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以义制欲 [复制链接]

166#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孔子明确反对见利忘义。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想人格,是儒学关注的中心,克己修身而成就德性,成为其精神追求。为此,孔子一改此前以社会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主张,将是否具有德性作为根本标准,做出了为义利之辨奠定基本精神方向的论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做有德君子而不做只知追求一己私利的小人,正是儒家对人的基本要求。为此,儒家一方面明确提倡“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另一方面也明确反对见利忘义、“放于利而行”。
TOP
167#

这篇文章引用了朱子和董仲舒的观点,探讨了人性中天理和欲望之间的关系,以及限制欲望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幸福的重要性。
朱子指出,人的天理是指遵守道义原则、追求正义的本能,而人的欲望是对于个体需求的追求。他认为,当天理与人欲相冲突时,只有一方胜出,另一方就会退缩。这暗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并提醒人们要在天理和欲望之间做出选择。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进一步阐述了禁欲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人人都放纵欲望,追求个人心愿,将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财富的浪费。他主张通过节制欲望,实现秩序和富裕,同时也强调了度的掌握和适度的重要性。
这些观点提醒我们,人性中存在着天理和欲望两种力量,它们在道德和个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合理的欲望可以激励人们追求进步和改善生活,但过度的放纵会引发社会问题和个人困境。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良知和自律能力,以平衡天理和欲望之间的关系。
评论: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人性中天理和欲望的关系,强调了节制欲望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幸福的重要性。作者引用了朱子和董仲舒的观点,通过他们的思想,提醒读者要在追求个人欲望的同时,不忘天理的约束。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对于道德观念和个人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TOP
168#

"以义制利"是我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之一,体现了儒家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在这一理念中,"义"指的是遵循社会道义、道德规范的行为,而"利"则代表了个人和物质利益。以义制利,就是要在面对道德和利益的选择时,优先考虑道德的因素,用道德原则来约束和引导自己的行为。
在古代,儒家思想家们深刻认识到,人类社会存在着道德与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面对这些冲突时,他们主张应以道德原则来制约个人利益,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味着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不能违背道德原则,要有道德底线。
以义制利的观念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它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强调在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应舍利取义。这种道德至上的人生观,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面临着更多的利益诱惑,但以义制利的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秉持道德原则,做到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TOP
169#

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此话过于片面。欲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放纵或限制我们自身发展的一种意志,相反,欲望还是促进我们行事的良方,是让我们时刻保持思考和集中注意力的激情。但是,如何将难以控制的欲望转化成我们学习生活的激情,必须以义规定行事的准则。惩恶扬善,心中有正义感,欲望方能被驯化,也会被节制。
TOP
170#

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金钱、权色这些都市诱惑我们的不良欲望,但是我们要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当欲望膨胀的时候,我们要去压制,让正气环绕我们而不是一身的铜臭味,所谓“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义理与欲望正是如此。古人曾提出阴阳和谐,如果欲望过满,那自身将会不协调,让欲望来左右我们的人生,这样我们当然不会获得人们的尊敬,所以以义理来节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权钱,如此一个人正气凛然,获得社会认同!
TOP
171#

       以义制欲,可正己身。净心而诚意,针砭时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日课毕,隔牖而视,寒风摧木云不流,“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是也。车且近驿,骤然风驱急雨,无伞而忐忑,姑避雨于棚。见无伞若吾者众,而雨席愈铺卷,遮天漫地,并嘈切瓢泼之声也。一怨偶居吾左,闹声时有压雨之势,侧耳辨之,乃悟琐屑而已矣,曾至于争。彼男义匮性燥,舞拳相向,其妻遂噤声。吾甚哀之,遇人不淑,今且困于雨,长此以往,岂非困于人乎哉?毁夫妇之义,尽百日之恩,仁废道缺,诚义之不知不致也。
TOP
172#

以义制欲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它主张通过理智和道义来控制和约束自己的欲望。当我们面临诱惑和冲动时,我们应该用理智和道义来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洁,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
TOP
173#

“以义制欲”这个标题很引人注意。像其内容所说的,欲望不能彻底灭掉,也不能放纵。这表明欲需要保持中,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义也是如此。过或不及都有弊端。朱子所说的天理与人欲的关系,若按字面意思来理解是:天理胜则人欲退,人欲胜则天理退,二者没有中立的道理。天理胜人欲退时,会导致人们不依从;人欲胜天理退时,会导致人欲放纵。这应该不合朱子的原义,应在朱子的思想中去理解这一句话的意思。
TOP
174#

不克我之私欲,则无以复天理,显现我的本心良知。今人道不行,世人皆以满足私欲为人生之头等大事,而不以先义后利为荣,这是对自己的严重不负责。有多少人因为满足私欲而走向人生的深渊,但私欲却依然不可禁止,何也?行德求后果则德必有所限制,若是利于我,则我求之;若是不利于我,则不求之。而按私欲,最是能利我的。如为了谋生而学习,则我学习,此私欲也,假言命令也。总是要些好处才行,但要是去了私欲,则我良知诈现,必是定言命令也。假言命令求好处,本质上还是为自己做打算,而良知以自己为是,以自己为非。
TOP
175#

欲望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它驱使我们追求满足和快乐;而理智则是我们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冲动和错误。
在欲望与理智之间寻找平衡点,是每个人在成长和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这个平衡点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和满足,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TOP
176#

“以义制欲”,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智慧箴言。在欲望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被贪婪与私欲所吞噬。然而,若能以道义为尺,衡量并约束自己的欲望,便能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这不仅是对自我修养的提升,更是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贡献。让我们铭记“以义制欲”的教诲,在追求幸福与满足的同时,不忘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美好、公正的世界。
TOP
177#

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欲望。但如果不加控制则会酿成悲剧。义可以控制欲望,可以约束自我,成就自我。当然二者需要达成一个稳定的平衡,以维持一个完整的人类的实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