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义的价值 [复制链接]

346#

我认为这个义是讲的是要人们的道德观,义与利,在利的面前,人们如何做选择,是先考虑道义而后才考虑个人私利的人是大德,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摆在第一位,把道义放在后头的人则是可耻的。丧失道义的人就不值一提;遵循道义是光荣,背离道义则是耻辱。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如何做到义,首先我们追求必须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做到“取之有道”,既合情又合理。这才是义。
TOP
347#

我们常讲要学做人;要先做人,后做事;要追求做好人,不是只追求做富人贵人;就是要把自己从生物意义上的人,提升为社会意义上的人;使自己摆脱禽兽境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那怎么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呢,我们需要有真确的价值观与是非观。将群体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展现义的精神。
TOP
348#

义是有很重要的价值。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义 ”曾经鼓励了许许多多有志向的人们,为了自己的事业、民族和国家,保持自己的人格,不向恶势力低头。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精神。举个例子,就像抗日战争,如果人人都明哲保身,不知舍身取义,那还有谁抵抗日本,中国早就亡国了。这个问题根本不用讨论,舍身取义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现在提倡人权,要人们重视自己的生命健康,不要为了小义去牺牲,但大义当前,舍身取义是必不可少的。
TOP
349#

  没有道义之心,人们之间变得冷漠无情,一切总为了自己利益,自私自利。
TOP
350#

何谓“义”?我们在许多宗教典籍里看到,上帝、天神、真主都赞叹义人,义人是有道义、有仁义、有情义、有恩义。道德、仁慈、人情、恩德统统具足,就是世间的义人,佛菩萨赞叹,所有宗教众神都赞叹。  六道凡夫也有“义”,但不能称为“大”,只有心遍虚空法界才能称“大”。六道众生的道义、仁义、情义、恩义范围不大,只在他的范围区域之内。佛是“一一国土中,周闻十方刹”,这才真正是大。  何谓道义?“道”,简单讲是自然秩序,绝对不是人为的。儒家讲的伦常大道,伦是伦理,常是五常。伦理是天然的秩序: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不是人创造的,是自然而然,人必须要遵守,这是行道。如果违背了,所谓“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就天下大乱,人要受苦。现代社会确实有许多人不讲道义,所以社会动乱,人人自危,没有安全感。  “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常道,是必需要遵守的规矩,这是道义。
TOP
351#

义的价值就在他的诚信之恒,他的友谊之真!和这样的人交往,你会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会为自己能有这样的朋友所骄傲。
有义的人,一定是一个重感情,讲诚信的人。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为誓言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古时的关羽就是义的代表,他为权势所不动,为艰难所不惧,讲义气,重感情,为世人所流传。
TOP
352#

义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义的公平性的价值,他可以给社会带来稳定,不会因为不均而引发社会问题。其次义也是道义,是正义,他的存在对于社会本身的安定与个人的发展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社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精神追求更加高远。
TOP
353#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但真理在现今社会似乎被扭曲了,很多人认为是懦弱
TOP
354#

春秋孔子时期,儒家提倡仁智礼信,尤以仁为重。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足可见人是渗入寻常百姓的起居。
彼时的孔子“干七十余君而不用”退于周“读史记事而作春秋”。当至儒学大行其道时,义贯彻了一个百姓生活:道理叫公义、情谊叫情义、内涵叫意义、结拜叫结义、造反叫起义......
从某种意义上,义已取代了仁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以义著称的人,本称为义士,受人爱戴、景仰,不管是大义凛然的荆轲还是偷偷摸摸的时迁。
因义发生的事叫义举,必定远近闻名、历史留名,无论是陈胜揭竿还是武松打虎。
以义行事的部队叫义师,受人欢迎、箪食壶浆,或是仁义之师如刘备或是草寇流氓梁山伯。
义,已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判别着当为与不当为的标准。
君不见,至今人们还吟唱着桃园三结义。
TOP
355#

我认为这个义是讲的是要人们的道德观,义与利,在利的面前,人们如何做选择,是先考虑道义而后才考虑个人私利的人是大德,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摆在第一位,把道义放在后头的人则是可耻的。丧失道义的人就不值一提;遵循道义是光荣,背离道义则是耻辱。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如何做到义,首先我们追求必须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做到“取之有道”,既合情又合理。这才是义。
TOP
356#

代替湖北大学詹雨菲回帖:
社会来维持公义的,是道德;国家来维持公义的,是法律。法律由道德而来,但需经合法程序而加以审查检验,因此法律的强制性高于道德,但界限比道德要低一些,我们常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不管是社会公义还是国家公义,都要落实到具体个人的义上。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颗见义勇为的心,例如,见到掉落到水中的小孩,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就他等等,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公义我想自然而然便会达成。实际上,仁为义提供了根本动力、道德支持和判断依据,而义则是行仁的保障,对中国人来说见仁不行则非义。由此,数千年来,多少义愤的仁人志士为了守护仁义,即使前仆后继蹈死也不顾。
TOP
357#

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每天都在追名逐利,他们往往为了利可以忘记道义,甚至忘记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如果遵守道义,那么这个人短时间之内是会蒙受损失的,但是时间会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他会获得足够的利益;如果一个人背弃了义,虽然短时间内会获得利益,但时间一长他终究会失败。
TOP
358#

人对自己私利的渴望是人欲求之表现,而义可谓是对人的欲的抑制,这样才可平衡两者的根本。实际上义利之平衡是人类群体化的需求,也就是说义的价值体现应该是对社会的调和与协调作用。
中国古人的义利观已经彰显出这一本义,如孟子义利观在对君主和百姓的要求上——君王需先对百姓利而后自然得义,百姓先得君王给的利自然会以“尊”守“义”,这样社会就会安定团结,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当然,西方国家也讲义,特别是正义,可以说是其政治社会的核心思想,是民主、公平、法治的指导和集合,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罗尔斯的《正义论》就强调了社会需要补偿性公正,以使社会之人能感觉到社会的正义,协调大家的思想和行为,以达社会稳定的目的。
由此可见,义是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的。但在现今的中国也罢世界其他国,特别是世界性社会的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就更需要一个清晰、全面、有效的价值义利观和配套的行为标准要求了。
TOP
359#

《孟子》有这样一句话: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意思是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信”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但是又不能拘泥于“信”而不知变通,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而通达权变,也就是孟子这里所说的“惟义所在”。义,指公正合宜、合乎正义或公义的道理或举动,这是最基本的不能放弃的东西,也是指导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处事的原则。
TOP
360#


义,指的是“道义”,而不可简单地理解为“义气”,“义气”讲的是个人感情,归根究底还是以个人的利益为准则,而“道义”则不同,它强调的是个人的正直之气。敢于遵守“道义”不仅是正直的表现,同时也是勇气的成分展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