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728293031323334»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义的定义 [复制链接]

451#

  谈到义,我总是会想到义气,正义,原则等字眼。可这真的符合义的要求吗?“义者,宜也。”直到看到这句话,我才开始有些明白义的含义。义不是让人守着僵化刻板的原则要求自己和别人,也不是朋友间不明是非的偏袒和妥协。“义者,行而宜之,合于道则谓义。”义,是行动适宜,它不是绝对的概念。相比公平,正义,原则等,适宜一词似乎更多地给予了万事万物回转的余地,这一点也与我们的生活十分贴切。当我们应对棘手的事,一味地去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义气有时并没有好的结果,理智的妥善处理才是君子之道,如果你的坚持并不能为自己甚至他人带来益处,那么这种坚持毫无意义。当然,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原则,但坚守原则也应当做利弊的权衡,想清楚事情的结果,作出决定后便不再畏首畏尾,勇敢地承担后果,这才是义教会我们应当做的。
TOP
452#

传统的义不是正义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也有谈公平正义,然而他所说的公平正义与现代所谈的公平正义又大不相同。《论语》中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① 之说,但是孔子此处所要强调的不是公平,而是各安其份、和平安定。中国古代儒家也有许多养民、富民、爱民的主张,这些主张可以当做一个具体的政策措施,可是都是从统治者出发,而不是从每个个体权利出发的,实质并不是强调公平正义。而古代的“义”则更多的是强调大义、天道,如孟子的舍身取义②思想,这里的义并不是现在所说的正义,而后在中国民间“义”又演化为“义气”,“义气”看似正义,然而为了义气,又可以弃公平正义不顾。
一、重关系
在处理社会关系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根深蒂固的当属关系文化。这种关系文化深入中华民族的骨髓,几千年来传承不息,正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在关系文化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血缘文化了,自商周以来的宗法制至今,血缘文化一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传承不息,并融入了儒家思想之中。从好的一面说,这种文化是有利于团结家族内部,巩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但另一方面,它必然导致亲族内的偏私与庇护,儒家“父子互隐③”之说和民间“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其体现。
其次就是人情文化了,这人情文化说到底也就是一种礼仪文化,想想也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周朝。“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吃人家的手短,拿人家的嘴短”,的送礼文化,又或者“不喝酒,办不成事”的酒桌文化,这自然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腐朽文化之一了。这种种关系文化也就构成了中国社会“拉关系,走后门”等等不正之风的文化根源。而这种靠关系吃饭的文化引起了社会上机会的极其不公平。
二、重等级
中国2000多年以来都存在着等级思想。一方面是皇权、父权、夫权至上的“三纲”思想,这直接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和男女关系在权利上的不平等思想。虽然也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说,然而喊出这个口号之人也不过也是想从贱民变为特权阶层的一部分罢了,始终没有从等级思想中跳出来。在当代中国社会这种不平等思想依然广泛的存在,尤其是重男轻女思想在我国某些思想极其落后的地区依然十分普遍,比如贵州、广东等地。
另一方面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它源于儒家的圣人治国或贤人政治思想,这一思想初看是好的,但是它首先承认了圣贤的存在,并将其与政治挂钩则必然导致官本位思想,即当官成为了人生的最高价值,作为“圣贤”的官员的地位高于一般的人,从而导致了官员和平民权利的不平等,自古就有“民不与官斗”的说法,就是源于其权利的不平等。
同时科举入仕也助长了这一思想,虽然这些制度贯穿了机会平等的原则,但其背后则演化出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社会职业的地位有“士农工商”的不同等级,人们读书也不过是为了当官罢了。这种将政治人物神格化和唯权力主义的官本位思想使得官员权力的过分膨胀,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特权阶层。
三、家天下
    当我们说及公平正义,归根结底,还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问题,而分配的基础实则是根基于所有制的。
中国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④”也就是说天下所有之物都属于君王一人所有,天下的财富于是归与一人,则君王拥有了对天下绝对的处置和分配的权利。而天下臣民所有的财产均是君王所赐。这种“家天下”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的建立。由是推及家庭,则财产归封建家长所有。这种财产的“公有性”这也就导致了个体财产的不确定性,君王可以随意的侵犯平民的生命财产,封建家长可以随意处置家庭成员的财产以及生命。老子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⑤”,即社会在分配时将更多的资源和财富分配给了社会上最有利的人,使得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TOP
453#

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天玄子曾经说:“利人即利己,亏人即亏己,让人即让己,害人即害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正义和利益孰轻孰重,显然看出。
TOP
454#

义的源字是羊在上,下边是人手持戈。上面的羊,有两种解释:持戈的武士,也可以是我的意思。源字的意思就是:为了公平(或信仰)而战斗,对个人则是我为公平(或信仰)而战斗
TOP
455#

“义”的本义是合情、合理、合法。《说文解字》中称:“义,己之威仪也。”段氏注曰:“仪者,度也,今威仪字用之;谊者,人所宜也。”由此可见,义作为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基本含义是威仪、适宜、公平、正义等。义是人们获取财富和名望的基本价值准则,所谓“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以仁为标准,合乎仁则为义,否则就是不义;义以仁为目标,目的在于践行仁。仁是内心之安宅,义是所由之正路。仁发端于“恻隐之心”,由“恻隐”而生“羞恶”,产生道德感,这就是义。义是道德行为“当”与“不当”的试金石。
TOP
456#

义,宜也。所谓“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按照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本会理解成适宜正义,道义,也会理解成义气。所谓人人心中一杆称,符合我们每个人道义的是事情,是也是君子的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人而言,义表现在很多方面。往小了说,不背叛朋友,遵守约定,不破坏规矩;往大了说热爱祖国维护祖国,不做有损祖国母亲的事情,甚至为祖国社会献身,都是我们践行心中那个义字的具体表现。对于社会而言,正义在每个人心中存在邢台和存在方式不论是兄弟之间的所谓两肋插刀的哥们儿义气还是警察,消防员不畏死亡的工作精神风险态度,都是义的体现
TOP
457#

“义”代表着礼乐文明的准则、教条、确定性与基本逻辑,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基本价值观。“礼”因为“义”而存在——“义”是“礼”的实质与根本,“礼”是“义”的表现。一切的礼仪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秩序,都必须以“正当性”、“理”、“责任”、“道义”等为基础。礼(仪)的功能就是为了表达“义”。礼的价值与标准,必须以“义”为基础。
TOP
458#

我认为义就是在你心里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在你道德观引导下的行为就是义。组成很多,善、礼、信这些都是支撑起义的框架。
TOP
459#

一撇,一捺,一点,这就是义。义,它的主要含义当然是义气,这个义的前提是,没有任何利益。“义”,它在于不出卖朋友;不作为被朋友的事;朋友有事不做任何推辞;是关键时候帮你说一句话;是知道你有难处自己四处借钱却难以启口要你还钱;是钱包掏出大把大把钞票心在流血嘴上说“不过如此嘛”;是把你曾经和他说过的某件事情牢记在心念念不忘经常提起。这就是义,但这义的前提是,你要“义”
TOP
460#

义,它的主要含义当然是义气,这个义的前提是,没有任何利益。“义”,它在于不出卖朋友;不作为被朋友的事;朋友有事不做任何推辞;是关键时候帮你说一句话;是知道你有难处自己四处借钱却难以启口要你还钱;是钱包掏出大把大把钞票心在流血嘴上说“不过如此嘛”;是把你曾经和他说过的某件事情牢记在心念念不忘经常提起。这就是义,但这义的前提是,你要“义”。
TOP
461#

儒家对义的定义:义者宜也.是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一个人遵行某些道德,是为了不属于道德的其他考虑,即便他所做的客观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依然是不义.儒家强调“义利之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TOP
462#

什么是义呢?义就是适宜。所谓适宜,就是说要权衡利弊,做一件事必须利大于弊,让这件事涉及到的每个人,都能享有公平的权利。这里说的公平,一方面是指公平享有机会的权利,另一方面是遵循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另外还得有成全他人之心,也就是先人后己的精神。什么叫在行动上适宜呢?那就是符合义的原则,义是先天存在于人心中的,在心中发现了义以后,按照这个规则去行事,就是义。义虽然是先天的存在于人的心中的,但它不是主观的,而是一种客观的东西,是所有人都应当遵循的东西。
TOP
463#

点进来学习之前,我还肤浅地以为“义”指的是哥们义气,想着说些年少轻狂的话撑撑场面;学习了之后深感惭愧。我竟将“义”理解的如此狭隘,“义”指的是合乎道义,指的是公平正义,指的是正直仁爱,哥们义气的“义”格局未免小了些,甚至有些情况下难免变成私利。
TOP
46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义”,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一讲到义,我首先想到的便是抗美援朝战争,如果说义是指符合道德,公平合宜的行为的话,那么奋起反抗,守护国土的行为便是义。在美侵略朝鲜之际。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其中,蕴含了与邻国的情义,更体现了我国倡导仁义的儒家思想。价值取向是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弘扬正义,在国家关系中义利兼顾、以义为先。
TOP
465#

《红楼梦》中的情义: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但我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可说偿还得过他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