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理想人格的主要特征是仁且智,仁是核心,智是实现仁的前提,由智而仁,仁智统一是人格的完美境界。儒家认为,人的仁爱之心来自于天地之心,既秉承天地之间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
在儒家里,有一种非常可贵的思想,即仁智合一。《论语·里仁》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人”。(《论语·里仁》)有智慧的人,能够明智行事,能做出有利于人道的事情,同时也能看到人道的价值。孔子又说:“未知,焉得仁”。将智作为践行仁道的重要条件。最能体现仁智统一的思想的理论是内圣外王的理论。内圣是以“仁”为核心的高尚的道德品性,而外王则是以生命个体对外产生积极的作用,产生利国利民的成果。在现代社会,科学与民主,都首先必须植根于人的质量之上,在人的善良动机之下去运用,才有正确的方向。
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一位仁与智于一身的人。在扫三藩时军队平定四川时,在保宁打败了逆贼王平藩俘获苗人三千多名,后来康熙皇帝把他们都释放了,并让他们各自回家去。等到清朝军队进军云南中部时,吴世璠走投无路时就派人鼓动苗族人支援他的军队,以抗拒清朝大军,但是苗族人不肯依从。为什么苗族人生性蛮横但是却不抗拒清朝大军?是因为康熙皇帝的仁爱之心感动了他们,用德去感化、征服他人才使人家心悦诚服。康熙皇帝认为仁爱的人把万物看作一体,一视同仁,仁爱之心遍及天下万物,不论事情的大小,仁爱之心是无穷无尽的,只要尽心尽力去做,照样会有快乐的收获。康熙皇帝文治武功,扫三藩,荡叛夷,拓疆域,兴经济等都是他才智的表现。为什么康熙皇帝可以在位61年,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是因为康熙皇帝是仁智于一身的人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24 22:02:0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