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众所周知,是人的本性。我们无法禁止它的存在,但也不能总是满足它。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深不可测,人们越是想填平它就越是无法达到,因为放进去的东西越多,它的容量就会越大。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小孩子就已经知道要东西了,只要他喜欢的东西,他都会去拿也必须要有,如果得不到,他就会又哭又闹;青年时期,朝气蓬勃,年轻人有梦想有理想,他们奋斗,他们拼搏,为了爱情,为了未来,他们努力;中年时期,人之壮年,这个时候的人们为事业和家庭而东奔西跑,面对着繁花锦簇的社会,有的人开始有了新目标,或者高档车,或者高档房子,或者名誉、地位等等;年迈之时,坐在椅子上回顾往昔,发现一生的追求都奉献给了忙碌,这个时候他们渴求的是儿孙满堂、幸福生活。人的一生,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形式的欲望,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都摆脱不了欲望的诱惑。
在我的认识中:欲望,有好有坏,有高有低。在现在的社会中,生活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并不想这样平平凡凡一辈子,于是他们有了新的追求,新的向往。或名或利。为此,有的人得到了好的结果,例如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教师”的薛跃娥老师,为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为之艰苦付出,最终成为了人人敬仰的优秀教师;而有的人却“一失足成千古恨”,例如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因涉嫌违纪而被查处,罢免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职务。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讲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生是我所想要的,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两个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放弃生而选择义。由此可见,义大于生,这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而匈牙利革命诗人裴多菲于1946年所写的《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为了自由,也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亦是一种人生姿态。生存、爱情,每一个人都渴望长久,但为了个人实现价值,为了“义”却宁愿放弃。
“以义制欲”有它合理性的存在,在义面前,欲望往往会却步。我们可以有小小的欲望,但应该适度,更不能为欲望所控制,否则,就会成为欲望的贪婪者、生活的吝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