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6566676869707172» / 7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1021#

“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孔子创办私学,让寒门子弟也有机会学习。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实施“仁政”。这些都体现出了孔子的仁。仁充满着正能量,指的是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我们也要同其他人互助友爱。
TOP
1022#

《说文》曰“仁,亲也。”指的是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互相亲爱的关系,有慈悲恻隐之心,以助万事万物都能遂其愿,各有所成。“仁”是儒家的思想核心,也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孔子所要表达的仁的思想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大概是:从自己做起,做好身边的事,先人后己。从自己做起,首先要从心做起,要有一颗慈悲恻隐之心。现实中,大家总将自己的忧伤、悲痛看得无限大,完全漠视别人的感受;如果有人能吧别人的伤痛作为自己的伤痛,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时时能体会别人悲痛的人,那即是圣人,也是佛家提倡的慈悲心。可见,仁爱必须从心做起。
TOP
1023#

“仁”是孔子认为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仁者爱人,所谓的仁换句话说就是对同类的同情和关怀,也就是恻隐之心以及不忍之心,亦可视为怜悯。
TOP
1024#

“仁”到底是什么?以爱人为“仁”,“仁”是人类的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是以亲爱亲人为起点的道德感;以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约束、克制和修养自己,复礼是合于礼,主张以礼修身,强调教养的重要性。我们的骨子里要有底线,言行要有分寸,交往中要有宽容,内心里要藏善良。
TOP
1025#

“仁”是儒家最基本的社会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他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无不围绕仁展开,三纲五常是儒家倡导的基本社会伦理准则,而“仁”是五常之首的地位。所以,了解儒家思想,首先就要理解儒家的“仁”的基本涵义。“仁”的本意是亲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间互相亲爱。《说文解字》仁,亲也。孔子明确提出:仁者,爱人。儒家认为应当用“仁”来处理伦理社会关系,主张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而孝悌则是“仁”的根本。
TOP
1026#

仁的实践,源于内心透彻与善良,透彻在于明天下之事,善良在于有匡扶天下之心,二者缺一不可。内心蒙昧,则有心无力;内心邪恶,就会以万物刍狗,到最后只能自戗。要挣脱蒙昧,我们需要勤奋地了解知识,了解社会的危机,并积极观察推演危机平复的过程;避免内心邪恶,就需要放弃奢侈、傲慢的生活,奢侈会侵蚀物质基础,会分散我们向善的心,傲慢会拉开我们和世界的距离,锁上我们的同情之心。
要实行仁义,必先了解苍生疾苦,打破蒙昧。每个政权的建国破国都是仁义与非仁义的较量,兴亡于统治阶级脱离与了解群众,这需要我们学习研究。群众的疾苦,源于物质层面的衣食住行,和平与安全,也依赖于精神层面的尊严与独立,自由与民主等,如果这些因素得不到满足或过分满足,就会产生危机。所以,了解苍生疾苦,必须要有精确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价值判断、承受对方势力挑战带来的磨难及对苍生贪婪属性的清醒认识。
TOP
1027#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孔子认为,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的人很少有仁心。如果一个人表里不一,没有仁爱之心,那么即使遵从礼制也是表面文章毫无意义。
TOP
1028#

“仁”是二人的相互之道,所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仁字放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仁”是一种宽泛的道德规范,涵盖了孝悌、谨信、忠义、温良恭俭让等等。这种道德规范太过于宽泛,也难于实现。我所理解的仁,是心境平和地待人接物,我目前能做到的也只有如此,但是我也会不断学习,朝着“仁”更加靠近。
TOP
1029#

“仁”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中,本义是对人友善、相亲;后来发展为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就像儒家所提倡的“仁爱”“仁政”等。在当今社会中,我觉得我们更缺乏一些道德范畴上的“仁”。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每个人都有了藏匿在互联网下的另一个身份,只要存在自由发表言论的地方,网民们充斥着“戾气”的回答就不在少数。如果“仁”能成为一种可以约束自我及他人的道义,发送尖锐评论的时候能在一刹那唤醒存在于每个人体内蕴藏的“仁”,那么当下的网络风气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
TOP
1030#

我始终觉得,“仁”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当看到比自己弱小的群体存在时,会发自内心的想要尽力帮助他们。当在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评论时,会思考自己的措辞是否得当合理,不会带有语言攻击的感情色彩。在结识他人时,始终保持谦逊有礼的态度,待人温和不急躁,我认为这些都是“仁”的表现。可在当今社会中,能做到这些的人只占少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更多人的态度都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自私的利己主义者,可“仁”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明明更应该尊崇并发扬的美好品格啊!
TOP
1031#

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孔子回答说“仁者,其言也讱。”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孔子对每个学生问“仁”的不同解释,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做出的具有针对性的解读。所谓大道万千,殊途同归,如果说“仁”这个概念是固定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个人又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反映,因此“仁”的定义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固定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思考和判断。
TOP
1032#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仁的高级定义: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能够管好你的大脑躁孔子说: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不要大脑作出决定立刻去做事,这中间能够停一下,能够思考一下,这里的"礼"是什么,礼的作用保护我们,给我们做出了相应的保护和规定,这时候你就更接近于仁的状态。

你想要实现仁德的境界就是跟你一个人有关系,跟别人没关系,很多人把自己的修为不高,充满了痛苦,充满了烦恼全部都归结为外在的环境,归结在他人身上,孔子在这告诉你说,「 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是你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
TOP
1033#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这似乎已被很多人熟知,但是对于“仁”的内涵我们却未必了解。“仁是什么”,是《论语》论仁的一个核心问题。《论语》中孔子提到“仁”的章节有109章之多,而孔子针对弟子们的发问,又作了很多不同的回答,其中最能解答这个问题的是《颜渊篇第二十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道:“爱人。”又问智。孔子道:“善于鉴别人物。”樊迟还不透澈了解。孔子道:“把正直人提拔出来,位置在邪恶人之上,能够使邪恶人正直。”樊迟退了出来,找着子夏,说道:“刚刚我去见老师向他问智,他说,‘把正直人提拔出来,位置在邪恶人之上’,这是什么意思?”子夏道:“意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皋陶提拔出来,坏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伊尹提拔出来,坏人也就难以存在了。”
所以我们认为,仁的核心为“爱人”。之所以有这种理解,一是因为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社会局面。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种争夺霸权的战争时有发生,孔子所处于的就是这样一个缺少“仁”的时代,所以才在论语中有诸多呼吁和痛惜。对于《里仁篇第六》(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阮元在《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就评价说:“此章疾时无仁也。”孔子呼吁的仁就是“爱人”的前提,但这正是那个时代所缺少的。
第二是因为,从“仁”的构字和本义来看,仁的核心为“爱人”具有合理性。许慎《说文》:“仁,亲也。从人二。”《礼记·中庸》:“仁者,人也。”郑玄注:“读如相人偶之人。”段玉裁《说文注》:“人偶,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尔我”,就是自己与他人。仁者心中装着他人、关爱他人,故其字作“人二”。“仁”的古字亦作身心,实际上也是会心在身外之意,就是说心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别人身上。心在别人身上,就是替别人着想;替别人着想,就是关爱别人。《曾子·利言篇》:“仁者,人之相与也。”可见“仁”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关系,也就是“爱人”。
除《论语》本身外,还有一些典籍能够说明“仁”和“爱人”的关系。《淮南子泰族篇》曰:“仁知,人材之美者也。所谓仁者,爱人也;所谓知者,知人也。”康有为《论语注》:“仁者无不爱,而爱同类之人为先;知者无不知,而知善恶之人为当务之急。盖博爱之谓仁。孔子言仁万殊,而以爱人言仁,实为仁之本义也。”
由此可见,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就是“爱人”。
除“爱人”这一核心思想之外,“仁”可以解释为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对“仁”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要求,也就是己的私欲,并改掉习性上的缺点,从而做回内心有敬、外在有让的自己。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也就是说,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就是去边远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是不能废弃这些原则的。“仁”在这里被具象化诠释为“恭”、“敬”、“忠”三个部分,分别应用在日常起居、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而在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又变成了: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建工程时要象举行盛大祭典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同事中相处融洽,亲属中和睦友爱。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则会取得功绩,慈惠就能够指挥别人。
仁者爱人,是要在行动上做有益他人之事,在品德上以他人之幸福为己之快乐,最终达到全无恶行、心怀大爱的境界。这种境界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努力。
TOP
1034#

孔子虽然在《论语》中多次讲到“仁”,但他没有直接说“仁”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孔子与当时人的对话体悟“仁”的多种含义。孔子的“仁”最主要指是爱人。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在这里,“爱人”的爱并不是一种喜欢的意思,而是说是一种共情、同情、怜悯的爱,这是一种伟大的博爱,是一种大爱,就是我们自己把这种共情的爱关心他人,反过来也希望别人以这样的爱对待自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忠道”。而“爱人”的“人”是指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人是指与已相对的他人。所以“仁”是讲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孔子是想通过把自身的博爱精神推扩出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定。
TOP
1035#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对他说“行仁的人先努力辛苦耕耘,然后才能收获成果,这样才是行仁。这是第一次樊迟问孔子仁的定义,孔子针对樊迟的处境给他说要先自我要求,努力耕耘才是行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次孔子回答关于仁的定义是爱人,因为此时孔子认为此时的樊迟有做官的机会,有能力爱人,所以孔子回答仁就是爱护别人。第三次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樊迟问如何是仁,孔子这次回答他平时要态度庄重,工作认真负责,与人交往真诚,即使到了偏远的落后地区,也不能没有这几种德行。孔子因材施教,这时候樊迟可能要移居他地了,所以孔子认为做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无论到哪里都不会有人批评你了,就算是做到仁了。这我们也能看出仁是先对自己的一种自爱的精神,然后对别人的爱护,与尊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