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859606162636465» / 6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礼的价值 [复制链接]

916#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但是随着时间的冲击,很多礼仪的痕迹都已经逐渐消失,但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对我们的生活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礼仪在我国古代的社会交往中,是一种文明的标志,同时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囊括了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每种礼仪都彰显着古人对于人生重要阶段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这些礼仪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有餐桌礼仪:在长辈动完筷子之后,晚辈们才能进行用餐,表示对长辈的一种尊重;在对长辈或者领导进行敬酒时,自己的杯口应该低于长辈的杯口;其次还有职场礼仪,如:在与客户见面是应该握手、微笑等,表示友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还有服饰礼仪,在葬礼场合不应该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在婚礼时尽量穿喜庆的衣服等等,这些场合无不表现出我们在社交之中礼仪的重要性,因此,作为青年人,我们更应该加强对礼仪的学习,并将礼仪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推动中华民族礼仪品质的长久生机。
TOP
917#

在先秦儒家正义思想中,“礼”的含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而变化的。
孔子从道德的角度出发,提出“礼”是立身之本,是道德修养之形式,是追求仁的外在形式。“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孔子认为“礼”还可以作为统治者治国和稳定社会秩序的法则。他认为“礼”从属于“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孟子继承了孔子“礼”为立身之本的思想,并以心性论为依据,指出“礼”本就存在于人的体内,是人的内在属性。孟子还认为“礼”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荀子重礼,在关于礼的多个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的思考,他所想要建立的正义平等的社会是以“礼”为标准的。从个人层面来看,荀子认为“礼”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总纲,是具体渗透到个人生活中的;从社会层面来看,荀子拓展了“礼”的实用性,认为“礼”是礼制、礼法,其在经济、政治、伦理等方面都发挥着制度规范的作用。
TOP
918#

在《论语》一书中有大量关于礼的记载。这些记载涉及礼的方方面面。包括礼的具体形式、行礼的具体场合、行礼人的身分等等。这种种记载展示了礼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从《论语》中,可以看出,礼在信仰方面,有沟通天人、养生送死的价值;在个人修养方面,有变化气质、涵养行为的作用,在社会功能方面,有维持伦理、规范秩序的意义。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它既是一套维持正常社会伦理秩序的制度,又是一个具备温文而雅气质的人所持有的行为规范。同是,礼还是表达意义世界的种种仪式。无论是作为制度和行为规范沟通天人,养生送死,无疑是礼的首要价值。的礼,还是作为仪式的礼,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TOP
919#

礼,起初是为了供奉祖先,祭祀鬼神而创立的仪式,儒家将其以一种生活规范融入到西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和“乐”相辅相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礼乐已经无法适应时代,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淘汰,将原本繁琐的礼节逐渐简化,融入到我们现代生活之中。
TOP
920#

礼并未被完全淘汰,作为一种约束手段,相比于保证最低限度的严苛的法律而言,礼仪更像是一种道德约束,一种最高的,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约束手段,时至今日,礼仪已经不再限于表面之中,而是作为当代的道德约束手段,去以最高标准来约束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行动,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运行。
TOP
921#

礼作为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素质修养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我们平时也要做到守礼待人,用礼来端正自身,约束自己。
TOP
922#

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若说:“礼仪的效用,以和谐自然可贵。古代帝王治理国家之道,最可贵的也在这里。无论大事小事,都无一例外地遵循这一点。有行不通之处,为求得和谐而和谐,不用礼仪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TOP
923#

礼节礼仪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论语》中说: “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如果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真实教海,以礼待人才能以理服人! “孔融让梨” 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 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懂得使别人快乐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由此可见礼的重要性,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礼仪已然成为了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 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我们作为学生,应互相理解、宽容待人。
TOP
924#

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一直用“修身、齐家、治国”的孤标高格来警策和激励自己,其中“修身”是迎来事业辉煌,通向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修身必先养德,而“懂文明、明礼仪”则是修身养德的一个重要途径。2012年,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十二个词,更是将“文明”提高到了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强调的就是“礼”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那么,什么是文明礼仪呢?于国家而言,它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公德水平、社会软实力的体现,是凝聚国民精神的重要法宝;于社会而言,它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于个人而言,它是约束自我、尊敬他人的个人气质与素养的外化。它是展示形象的一面明镜,是改善人际的化雨春风,是创造和谐的三月暖阳,是完善自我的进步阶梯,是立身处世的坚实根基。
TOP
925#

礼,说到底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行为规范。礼之用,和为贵。因为有“礼”的存在,人们才会在各自不同的身份上相互和谐,人类社会也才会和谐。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礼仪,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
TOP
926#

礼者,所以正身也。(《荀子?修身》)即礼是用来端正自身的,在我国古代,就有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在儒家视野里行冠礼不仅意味着一个人生理上的成熟,更是知晓了做人做事的基本礼仪原则,也可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所以冠礼其实也就是在让人端正自身,使其更好发展。
TOP
927#

礼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其实就是规则含义。不论法律还是法规,或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进你们大楼的门禁制度,都属于“礼”的范畴。有规矩才能成方圆,人际关系和谐是人脉的基础,它既是一个人创造人生成就实现人生价值的保证,也是整个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石。
TOP
928#

礼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见面时的问候语,过节时相互祝福送礼等等,礼表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代表着社会文明的程度,使我们文明的象征。而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礼是我们的精华,我们要不断的发扬光大,在日常生活中,在国际舞台上做到举止、谈吐都体现礼构建社会主义礼仪之邦。
TOP
92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礼制,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五礼,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而我稍微熟悉的是祭祀和丧葬之事,因为以前跟着家人参加过一些婚礼什么的,觉得中国的礼节真的是有很大的魅力。每天,我们都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许并没有想过,自己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是否都合乎礼仪规范,这种礼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能把为人处世中的每个细节都处理的非常得体,对于我们的交往有很大好处。
TOP
930#

“礼”可以理解为礼仪礼节,常常作为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和各种由于人身份地位所应该具备的礼仪礼节。以前的“礼”是为了祭祀神灵,而后引申为表达敬意的意思,古代在祭祀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规范,演变为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以此相适应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礼”引申为指这些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礼乐教化也一直是儒家思想的支撑,自古以来,中国都是注重礼节的国家。尊老爱幼,善待亲友,都各有一套礼制。而“礼”经过千年更迭,具体的礼节也在不断更新变化。但其根本还是维系人民团结的纽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