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4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复制链接]

21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专业:10文秘

学号:10311043

姓名:杨利靥

电话:18787131304

日期:2011-3-21

二、义

(一)舍利取义

利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个人利益,也有整体利益;有眼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我个人认为,每个人得生命都是很重要的,正义也是重要的,但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生命而求取正义。堵塞住物质欲望的道路,才能够打开道义之门;放下肩上世俗的东西,才能够挑起圣贤的重担。

TOP
212#

废的
TOP
213#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杨东平

学号:10311003

时间:2011316

电话:15198886443

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有山河国破情况下的凛然大义,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那是一种何等的壮怀激烈,悲怆豪迈!!!在生与死的抉择之间,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舍生取义。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光辉的民族大义。
也有普通人的朋友之义,如一曲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这是一种知音之义。

TOP
214#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FONT>黄杰

学号:10311036

时间:2011317

电话:1509666941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利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个人利益,也有整体利益;有眼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以上各种利益,凡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取之;凡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弃之。当今世界的人很多都是只看重利益的,很少会有舍生取义的了,利益面前很都人都不能把握好自己,舍生而取义者也。

TOP
215#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冯小娟

学号:10311013

时间:201141

电话:15198886131

卷二

一、义

                            舍利取义

利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个人利益,也有整体利益;有眼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以上各种利益,凡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取之;凡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弃之。

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鱼是我所需要的,熊掌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生命而求取正义。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但如果我所需要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不苟且偷生;死亡本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死亡的东西,所以有的祸患就不躲避。

为正义而死,不躲避诛杀;因正义而困顿,不接受高官殊荣。

见到利益就互相谦让,见到合乎道义的事就争着去做,有了错误就争着改正。君子求学,在于获取正道;小人求学,在于追求利益。

堵塞住物质欲望的道路,才能够打开道义之门;放下肩上世俗的东西,才能够挑起圣贤的重担。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我们选择了利就要舍弃义,选择了义就要舍弃利,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兼得,要想得到回报就必须付出代价。

TOP
216#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中国古代先贤对人生价值取向的一种评判,影响甚远,不仅仅体现在中国,这样的一种“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更是传到了国外。近日日本京东大地震,“福岛五十死士”的涌现正是在“舍生取义”的力量感召下,做出了让世人敬佩的举动。然而反思中国,作为这种思想的诞生地,现在却远远不及当年的学生,这是值得深思的。

[em01]
TOP
217#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最早提出了的是《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右国颂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其基本含义是指一种美德。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仁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谱写着不同的义,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宁死不降的史可法阐释的民族大义;俞伯牙和钟子期昭示的知音之义;桃园三结义述说的兄弟之义。

      然而时至今时,丰富的物质带给我们的是义的沦丧,君不见公汽上的小偷猖獗,市场上食品问题频出,舍生取义者少之,见利忘义者云集,道德沦丧至此,究其原因是因为监管不力,法律不健全。笔者以为我国应该制定完善的法律,让正义得到发扬,丑恶得到压制。
TOP
218#

利与义,这是一对相矛盾的事物,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无法调和的矛盾,人在面对利与义的抉择时,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选择的不同,则是自身品行的原因,汉奸在面对生存利益与民族大义的选择前,也是艰难抉择,谁都想两全其美,但事实如此,只能选其一时,汉奸选择了前者,舍弃了大义,而千古留名的英雄却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大义。

对于我们学生:读书要明确目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是为己,为义,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一是为人,为利,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只能选择前者,这是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TOP
219#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绕梅

学号:10311023

时间:2011410

电话:15288264344

卷二、义

十、舍利取义

利,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利益;有个人的利益,也有整体的利益;有眼前的短暂利益,也有长远的持久利益。以上所述的各种利益,凡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取之;凡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弃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前人就早已明白透彻的理,那今天的我们就更需要去明白、去践行。一个真正的君子不是自私自利的的人,而是能够更多考虑他人利益及整体利益的人。相反,如果你考虑的仅仅是自己,那就是唯利是图的小人表现。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小人只认识到利,而君子认识到则是义。

有头脑又有远见的人,他们懂得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在鱼与熊掌的选择中能做出明智而确切的决定,可以在去与舍之间做到权衡。两者于我们而言都具有诱惑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我们做出明确决定。当我们面临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权衡两者间的轻重,继而做出决定。虽然我们厌恶死亡,若有另一种是比死更让我们厌恶的,那我们就会选择避开更厌恶的东西。这样的道理就让我们明白在抉择中要弃其轻取其重。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避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TOP
220#

舍生取义

利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个人利益,也有整体利益;有眼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有的人如果不符合正义,不符正道,即使一根小草也不随便交给人,不随便从别人那里取得,又爱好荣誉厌恶耻辱,爱好利益厌恶灾害的人,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不可取,我们应面对购物不要苟且逃避。如果不是属于我们的东西,即使是一根毫毛也能去捞取。正如宁可正直而受损,也不屈膝而保全;宁可干渴而死,也不愿喝盗泉之水;宁可清廉地过着盆苦生活,也不能不义而富,这使是有义之人,值得我们学习

生命本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来的,如果这两样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生命而求取正义,因为我所需要的还有超过我生命的东西,而决不能苟且偷生,堵塞住物质欲望的道路,才能够打开道义之门,人有正义,虽然贫穷但能快乐,而不讲正义的人,虽然富有却不能保护自己。若想要利益,必须考虑其中的害处;而想要成功,必须考虑有失败的可能。

舍利取义,就是因为国而念家,因为公而念私,当利益在自己一人身上,就不要谋取;当利益在天下人身上,就要谋取;当利益在眼前一时,就不要谋取;

TOP
221#

,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为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被人们一致认为有益于人类的事情,你去做了,你就是“正直”的,确切的说,正直就是在某种恶性极端的状况下,你挺身而出,舍身取义,就是“正直”.正直意味着自觉自愿地服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正直的核心……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你确认是错误的东西。 能保有着高贵与正直,即使在财富地位上没有大收获,内心也是快乐和满足的。 —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欺的性格,无论在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  人类之所以充满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似乎对正直具有一种近于本能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 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的影响力。 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正轨。
TOP
222#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级文秘



姓名:黄杰



学号:10311036



时间:2011317



电话:15096669415







卷二

十·舍身取义          

鱼是我所需要的,熊掌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生命而求取正义。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但如果我所需要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不苟且偷生;死亡本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东西,所以有的祸患就不躲避。面对诱惑和暴力,是否还能站得住自己原来的立场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这个立场就是讲道义的,自古舍生取义者居多,我们冠以他们极高的荣誉。可是有一些人会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那是不明智之举,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认为有不同的观点是好的,但是这也说明了一部分人对于?“义”已经不是那么注重了。也说明了“义”正从我们的文明中慢慢淡化。所以我们要重新拾起“义”这种精神,将我们的优秀文化延续下去在人生道路上,每走一步都会有所取舍。有的人走这边,那是为了义,有的人走那边,却是为了利。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利益会引着人往自私的道路上走,自私的同时往往也在损害别人的利益。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像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所说:“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这样的境界可以说是舍利取义啊!



所以读书要明确目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是为己,为义,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一是为人,为利,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只能选择前者,这是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4 10:40:06编辑过]

TOP
223#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姓名:杨利靥

学号:10311043

时间:2011417

电话:18787131304

卷二

十、舍利取义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TOP
224#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级文秘

姓名:陈平安

学号:10311032

时间: 2011年4月17日

电话:13529299757

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说人要以天下大义为重,在不可兼得时,宁可舍生而取义。古人尚且认识如此,何况我们呢!
  舍生取义,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正义事业舍生取义。从茹毡饮雪的苏武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闻一多,许许多多的英雄一直为世人所景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首正气歌问世以来,一直回荡在人们心中,与史册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诗句交相辉映。就是在当今经济大潮汹涌的改革年代,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去年抗洪救灾中,有多少解放军战士为了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奋力拼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舍生取义者,无不受人敬重受人爱戴。舍生取义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他们身虽死而神长存。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些英雄的身躯虽然倒下了,但英魂长在。
  相反,如果为了自己活着,去伤害别人的利益,甚至为一己之利而卖国祸民,那么他们将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长跪在岳坟前的秦桧夫妇就是典型的例子。

TOP
225#

klk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富毅



学号:10311021



时间:2011年4月18日



电话:15288468807






卷二



一、义越何为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棕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 “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资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出售他人特别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



其实,“义”即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正义精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8 14:02:50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