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4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复制链接]

406#

义死不避斧钺之诛,义穷不受軒冕之荣,虽然对这句话很陌生,我的知识层面太狭隘,但是初遇这句至理箴言真令我感动。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古代先贤的思想品德也许穷尽一生亦无法探索而尽,但是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奋斗,为“大同社会”而奋斗。
TOP
407#

舍小我而保大我。从始至终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津大爆炸时不回头的消防员们,一个个舍弃了自己的利益的无名英雄们,都是在以身体以至生命诠释舍利取义的重要性。
TOP
408#

利义之间的取舍一直千百年来困扰着人们。人们常说君子取义,小人取利。但利义之间的纠葛真的就是这么简单吗?难道舍利取义就一定是对的吗?我觉得并不尽然。更多的是要看利之于个人还是集体。义之于个人或群体。两者之间哪一种的牺牲能换来更大的收获才是重要的。舍己之义为集体之利亦是大义,最重要的是要做到问心无愧。
TOP
409#

舍利取义
成语来源于古文: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欲亲赍 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译文为:
罗一峰先生,名字叫罗伦,以举人的身份去参赴考试.奴仆在路上捡着一个金镯.走到第5天的时候 罗伦担心旅费不够,奴仆说:"不用担心,我先前在经过山东的某个地方捡到一个金镯,可以典当成旅费."先生很生气,要亲自还给失主.奴仆磕头劝阻,而且板了手指,算了算日程说:"往返必定耽误了考试的日子,不可以(这样)."罗生说:"这肯定是女婢或者是哪个仆人遗失的,万一主人拷打询问,并且因此而导致死亡,是谁的责任呢?我宁愿不去参赴考试,不忍心让人死于非命啊."终于寻到失主的家,原来是因为女主人遗落在洗脸盆,而奴婢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女主人怀疑是奴婢偷的,用鞭子鞭打她到流血,奴婢几次寻死.丈夫又怀疑妻子有私情,辱骂不停,妻子愤怒而上吊自杀,多依靠他人相救. 罗生到了,把镯子给了主人,全家都很感激.(先生)急急忙忙赶到京城,考试的期限就快到了,慌慌张张交了试卷,竟然中了状元。
TOP
410#

义和利,从来就是孪生兄弟根本不应该选其中之一。利者无义不立,义者无利不行。见利忘义者,像过街老鼠,至少良心会留下永久的阴影,活得有没意义’,诚信为营业之本,因利而忘义,缺乏诚信,就算获得了利益,良心也过的去了,他的利益能长久吗?
TOP
41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可见义字之重并对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产生重要作用 从小我们被教育要讲义气 其实这种义气是狭隘的 更深层次的义气应该体现在为了成全大局而把自身利益放到一边 上升到整个社会层面
TOP
412#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可见,君子与小人有时候乃是一字之差。就看他们是如何舍取义与利了。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度之宜也,不因小利而滥取不义之财物。见到利益时,始终以义为度量衡,懂得义远大于利,懂大义,舍小财,才会成为大义之人。
TOP
413#

        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为集体考虑的,也有纯粹为个人的,而这些各种各样的欲望,有些是造福公众的,为可取之欲;有些则是与社会规则相悖的,为不可取之欲。对欲望的满足就是对利益的追求,利益有交互性、复杂性,所以难免会和道德准则发生矛盾,因此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义利的十字路口徘徊。在日常生活中,义和利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穷民鄙人;也无论你是高风亮节,还是道德败坏,我们都需要思考义和利的关系,并按照我们心中认为的义利关系行事。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推崇的是“舍利取义”的价值观。《论语》里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中国社会里的理想人格,为君子者,必是认为义重于利;重利轻义的则被我们称之为小人,是为我们不耻的。但是想要拥有如君子那样的品性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在利益的蛊惑下我们很容易越过道德的底线背信弃义。正如孟子在《告子上》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中所谓的“生”就是一种利益,生命于我们而言是宝贵的,义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当生和义产生冲突“两者不可得兼”时,孟子主张的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面对义利的冲突时,我们是如此地难以抉择,正因为如此,那些舍利取义、弘扬大义的人总是被我们铭记赞扬;而那些见利忘义、贪图私欲的人却会被我们唾弃鄙视。
TOP
414#

        物欲横流多诱惑,道德大义在心中,污欲良善总相逢,利义抉择选其后。面对义利的冲突我们是如此地难以抉择,但是人生就是不停地去选择、去取舍。人生的长度和价值不是由生命的长短来决定,而是根据其思想的力量来决定。取利之人的路途虽然平坦,但却短暂;取义之人的路途虽然坎坷,但却绵长。历史上见利忘义的小人虽多,但也不乏流传千古的舍利取义之人。
        爱国诗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被俘之后宁死不屈,面对敌人的招降和威胁,选择了慷慨赴义,他为我们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拳拳爱国之心;维新志士谭嗣同不惧生命危险,抨击当权者的腐败,积极参加戊戌变法,后不幸变法失败英勇就义,他为我们留下的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铮铮之音;在抵抗外辱抗日战争时期,更有数不清的革命烈士,他们意志坚定,革命之心绝不动摇,涌现了一大批像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这样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从容赴义的英雄。将目光拉回到近代,越来越多的感动中国人物让我们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虽然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见利忘义之人,行着损人利己之事,但是至少,我们自己可以在优秀道德品质之人的指引下,以心中的大义为原则,努力做到不为欲望所控制,不为利益所蛊惑。
TOP
41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句话真的是耳熟能详了,还记得看新闻说起有一位餐馆店主,看冬日里清洁工做活很辛苦,主动提出每天免费提供热乎馒头,来给清洁工补充能量。从商人的角度看,他是吃亏的,但面对金钱,真正的君子懂得如何合理的利用。
TOP
416#

有时候我们都会面临一个难题:舍利还是舍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今天,我们虽然不需要做出舍生取义这样崇高的行为,却也应该做到舍利取义,利益可以舍弃,但道义却不不可不遵守。比如我们拾金不昧就是一种舍利取义的行为,我们某些时候也该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将利益看淡一些,做到问心无愧。
TOP
417#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在千年以前,先贤们就已经就义与利的问题给了我们很明确的回答了,只是在现代社会,随着我们面前的诱惑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人会迷失自我。但是我们也应该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怀有对美好的憧憬和追求,我们的民族从来就不缺少对义的追求。
TOP
41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就是,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利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个人利益,也有整体利益;有眼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以上各种利益,凡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取之;凡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弃之。这种“义”正是我们现在所欠缺的。
TOP
419#

春秋战国的刺客精神就是舍利取义的代表,以刺客豫让为例,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不惜”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令人动容。
到了现代,董存瑞、江姐等抗日英雄,无不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民族大义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令人敬佩。
TOP
420#

“失仁而后义”,千年老子所留下的这句话,究竟是为何呢?众所周知,仁爱之人,做事是没有任何意图的,是发自自己本心的,当然,说是本心,或许就有欲望的成分掺杂其中了,大概,更接近是本能吧,正因为如此,才会把事情做的很好。失仁而后义,则说明相比较持仁之人,行义之人则有个人的感情在里边了,会计较个人的得失,又或是会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既然发现了问题,那我们就应该着手解决。在行义之时,由于不纯粹的动机,可能会让事情不向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然后愈演愈烈,最终则是一团糟。不仅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更是费力不讨好。怪不得老子会发出“失仁而后义”的感慨了。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就是幸福的人。在你周围,友谊的光辉普照,你真心付出的,虽然你并不乞求回报,但你的确会因你的善行得到更多真心的反馈,你会因此而被众人所爱,生活在爱的平实,亲切之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