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这似乎已被很多人熟知,但是对于“仁”的内涵我们却未必了解。“仁是什么”,是《论语》论仁的一个核心问题。《论语》中孔子提到“仁”的章节有109章之多,而孔子针对弟子们的发问,又作了很多不同的回答,其中最能解答这个问题的是《颜渊篇第二十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道:“爱人。”又问智。孔子道:“善于鉴别人物。”樊迟还不透澈了解。孔子道:“把正直人提拔出来,位置在邪恶人之上,能够使邪恶人正直。”樊迟退了出来,找着子夏,说道:“刚刚我去见老师向他问智,他说,‘把正直人提拔出来,位置在邪恶人之上’,这是什么意思?”子夏道:“意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皋陶提拔出来,坏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伊尹提拔出来,坏人也就难以存在了。”
所以我们认为,仁的核心为“爱人”。之所以有这种理解,一是因为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社会局面。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种争夺霸权的战争时有发生,孔子所处于的就是这样一个缺少“仁”的时代,所以才在论语中有诸多呼吁和痛惜。对于《里仁篇第六》(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阮元在《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就评价说:“此章疾时无仁也。”孔子呼吁的仁就是“爱人”的前提,但这正是那个时代所缺少的。
第二是因为,从“仁”的构字和本义来看,仁的核心为“爱人”具有合理性。许慎《说文》:“仁,亲也。从人二。”《礼记·中庸》:“仁者,人也。”郑玄注:“读如相人偶之人。”段玉裁《说文注》:“人偶,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尔我”,就是自己与他人。仁者心中装着他人、关爱他人,故其字作“人二”。“仁”的古字亦作身心,实际上也是会心在身外之意,就是说心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别人身上。心在别人身上,就是替别人着想;替别人着想,就是关爱别人。《曾子·利言篇》:“仁者,人之相与也。”可见“仁”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关系,也就是“爱人”。
除《论语》本身外,还有一些典籍能够说明“仁”和“爱人”的关系。《淮南子泰族篇》曰:“仁知,人材之美者也。所谓仁者,爱人也;所谓知者,知人也。”康有为《论语注》:“仁者无不爱,而爱同类之人为先;知者无不知,而知善恶之人为当务之急。盖博爱之谓仁。孔子言仁万殊,而以爱人言仁,实为仁之本义也。”
由此可见,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就是“爱人”。
除“爱人”这一核心思想之外,“仁”可以解释为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对“仁”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要求,也就是己的私欲,并改掉习性上的缺点,从而做回内心有敬、外在有让的自己。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也就是说,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就是去边远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是不能废弃这些原则的。“仁”在这里被具象化诠释为“恭”、“敬”、“忠”三个部分,分别应用在日常起居、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而在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又变成了: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建工程时要象举行盛大祭典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同事中相处融洽,亲属中和睦友爱。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则会取得功绩,慈惠就能够指挥别人。
仁者爱人,是要在行动上做有益他人之事,在品德上以他人之幸福为己之快乐,最终达到全无恶行、心怀大爱的境界。这种境界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