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先秦儒家所倡导的核心范畴之一,圣人孔子以及亚圣孟子的理论都是围绕着“仁”这一核心来展开的,仁是自内而外的,是发自内心的,是使行为表现出义的重要准则。孟子认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行仁德就好比射箭,射箭的时候是先要端正自己的姿态然后放箭,如果没有射中应该反躬自问,而不是去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在行仁德的时候,如果自己做得不如别人好,那首先是得反思自己,看看自己仁之所起的“心”是否正,自己的本心是否还在。人生在世会经历很多事情,也会学习很多东西,但由于我们所看到的和所学到的东西良莠不齐,有可能把我们带到和本心相反的方向上去,我们应该时刻反求诸己,找回失去的本心并加以保持。仁由心发,只有保持本心,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