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334353637383940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礼的规范 [复制链接]

571#

这里讲了尊老爱幼、容貌端庄、九思九容、生活礼仪四种礼的规范。这些规范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人们以此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像生活礼仪的规范,描述晚辈与长辈在一些场合同处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强调个人卫生的问题。现在可能有些人在外是光鲜亮丽的,但是其内里可能是个卫生极差的人。老话说细节见人品是有道理的,一个不注重个人卫生的人何以有大能耐。是以,我们应该遵循礼,并以此规范自身。
TOP
572#

礼本质上一种社会秩序规范,周公制定礼乐本意也是要使大小宗各安其分,各守其位,不得僭越,目的是稳固周初脆弱的统治,而随着朝代的更迭,礼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但礼的形式一经确定下来,则必然只会越发繁密细致,尤其对于皇帝来说,婚丧嫁娶的礼仪典范无一不复杂冗长,皇权的至高无上也借此凸显出来,而我们要注意的是,礼为何始终经久不衰,至今依然保有生机与活力,那是因为其不仅是外在的典章需要,更是根植于人的内心之中,人需要通过礼来对人与物赋予价值与意义,经由这种价值意义人才会感知到自己的社会存在,而不是孤立隔绝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仪式感,这种仪式感甚至不需要有实际意义,只是自己的随性所至即可,但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无意义本身也构成了价值的一部分,因为它是与其他有意义对比而显现出来的,简而言之,其就是个人的礼,是自己对自己的开示和展现。
TOP
573#

中国哲学中的礼,即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仪式和规范,是古代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
仪式和礼节的规范:礼在中国哲学中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仪式。这些规范包括了宴会、祭祀、婚嫁、丧葬等各种场合的礼仪规范,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论语》:“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社会等级和秩序的规范: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体现为一种社会等级和秩序的规范。例如,尊卑贵贱、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等等,都是通过礼来维护和体现的社会秩序,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规范:礼在中国哲学中还被视为一种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强调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的准则和原则,如以诚待人、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等。
TOP
574#

为兄之道是友爱,为弟之道是恭敬,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孝道就体现在其中了。将财物看得轻一些,怨恨怎么会产生呢?说话要忍让,怨恨就会消失。讲礼无论是对家庭还是个人都至关重要,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
TOP
575#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TOP
576#

  关于礼,其内容非常丰富。中国古代的礼,是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关系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礼从风俗中提炼而来。礼就是法,违礼就是违法。礼又是一种宗教,古代的礼也是由国家组织和管理的宗教活动。所以,中国宗教史常称其为“国家宗法制宗教”。

中国古代的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称为五礼。两千多年的古代历史,也是五礼的历史。汉族统治者用这个系统,掌管中央政权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用这个系统。甚至民国时期也将当时的礼仪制度都纳入五礼分类中。

无论是从生活中还是从政治领域,礼都有其规范的一整套内容。最近流行的“成人礼”更是风靡一时,不少地区的学校都逐渐重视“成人礼”,也同时起到了复“礼”的作用。
TOP
577#

礼的规范,要求人们在公共场合保持庄重得体,尊重他人,遵循社会公认的礼仪标准。礼的规范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遵守礼的规范,人们能够展现出良好的个人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TOP
578#

本条列举的这些“礼”的规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关乎个人修养,更关乎社会和谐与家庭和睦。这些规范不仅存在于古籍之中,更应当被现代人所传承和践行。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能在公交车上看到年轻人主动为老人让座,或是在社区里看到孩子们帮助老人提重物。这些都是尊老爱幼的具体体现。
容颜端庄不仅是对外在形象的要求,更是内在修养的体现。一个容貌端庄的人,往往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然而,在现代社会,一些人过于追求外在的华丽和时尚,却忽略了内在修养的提升。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注重外在形象的同时,更加注重内在修养的培养,做到内外兼修。
“九思九容”是君子修身养性的重要准则。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逊的态度。比如,在与人交往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是否尊重他人;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冷静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面对诱惑时,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不为所动。这些准则不仅适用于古代社会,更适用于现代社会。
生活礼仪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乎我们的个人形象和社交能力。比如,在用餐时,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吃相是否文雅;在与人交谈时,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辞是否得体;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影响他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我认为,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之,“礼”的规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传承和践行。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和道德修养,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更加优秀、更加有魅力的人。
TOP
579#

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意味着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礼仪、不遵守道德规范,就难以在社会中立足。他主张通过“约之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齐之以礼”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孔子认为,“礼”是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基石,只有每个人都能够自觉遵守礼仪、践行道德规范,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
TOP
580#

“礼的规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它如同一幅精细的织锦,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编织得既有序又和谐。在“礼”的规范下,我们学会了如何恰当地表达情感,如何尊重他人的差异,如何在公共场合展现自己的修养。这些规范,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更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它们让我们在多元与差异中找到共识,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因此,我们应当时刻铭记“礼的规范”,让它们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和内心的指引。
TOP
581#

1、仪容仪表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同时,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2、言谈举止
在用语时,使用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言谈时,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TOP
582#

礼是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之一,我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在《论语》中的含义一、礼制,指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二、礼仪,指具体的礼节仪式。三、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对我们个人来说,最基本的应该是礼貌了。对长辈要有礼貌,对同辈和晚辈也要尊重。而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都十分重视一个人是否有礼仪,礼仪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礼仪让人们可以更和睦地相处,你尊重我,我尊重你,大家何乐而不为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人不太注重自身礼仪方面的精神素质的修养,这还真让人感到遗憾。愿大家都努力加强自身精神素质的修养,不要愧对“礼仪之邦”的赞誉。
TOP
583#

礼是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之一,我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在《论语》中的含义一、礼制,指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二、礼仪,指具体的礼节仪式。三、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对我们个人来说,最基本的应该是礼貌了。对长辈要有礼貌,对同辈和晚辈也要尊重。而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都十分重视一个人是否有礼仪,礼仪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礼仪让人们可以更和睦地相处,你尊重我,我尊重你,大家何乐而不为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人不太注重自身礼仪方面的精神素质的修养,这还真让人感到遗憾。愿大家都努力加强自身精神素质的修养,不要愧对“礼仪之邦”的赞誉。
TOP
584#

“礼”的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首先,“礼”是一种行为准则和社交规范。它规定了人们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时应有的举止、言语和态度。比如在正式的商务场合,着装得体、言行谦逊是“礼”的要求;在家庭中,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也是“礼”的体现。这种规范有助于避免冲突和误解,使社会交往更加顺畅和和谐。
其次,“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遵循“礼”的规范,意味着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友善、礼貌的方式与他人互动。例如主动问候、倾听他人意见、不打断别人说话等,都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营造出相互尊重、友好的社会氛围。
再者,“礼”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模式和预期,使社会成员在共同的规范下行动。当大多数人都遵守“礼”的规范时,社会运转会更加有序,减少混乱和无序的状态。
此外,“礼”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文化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礼仪传统,这些传统承载着历史、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传承和遵循礼仪规范,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延续和独特性。
然而,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礼”的规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和调整。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在继承传统礼仪精华的基础上,赋予“礼”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的来说,“礼”的规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秩序以及传承文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TOP
585#

礼虽然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但他也有具体到生活中的条目。我们在生活中每个小事情中的一举一动都反映出礼。尊老爱幼、容颜端庄、九四九容、生活礼仪等都有着礼数,遵守则为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