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七、仁智统一 [复制链接]

31#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智”是实现“仁”的必要前提。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

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

TOP
32#

儒家之“仁”既是为人之本,也是为人之术、为人之智。

“仁”具有人道主义、平等意识、人的自觉之价值。“仁”作为为人之术,是事业成功的法宝,要点是物质帮助、情感吸引、人格尊重。“仁”者之智,在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真心利人而最终利己。

“仁智统一”是儒家哲学和伦理学的原有之意,但对它较早做出系统阐释的是冯契先生。从理想人格培养的角度探讨了孔子的仁智统一思想,揭示了仁智统一学说的源头。仁智统一思想最早体现在孔子的“仁学”中,它的第一层的含义是合情,第二层含义是合理,因此,仁智统一实际是情与理的统一,既合理又合情。

TOP
33#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是孔子的人道观的核心。由学到知,由知到智,再到仁智统一。 在孔子看来,人是靠学、问、思而得知的;从伦理道德价值定位而言,有了知识,才可以将知识上升为智慧,即“知识产生美德”逐步实现个体的理想人格。无知而愚昧的人是不能达到真正的仁的。。《论语》一书中,孔子有多处是将“仁”与“智”(知)并举。“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知者不惑,仁者无忧。”(《论语·子罕》)“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对此儒家学派用“仁且智”来称道孔子的人格。“爱人”主要强调人们要用爱心对待别人,这可以说是“仁”的实质内容,也是其精髓所在。而“知人”主要强调要善于鉴别人,即人所具有的道德理性和认识能力,更确切地说就是对“仁”的理性自觉。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向着“仁”,“智”的目标完善自己。
TOP
34#

仁爱的实质在于尊敬父母双亲;道义的实质在于尊敬兄长;智慧的本质在于明白前二者并坚持去做。

仁德,是用来爱人类的;智慧,是用来除去对人类有危害的东西的。

所以,仁智要统一,不能分离。
TOP
35#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TOP
36#

仁做为中国遗留千年的美德得到了不断的批评继承,

在古代,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佛,道三家根据各自的社会理想和人生抱负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理想人格,儒家的君子之风,佛家的四达皆空和戒,定,慧三学以及道家的无为而制,我们先撇开其中的封建思想和消极因素不谈,这些理想人格都闪烁着仁的美德,智是一种很高的智慧和智谋,但我们要看清楚它的本质,它是一把双刃剑,一定要使其发挥好,形成第一生产力,而不是第一破坏力!

“仁”是价值观上的原动力,人们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将看的更远,有了这种以仁为主的成才理念,我想我们真的会把人才演绎的更加完美!有了这种以仁为主的价值观,我想人才才真正称的上时理想人才啊!

TOP
37#

从孔孟关于仁的教诲来看,仁的原初经验是亲情,是孝悌。然而,过分重感情,忽视其他事情,往往会产生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依靠聪明才智得到,用仁德之义守住,并遵循规律、法度理智地助其发展,才能将仁与德很好的结合起来!

仁德之说,关乎己身,关乎他人,关乎小家,也关乎大家,关乎社会,同时更加关乎自然,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对待这些方面的时候都能够将理智与仁德仁义好好把握,那我们的环境必然大好一片!!!

TOP
38#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仁智统一,定能大有作为。

TOP
39#

很多人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这种说法不正确。“仁者”可以见到仁的一面,“智者”可以见到智的一面,说明事物既表现出了仁又表现出了智,那么你为什么不能既见仁又见智呢?仁与智不能共见,这只能说明自己的思想认识片面和狭隘,不能够全面正确的认识事物。仁与智本都是人类兼而有之的基本天性,就象每个人都会有情感和幻想也都有聪明和智慧一样,这些都是人类所具备的基本因素。

TOP
40#

孔子把“仁”和“智”是统一的,孔子说:“仁爱的实质在于敬爱父母双亲;道义的实质源于尊敬兄长;智慧的本质就在于明白前二者并坚持去做。”这体现了孔子“仁智统一”的思想。如果仁智分裂,智能越多品德越浅薄。仁德是用来爱人类的;智慧,是用来除去对人类有危害的东西的。所以“仁”和“智”要统一,不能分离。
TOP
41#

仁爱的实质在于尊敬父母双亲;道义的实质在于尊敬兄长;智慧的本质在于明白前二者并坚持去做。

仁德,是用来爱人类的;智慧,是用来除去对人类有危害的东西的。

所以,仁智要统一,不能分离。
TOP
42#

在对待一件事时,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去处理它,但是我们不能忘了仁也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在智慧中注入仁义道德的分量,我们可能成功的几率就会更高,得到别人的认可也会更长久。所以孔子说,仁智是统一的。

TOP
43#

"仁"是孔学的最高成就,也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智是统一的,仁是核心,智是实现仁的前提由智而仁,仁智高度统一是他的为人之道和理想人格。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仁智统一学说的本质是"爱人"与"知人"的统一。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TOP
44#

孔子把“仁”和“智”是统一的,孔子说:“仁爱的实质在于敬爱父母双亲;道义的实质源于尊敬兄长;智慧的本质就在于明白前二者并坚持去做。”这体现了孔子“仁智统一”的思想。如果仁智分裂,智能越多品德越浅薄。仁德是用来爱人类的;智慧,是用来除去对人类有危害的东西的。所以“仁”和“智”要统一,不能分离。
TOP
45#

仁与智

我并不是不推崇仁与智,只是我们太多的这样去做,在现代生活中会生活的相当的痛苦,现在的竞争是多么的残酷,考虑太多,你往往也会失去太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