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论坛
会员
搜索
帮助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国学基金会
»
论坛
»
仁坛
»
[经典学习]十一: 仁: 主题题解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返回列表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19
下一页
楼主:陈杰思
[经典学习]十一: 仁: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547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李敏。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4-12
19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5-25 21:27
|
只看该用户
孔子说,仁者爱人。在当代社会,仁义往往是相伴的。而仁义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善。与人为善者方有资格谈仁。仁的含义不仅体现在危难时的仗义匡扶,窘境下的善言宽慰,而且体现在政府作为人民公仆所表现的对民生的关注,对百姓的关怀,这也是现代国家仁义政治的具体表现。总之,仁是需要表现的中道德准则,是每个人应当坚守的品质,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74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XT1228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6
积分
10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5-30
19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6-08 23:02
|
只看该用户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统帅着忠、恕、孝、悌、恭、信、敏、惠、智、勇、刚、毅等诸多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早已融入了华夏民族的血液,熔铸成华夏民族的个性。一部《论语》演绎出生命的大智慧。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注意道德修养,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的政治学说历经无数艰辛(游于陈蔡时,困于兵戎七日之久,险些丧命;游于郑国时,与弟子失散,被人讥之为“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心态,坚持理想,不断追求;他安贫乐道,通达自得,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与人为善,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重视民生疾苦,有着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尖锐地指出“苛政猛于虎”;他倡导“天人合一”,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弘扬既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学识渊博,道德高尚,可谓至圣矣!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74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青大文学院张婷婷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25
积分
16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5-31
19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6-12 18:06
|
只看该用户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韩愈将“仁”定义为“博爱”,仁即是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仁爱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仁爱是以人的良知、善良本性为根基的爱,不同于功利原因的爱或基于本能的爱。仁爱以人的良知为基点,依据远近关系向外层层扩展而形成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人民、爱天地万物四个层次。孔子明确指出仁爱的行为准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仁爱的对象从亲人推向人民,推向天地万物。仁爱最高的境界,就是程颢所讲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仁”是“信”的必要前提,“仁”必须与“智”相统一。倡导“仁”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相互关爱、重良知、重道德的民族品格。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58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霍海伟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9
积分
12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5-12
19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6-14 00:37
|
只看该用户
十大义理相辅相成,牵一发而动全身,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77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刘雨琛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6-19
20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6-19 23:46
|
只看该用户
关于“仁”,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韩愈将“仁”定义为“博爱”,仁即是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仁爱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仁爱是以人的良知、善良本性为根基的爱,不同于功利原因的爱或基于本能的爱。仁爱以人的良知为基点,依据远近关系向外层层扩展而形成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人民、爱天地万物四个层次。我们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地对待别人。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96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王子祺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2
积分
27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1-06
20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06 23:23
|
只看该用户
仁者,爱人。儒学的发生是来自中国传统的精耕小农熟人社会,所以儒家的天道即人道,仁也就是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熟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就是体让,所以曾子体会仁说:忠恕而已。忠者,尽己为人,恕者,推己及人。因而仁就是本恻隐之心而成人。没有恻隐之心,仁所推导的礼乐就是虚伪的,形式的,其成人之行也就变成了伪善、变成了迎合。仁之所以是诸德之统率,也就在于此:仁的出发点不是自己而是他人,是整个家国,是整个族群的利益。
那仁是不是光考虑别人,不考虑自己呢?当然不!我体谅你、我理解你、我支持你,但我能否成全你,前提条件是我能做到!所以仁还是一种大智慧,我了解了所有人的欲望,然后加以调和、说服、扬弃,最终达至和舟共济的群体满意解(在夫子的理想中当然是大同的最优解了)。
所以,我所理解的仁是恻隐心+大智慧,没有这个智慧为手段,仁也就变成了迂腐,变成了空想。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026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邓林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4
积分
39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1-09
20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09 22:33
|
只看该用户
"仁“是儒家学说的最核心的部分,对我们中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所以作为我们当今社会的人骂我们应当对他人仁,去理解和发展儒家学说的真正意义所在。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91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郭鹏程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8
积分
73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1-02
20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11 23:44
|
只看该用户
“泛爱众而亲仁”即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这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6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Joy_Chen
陈颖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3
20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3 23:18
|
只看该用户
仁爱是很值得推广的,因为它是人性中最光明的一面—善良,但在是提倡仁爱,是不应当把其标准化,因为这关乎个人的本性问题,如果标准化,很难说不会变成道德绑架。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6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王龙雨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7
积分
11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4
20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4 15:43
|
只看该用户
回复
1楼
陈杰思
的帖子
“最初只有人字,后以二人相爱,人旁加二为仁,故仁由人而来。仁固可作‘仁义’解,也可作人解。我认为‘克己复礼为仁’的仁字,宜作‘人’解。以孔子之话作本论,《论语》中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观过斯知仁矣’、‘井有仁焉’,这些仁字,都应作“人”解。而一般学者以其字之为仁,多曲为之解,求其说,而不得要领。故上例我以‘仁’字应作“人”解。否则,‘井有仁焉’,作仁义之‘仁’解,难以解通。又以其他著作为旁证,可知人、仁同义。例如《礼记表记》说,人也谓施以人以忠恩也。人与仁同义……《论语》所谓‘人者仁也’、‘仁者爱人’,即本此义。皆由于人、仁同出于一源,且关系密切。把仁字均解为‘仁义’,难以自圆其说、令人信服”(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4-46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22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阿瓦古·吾斯曼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8
积分
128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30
20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30 19:48
|
只看该用户
在理解“仁”时,我们要注意,孔子是在为人们的道德努力定立了一个最终的目标,也就是为我们实现“仁”定立了意志的方向。而在定立了向“仁”努力的方向以后,我们的不断进取、按照“仁”的要求来规范行为,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以“达成”义来理解“仁”,而必须以“过程”义来体会“仁”。也就是,避免把“仁”理解为“静态”的,而应该把它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明代许多把“仁“的实现理解为“现成良知”,实际上就是取消了人们那个不断努力向“仁”的过程,而认为“仁”的境界很容易就实现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22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陈洁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30
20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30 20:18
|
只看该用户
《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22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陈洁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30
20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30 20:36
|
只看该用户
孔子“仁”的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民族共有的家园,在中国历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的大变革和转型时期。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在这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潜藏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为了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孔子“仁爱”的思想有着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216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李静静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8
20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1-01 17:40
|
只看该用户
“仁”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础,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孟子大力倡导“仁政”,这都是“仁”的重要表现,古代帝王甚至以“仁君”作为奋斗目标。在这中间,我最为喜欢的是孟子的思想,孟子提倡“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这在那个时代是多么先进而又大胆的思想,我想大概只有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才能真正的了解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核心,比如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代的这些思想真的让所有人惊叹!!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22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刘宇阳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9
21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1-02 11:14
|
只看该用户
儒家从重视民生出发,倡富民思想。儒家经典《周礼》提出“保息养民”的六项措施,即“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富而安之,体现了儒家早期的富民思想。孔子提出富而教之的思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使众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满足而富裕,然后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把富民作为施教的前提和基础,可见对富民的重视。孔子还把富民与利民、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利益联系起来。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强调利民、富民、保民、爱民,体察和顺应民心的向背,这是儒家富民思想的特征。孟子还设想,物质财富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满足,百姓还有不仁的吗?他说:“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会使民众达到仁的境界而国安。而民穷则争,争则起暴乱,国难以治。可见民富才能国安,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民富而国富,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点。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19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