诚和敬意,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表现。这也体现了“礼”的精神,即注重仪式感和礼仪规范。

三、弘扬传统文化。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学而优则仕”,这也是要求人们要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孔子还提出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也是要求人们要遵循“义”的原则来行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TOP
665#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这句话讲述了“礼”和“和”的关系,礼也要以“和”作为原则,可见“和”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之广泛,几乎无处不在,也可以看到“和”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
TOP
666#

孔子十分重视礼仪,但却极力反对形式主义。礼之实质,重内容而轻形式,圣人强调内心和感情要符合礼仪要求。礼的本质在于俭和戚,在礼节上,宁可简朴也不要奢侈;在丧事上,宁可哀戚也不要铺张浪费只讲究排场。我们今天的社会风气与圣人的要求相比真是反其道而行之。
TOP
667#

古代的礼作为与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相适应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起主要作用是规范百姓以此来稳固社会。尽管古代的“礼”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但是“礼”的原则对当今人际交往仍有意义。综上所述,“礼”的原则有以下几点:真诚、简易、克己、适度、和谐。真诚是交往的一个必然要求,交往寻求的是往来,而非一次性关系,而真诚最容易打动人的并且以此作为双方信任的基础,如果没有真诚,那双方之间的关系是不牢固,岌岌可危的。而“简易”,我认为更多的是劝诫不要太注重形式,古代的仪式有从简的趋势,目的为了方便传承和推行。同理可得,繁重的仪式会提高你的交际门槛,很可能会错失潜在的朋友,大家在交往中寻求的应该是最小公约数,也就是能够满足双方交往需求的原则,然后在循序渐进。毕竟大家一开始都是处于互不相识的处境。“克己”的核心是适度,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在交往过程中,自己其实既是交往体又是交往客体,因此双重身份中更要拿捏分寸.和谐则体现了人际交往的最终目标,同时也被纳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大家彼此互爱,友善。
TOP
668#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礼,陈杰思老师所列的五点原则里,我最想谈谈真诚这个原则。
前几年网络流行着这样两句话“人和人之间能不能多一点真诚,少点套路”和“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似乎现在这个社会,真诚越来越难得,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但是我还是仍然相信着真诚是最美好的品质,真诚的人并不是天真,不是愚蠢,而是对这个社会,对人们最大的敬意。
TOP
669#

⼀个⼈的修养涵养,从细微的礼节中就可以看出。孔⼦懂礼,内⼼笃定且⾝形不乱,内⼼⾃信⽽游刃有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个知礼节、懂礼貌之人,要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为己用。要自觉加强学习,常思己身之过、常悟己身之失,并针对性地进行改正,做一个懂礼守节、品行高洁之人。
TOP
670#

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对国家的统治、地方的安定起到了积极作用。礼用来治理国家,安定社会,有利维持秩序,有利子孙后代。
TOP
671#

在古代,礼仪制度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规范和约束,更是一种深层次的道德与价值观的体现。在《礼记》等古籍中记载,礼旨在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塑造人们的道德观念,并强调对长辈、祖先和天地的尊敬。
礼的核心原则深深扎根于其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中。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兄弟姐妹间的和睦相处,是家庭和睦的保障;社会中,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不同等级间的恰当距离与尊重,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所有这些原则都凝聚成一个清晰的目标: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各种等级、规范,古人制定了详细的礼仪制度。比如,如何称呼不同等级的人、如何行礼、如何安排座次等,都有一定的规矩和程序。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实际上是关系到个人品行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问题。只有严格遵守这些礼仪制度,才能确保自己的身份地位和个人品行得到他人的认可。
TOP
672#

关于仁与礼的关系。一方面,孔子强调我们主动去遵循礼乐制度或伦理规范的重要性,所以要讲“克己复礼为仁”,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另一方面;孔子也强调,我们的内心要有真情实感,有自觉、自愿、自律的道德意识,不是别人逼我去做好事,也不是做做样子而已。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没有仁德,拥有礼仪、雅乐又怎样呢。礼本身是体现仁的载体,礼仪制度也需要一些器具或用品,但孔子明确反对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他认为内心的真情实感比外在形式更加重要。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仪,与其奢侈,不如俭约;丧葬,与其办得周全,不如充分表达哀情。这表明了仁比礼更重要,礼的意义取决于仁。
TOP
673#

我们除了从孔子对礼的阐述中得出礼的原则,也可以从阳明的思想中看出礼的原则。
阳明进而指出道德法则不在道德行为对象之中,他举例说:“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这些道德意识都是内心产生的,如果认为理存在于外在事物上,就犯了“义外”的问题。而对于事父事君的一些具体仪节规范,他并没有否认,而是认为这些规范,也即“礼”,其意义本来是伦理精神的外在表现,如果这些仪节本身异化为目的,忘记了首先必须是真实道德情感的表现方式,就本末倒置了。因此他提出“只是有个头脑。”认为学者最重要的是培养真实的道德感情与道德观念,礼仪节目要出自此心才有意义。阳明因此说:“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此心纯乎天理,其发动就能自然合于“理”,也自然能够在具体情况中选择恰当的合“礼”行为方式。因此他要求学者“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TOP
674#

礼仪是增强个人修养、心理安宁的保障,如果人人都以与人为善的动机为人处事,以文明市民的准则来约束自己时,那么,所有的人都会保持愉悦的心情.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一种社会关系,礼仪更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它不仅可以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还可以增加家人之间的情感,使家庭幸福美满
TOP
675#

儒家礼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不仅仅是外在的礼仪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体现。以下是关于儒家礼学的原则与具体内容:

以仁为礼:孔子强调,礼的核心是仁爱。他指出,“人而不仁,如礼何?”即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礼的形式就失去了意义[^2^]。仁爱作为礼的内在精神,要求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以恭、敬、和、俭的态度处世,确保礼节的实施能真正体现内心的尊重和关爱。

克己复礼: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即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遵循礼仪规范,实现仁的道德境界。这一原则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通过自我约束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正名理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正名理论强调在社会和家庭中明确各自的角色与责任,以确保言行一致,社会秩序井然。通过礼的规范,明确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

崇俭去奢:孔子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他认为,礼节仪式应简化,避免铺张浪费,从而体现内心真诚而非表面繁华。这种思想强调礼的本质在于内心的恭敬和庄重,而非物质形式的繁复。

和为贵: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孔子认为,只有当人们遵循礼的规范,但又不拘泥于形式,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通过礼的协调,使不同等级和社会角色的人能够和睦共处,减少冲突。

综上所述,儒家礼学不仅是一套复杂的礼仪体系,更是一种深刻的道德伦理观念。它通过各种礼仪形式,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现代社会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但礼学的核心精神——尊重、仁爱、秩序和和谐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和实践儒家礼学,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构建更加美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