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七、仁智统一 [复制链接]

166#

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要有过人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仁德。这样的领导者对下属负责,有担当。所以下属不仅会为他卖力,还会发自内心地尊敬他,追随他。或者说,仁德有时比聪明才智更为重要。
TOP
167#

未知,焉得人。可见智是仁的前提,仁与智是统一的,都是君子的标准。孔子认为理想人格的主要特征是仁且智,仁是核心,智是实现仁的前提,由智而仁,仁智统一是人格的完美境界。颜回是孔子的最得意门生。颜回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可以说颜回是孔子选好的衣钵传人,但是不幸短命,所以“颜回死,子哭之恸!”《论语》中孔子多次赞扬颜回品德高尚,但是选其为衣钵传人不仅仅是德行的问题,因为孔门弟子中具有好的德行不仅仅颜回一人。“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由此推断孔子对颜回的欣赏还有重要的一个条件,那就是颜渊很有智慧。仁智统一是君子的要求,不仅个人,国家社会也要准确仁智统一,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推动社会进步。
TOP
168#

智慧在生活中绝不可少,因为它是用来把握自身行为度的一个标尺,所以仁和智密不可分。
TOP
169#

“仁‘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华民族所信奉的道德标准,人人都想成为一个”仁“人,连帝王也想成为百姓口中的仁君,可若是光有”仁“那是万万不行的,在很多事情上单靠仁的思想并不能起到作用,通过博爱和宽容对心怀不轨的人反而会得以利用,所以我们还有靠一点,那就是智。仁智统一,才是真正做人和处事的大智慧,在一些事情上不能死脑筋,钻牛角尖,也许换一条路径一样能达到想要的目的。
TOP
170#

仁与智是相互依存的,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人”。有智慧的人,能够明智行事,能做出有利于人道的事情,同时也能看到人道的价值。孔子又说:“未知,焉得仁。”将智作为践行仁道的重要条件。当然,孔子在这里所讲的智,主要是指道德理性认识,但同时也具有认识客观规律的含义。孔子将以“仁”为核心精神、人文精神同理性认识、科学精神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了仁智并重,仁智统一。
TOP
171#

仁和智是两个概念,但在意义上却是互相包含的。仁不可无智,智不可无仁,仁智一体。孔子认为,仁智统一是最理想的人格,既要有仁义,也要有智慧,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
TOP
172#

所谓仁者无忧智者不惑,仁与智都是一个人身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仁没有智就不能区分究竟该对什么仁慈,就会像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一样’‘好心办错事’‘;如果只有智没有仁便失去了一个人作为人的根本。
TOP
173#

仁即仁德,即仁人所具有的无私的博爱品质;智即才智,即智者所具备的过人才华与智慧;二者皆为人所应具有的高尚品性,但是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当今中国,真正有利于社会之人应是德才兼备者,这也以成为当今检验人才的最重要标准。因此,我们也应把“德才兼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TOP
174#

最能体现仁智相统一的思想的理论是内圣外王的理论。内圣是以“仁”为核心的高尚的道德品性,而外王则是以生命个体对外产生积极的作用,产生利国利民的成果。在现代社会,科学与民主,都首先必须植根于人的质量之上,在人的善良动机之下去运用,才有正确的方向。同样,内在的道德质量如果不借助科学民主外向发生作用,就不可能产生经世济用的效果,就会流于玄与空谈。
TOP
175#

孔子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孔子思想的光辉,超越时空,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决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对人类精神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集中华文化之大成,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并将中华文化的精华浓缩在《论语》一书里。《论语》其实可以说是全人类的圣经。孔子建立起人类思想最完整的体系,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仁学、人性理论、认识论、中庸论。在孔子及历代儒家那里,仁爱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观念,仁作为五常之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道德范畴。同时,在“五常”之中,“智”也是个重要的范畴。“仁智统一”是儒家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也是当代中国最为重要的青年精神。
TOP
176#

仁与智是相互的。有仁却没有智慧的人是愚昧的,是无知的;有智慧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的。孔子说:“依靠聪明才智得到它,不能用仁德去守住它,虽然得到了,也必定会失去它。依靠聪明才智得到它,能够用仁德去守住它,却不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去对待,百姓也不会敬服。依靠聪明才智得到它,能用仁德去守住它,又能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去对待,但是如果行动不符合礼仪,也不是完善的。”
TOP
177#

想起了那位将冻僵的毒蛇放入胸口的樵夫,不能不说他是一位仁者,最后却被毒蛇咬死。仁而不智,最后只能害了自己。当今的这个时代,有多少人都在抱怨着,这个世界都让好人没有活路了。有多少的新闻报道会让我们慨叹出一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当然我们不能说仁者不对,做善事不对, 好人终有好报。圣人告诉我们,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我们无力改变社会的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做一个聪明的仁者,不会因为受到委屈而慨叹世道不公。
TOP
178#

最能体现仁智相统一的思想的理论是内圣外王的理论。内圣是以“仁”为核心的高尚的道德品性,而外王则是以生命个体对外产生积极的作用,产生利国利民的成果。在现代社会,科学与民主,都首先必须植根于人的质量之上,在人的善良动机之下去运用,才有正确的方向。
TOP
179#

       仁与智是相辅相成的,二者是我们都应该具有的品德。若只有仁,没有智,那就会以仁对待任何人和事,无论事和人的好坏,都是一副我可以包容你,你的本性并不坏的神情,这样,岂不是很可笑?而只有智,没有仁,那在遇到应该仁爱的时候也会因为理智而放弃行动。
TOP
180#

       随着人类的一步步的进化,我们的智商自然是越来越高的。而且,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我们的智商亦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如今的越来越多的报道证明许多的违背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情就是这些高智商的人群所为。我想,这就是智而不仁吧。足够理智,足够聪明,却不知道什么事是符合道德的,而什么事又是违背的。那么,这样的理智,不为社会做贡献却危害社会,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