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7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121#

“自私”是人类为了自我生存而显现的本能。自私不是善,也不属于恶。
“仁”就是人的恻隐之心,同情弱者的心态,是本能。
“善”是让他人得益的行为效果。       
“恶”是侵害他人的行为效果。
TOP
122#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
TOP
123#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我认为,“仁”主要分为仁政、仁礼、仁德,其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为政以德,统治以礼,修身以道。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也是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旨在体现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相互关爱。
TOP
124#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不管外表再丑,也是“美”的,这种美是一种感觉,会让人感到亲近,在中华这个大家庭里,仁爱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内在美的体现,它代表包容,代表了一种伟大的精神。

仁爱  仁爱主要指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这是党和政府的文件经常讲的。胡锦涛主席2006年在耶鲁大学演说,讲中华文明首举“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还讲到“亲仁善邻”。温家宝总理在美国波斯顿演说,讲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时,首举的就是“仁爱”。基督教国家讲博爱,中国人讲仁爱。仁爱不仅是重要的核心道德,而且可成为道德信仰和信念,仁爱的关系、仁爱的社会已成为一种价值追求、价值理念,不仅是古代人文精神的核心,而且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根基元素。社会上已到处讲爱心,我们要广泛开展爱的教育。2007年2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与东北大学学生共度除夕时说: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对人民要有真挚的大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TOP
125#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 造福的大仁大义;“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好象仁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但孔子说的不是一 人个人的仁,而是有权势在手的统治者的仁,要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骤 地管理国家,这决不容易,自古极少数大权在手的人能做到;连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能做到, 只敢说自己好学,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我们不能说,我们都是仁者……每个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但我们一定要学着去感受到仁……接近仁……。
TOP
126#

关于“仁”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概念。“仁”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孔子、盂子和宋明理学家都谈“仁”。《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以下只注篇名),“仁者爱人”(《离娄上》)说明“仁”是讲人与人即两个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应彼此把对方当人看待,怀有爱心,引申来说,但实含有人无分性别、种族、社会地位、政治、宗教信仰等一律平等的思想。
TOP
127#

    历史的大江波涛旋卷惊天,激勇起千帆英雄人物:岳飞,郑成功,戚继光,誓死守卫边疆,精忠报国;屈原,文天祥,满怀忠心为复国,泪洒热土。他们的精神继传至今,他们的崇高事迹,令人拍案惊起,感叹不已。在众多英雄人物里,有这么一位我所敬佩的思想家,他为后人驶破汹涌滚滚的浪,那前进的道路上立即展现出万道霞光,他的化身形成一股强力的风向标,那风向的尽头,光彩夺目,波澜壮阔,要驶达那里,必须学会管理自己。这风向标指引着我们人生的目标和做人的准则,这人就是伟大的孔子。.

     “仁”,是我所追求的。“仁,就是爱人”。无论是友人,亲族还是陌生人都要善待和尊重。诚信,本分,尊老,爱幼,这些中华美德的结晶就是“仁爱”。“仁爱”,也是“仁义”,从而“仁义”就是正义。先对人仁爱,便成仁义,成了仁义,便成正义,再之后就是堂堂正人君子。孔子的话简明却意深,总使人悟到生活以外的抽象的道理。. 有人说孔子其貌不扬,丑陋不堪。不错!孔子确实是如此,但是,光凭美貌论天下,何以仁人,仁家,仁国?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有国。仁人者便仁家,仁家者便仁国,仁国者便仁人,循环至此,国泰民安。如论美,君子得五美方可治天下:“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并不是外表美。“惠而不费”指运用智慧带领人们谋生,使得安居乐业,百姓自然劳而不怨。这方是天下太平的方法!自己衣冠端正,目光尊严,仪态庄重,人望而生畏,便是不动之而惧,威而不猛。

TOP
128#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孔子不仅是一个仁爱的宣传者,同时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
        仁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这一思想也贯穿于他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问题上,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如何理解仁爱?于丹教授认为,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这样的一种大气度、大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修养,并逐渐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呢?怎样理解孔子的《仁爱之道》呢?
  • 1
TOP
129#

“仁者爱人”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 造福的大仁大义;“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好象仁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但孔子说的不是一 人个人的仁,而是有权势在手的统治者的仁,要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骤 地管理国家,这决不容易,自古极少数大权在手的人能做到;连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能做到, 只敢说自己好学,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所以要修身养性,完善自身。

TOP
130#

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核心为仁,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他认为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和扩充恻隐之心。今天,德育无论怎么改革,都离不开情与爱,德育“掘池”不能忘记“蓄水”,“蓄水”则不能忘记儒家仁爱这一文化源头。

TOP
131#

仁者爱人,这是孔子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是儒学所主张的爱的方式。这种爱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爱的程度。
朱熹说,仁是“爱之理”。就是说,仁是儒学具有自己特殊内涵的爱,是爱的法则。所以不能把仁仅仅归结于爱,仁只是儒学的爱,是和其他思想家主张的爱,和世界上其他文化体系所主张的爱,和今天社会所主张的爱不同的特殊的爱。 二人成仁,仁者爱人,既爱自己,也爱别人。爱自己,人性的本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万物灵长――人。爱别人,就像老鼠爱大米,生存的本能。所以,爱自己与爱别人之间没有丝毫的矛盾,两者同为“仁”的两个方面,两个互相映衬的表现。

TOP
132#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TOP
133#

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事得宜和合理;礼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智(古书或作「知」)是明辨是非;信是言无反覆、诚实不欺。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对他人遭遇的不幸生起恻隐之心即是仁心。羞恶之心是对自己做出不合宜不合理的事感到羞愧,对别人犯此则厌恶。辞让是指不接受违反礼制的好处。是非之心则需要智慧来支撑。
TOP
134#

仁既是爱人

大仁既是爱大人

大人就是大

TOP
135#

“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在《论语》中,它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问中,我们会见到孔子对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