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4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复制链接]

76#

要义还是要利,这是一个讨论了很多年的问题,但是归结到底,我认为利与义是可以兼得的,义是一个人得利的前提,不义之利,那不叫利,那叫害。没有了义的利,无疑是会让自己的未来变的更加艰难的害。真正的义士,是懂得如何去获得有利又有义的利的人!
TOP
77#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友人对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病,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整个军队回去了,全城因而得以保全。舍利取义,是让所有人都能受益的壮举,看似是本身的失去,其实是一种无法计量的收获!
TOP
78#

“义”是指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正义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义”的范畴包括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人权意识、法治精神、公民意识六个方面。“利”则是指个人的利益、精神的利益、物质利益等。

在汉朝刘向《新序 义勇》中曾有记载:“义死不避斧铖之诛,义穷不受轩冕之荣 ”。为正义而死,不躲避诛杀;因正义而困顿,不接受高官殊荣。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为国家、民族的荣辱,而把个人生死了、利益置之度外的英雄。三国时的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情,“白帝城托孤”之义,誓要完成刘备匡复汉室之遗言。他明知刘禅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后主,但他还是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不断的招揽贤士以扩充蜀国力量,直到死去…….宋朝的岳飞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报效祖国,为百姓做事,于是便在他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字样。宋朝在当时已经由盛转衰,朝中内讧,结党朋羽,朝廷外有少数民族的入侵。岳飞作为一名武将,都在为宋朝南征北战,当时的皇帝由于受到奸臣唆使,将岳飞一族含恨而死。在近代解放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不少的仁人义士,为了中国的和平解放,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依然将“利”弃之。他们是君子所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舍利取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美德,而不是将其弃之。

TOP
79#

利益有很多种,凡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取之;凡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弃之。很多人在见到利益是就会争着去做,见到合乎道义的事却互相谦让,自己做错了还不想承认,甚至有的人还要把自己的错误诬陷给别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者也。也就是说,正义与利益是人们共同需要的,若利与义二者相冲突,在谋取正当利益时,只有舍弃利益才能获得正义,从而,促进自身进步。

      当我们站在十字路口是,必然面临着取舍,要么往东,要么往西,总之必须要做出选择。每样东西,只有懂得舍弃,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待人交友“与人为善”、“信守诺言”;我们跟朋友相交都是义字当先,懂得跟朋友分享自己的一切, 如果你存有私心,朋友也不会真心的跟你相处。

       正因为现在的社会很复杂,作为新世纪的人才,我们才更要大力倡导“义”的精神,养成中华民族见义勇为,重视整体利益的民族品格。

TOP
80#

财富衡量的只能是物质的价值,而精神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所以在学习做人之道时,要深知仁义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做样子给别人看而学习。

TOP
8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义”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 之一,“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标准的核心。

在这个利益为重的社会,如果没有一点崇高的思想境界,要做到舍利取义,克己奉公,还真是不太容易。但是,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义”的心,那么舍利取义就不会远了。正如义乌的何德兴同志就做到了。他用朴素的语言和切实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气节,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树立起了一个基层干部的人生标杆。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民族,以服务大家、服务人民为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思想,相信大家不会忘记。把人民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呵护的,人民一定不会忘记他,何德兴就是其中的一位。

让我们怀着同样的心向何德兴同志学习吧!

TOP
82#

舍利取义,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吾以此实义之养生人大于利而厚于财也。”不止一次在强调,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否则在富有,在劳心劳力,内心也是空空如也,不会感到幸福。为利,不择手段,甚至泯灭良知者,大有人在,但我相信多行不义必自毙!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尤是“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弛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TOP
83#

字古祖先都很看重义,对于义他们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也有小人把钱财视作生命。有君子甘愿不为五斗米折腰,抛弃官场,甘愿做一个隐士,而也有小人用尽手段和心机,背弃仁义道德爬到高官位置,为的只是贪享荣华富贵。对于这些小人行径不仅是古人会执笔唾骂,现代人也不能容忍。可是对于脑袋进化得相对先进的现代人却仍然存在着卑鄙的小人行径,而且这种状况是越演越烈。遭受迫害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丧心病狂到连出生不久的婴儿也要迫害。毒奶粉事件就是一列,还有卖海洛因者有些甚至为了藏海洛因而把婴儿弄死把海洛因放在婴儿肚子里。这些人为了利益,甚至到了抓狂的地步。在现代人看来,义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人们眼里已经只剩权利和金钱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30 16:40:25编辑过]

TOP
84#

舍利取义的例子有很多。

像“火箭之父”钱学森,他以他的聪敏过人的资质到了美国并参与机密性的会议,但他的爱国之心并没有磨灭,在经历了无数的阻挠和精神侮辱下,他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为了回到祖国的怀抱,他甘愿放弃高官厚禄,即使受到无数困难也要回到祖国,这是一名爱国者的价值追求。他把舍利取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TOP
85#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热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TOP
86#

利与义,这是一对相矛盾的事物,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无法调和的矛盾,人在面对利与义的抉择时,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选择的不同,则是自身品行的原因,汉奸在面对生存利益与民族大义的选择前,也是艰难抉择,谁都想两全其美,但事实如此,只能选其一时,汉奸选择了前者,舍弃了大义,而千古留名的英雄却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大义。

在利与义的选择面前,还不能深明大义的人,便是朱熹所言:“此便是无克己功夫。”所以在学习做人之道时,要深知仁义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做样子给别人看而学习。

TOP
87#

[原创]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利与义的取舍,但二者是不可能同时兼得的,因为他们天生就是一对矛盾体。


勇者无敌的张正祥


是这位中国年老的环保大使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2002年深秋,当张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矿场拍照取证时,矿主的保镖开着车就向他直冲过来,张正祥当即晕倒在地。两个小时后,一场大雨把他浇醒。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


面对这些付出,他并没有要求得到什么物质利益,而是追求一份精神安慰,为的就是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不愿让它受到严重的破坏,使人类居住在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中。


无私奉献的丛飞


是这位爱心大使丛飞用大部分演出收入拯救了一个个孤伤的离魂,他大量的做着助学、助残、救灾等慈善事业,而年仅36岁的他竟被癌症击倒,在最后还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履行他最后的爱心之举,为活着的人留下光明,他捐献的眼角膜也使4名眼疾患者受益。


对于钱,他看的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精神的价值,那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他是一位有着高尚品德上人,我深深地敬重和佩服他。


当我们面对这些时,也应当把利与义取舍好,这样才会有道义,才会让我们的精神利益得到满足,才会让我们的生命活得更有价值。

TOP
88#

每个人在利和义面前都会很难做出选择、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义的、在当今的社会、义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觉得在当今的社会、趋向于利的人比较多、见利忘义的人也比较多、有些人会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一切、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事、这对整个社会及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不利的、

TOP
89#

趋利和利己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不需要别人去教也会掌握的,如果有人还要去强调利己,那将是一件极其搞笑的事情,无异于雨中浇花,只会把花儿弄得更糟,而且浪费水资源。趋义和利他才是人的社会属性,是必须要有人去教的。
TOP
90#

见义勇为,《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最早出现于《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宋史。欧阳修传》中载有:“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气自若也”。在我国古代,见义勇为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道德标准。时至今日,无论在何种制度下,见义勇为依然是整个社会倡导的一种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

    在通常对“见义勇为”的定义中,各地对此的定义有着各自标准。但这种行为通常是指: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到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挺身而出的一种积极救助的行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