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6768697071727374 / 7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1036#

“仁”一直是儒家文化中最高的道德标准和境界。“仁者爱人”,首先,“仁者”二字从字面可以理解为有仁德的人,但是怎么样才算有仁德的人呢?我认为保持内心的善良、有爱是最关键的,以善良、有爱之心去行事、去待人、去完善自己的德行。其次,“仁”的范围应该是由近及远的,从身边的至亲乃至爱惜万物。所以“仁”就是怀揣着一颗善良、有爱之心立于天地间。
TOP
1037#

“仁”是儒家最基本的社会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他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无不围绕仁展开,三纲五常是儒家倡导的基本社会伦理准则,而“仁”是五常之首的地位。所以,了解儒家思想,首先就要理解儒家的“仁”的基本涵义。在孔子看来,人应该友爱大众,亲近贤德的人(《论语·学而》)。孟子则对“仁”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仁”是人的本性,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所以要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有“仁爱”之心。
TOP
1038#

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是儒家哲学的核心与基础。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仁者爱人。”二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心
中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的本意是亲和,指人和人之间互相亲爱。《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一” 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氏族亲人之间要“亲爱”。随着历史演变,“仁”的含义不断扩展,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爱他人,并由仁爱他人推及到爱大自然,强调人与万物为一体。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百余次,并记载了颜渊,仲弓,子贡,樾迟,司马生等众弟子向孔子请教如何培养人的仁德。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学道则爱人”“刚、毅、木、讷近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当仁,不让于师”……可见仁的重要性,仁者爱人所倡导的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方式考虑别人,这种有差等的爱也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多为别人考虑,在事情的处理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TOP
1039#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者爱人"是学界根据孔子对学生问仁的不同回答,总结概括出的体现孔子仁学核心意蕴的命题,它直接源于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时孔子所说的"爱人"二字。“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中庸》记载孔子语曰:"仁者,人也。""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或者说根本价值。在孔子以前,人们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自孔子以"仁"这种完美道德来界定"人",才彻底挺立起人作为一个人的道德主体地位,才使人生有了目标,生命亦充满意义——"仁"标示着在修身做人方面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由此构成了我们应当奋力追求的目标。反之,一个人若"不仁",那就称不上一个真正的人。所以我们应当修养高尚道德品格,节之以礼,克己复礼,做有仁德的人。
TOP
1040#

“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汉字,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含义。从字形上看,“仁”字由“人”和“二”组成,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字义上看,“仁”字包含了尊重、关爱、宽容、宽厚等多种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被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之一,代表着人类的善良、仁慈和爱心。在实践中,仁的含义非常广泛。它包括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包容他人等。在家庭中,仁可以表现为孝顺父母、关心家人、照顾弱势群体等。在社会中,仁可以表现为尊重他人的权利、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等。在政治中,仁可以表现为公正、廉洁、为民服务、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发展等。总之,“仁”这个字所包含的含义非常广泛,它代表着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社会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秉持仁的精神,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作出贡献。
TOP
1041#

从上述定义和引用的文本中,仁在儒家思想中被定义为爱人的核心概念。孔子强调了仁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一种道德美德,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的含义:
1. 爱人:仁被定义为爱人,意味着内心充满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这种爱不仅限于亲人或朋友,还包括陌生人和甚至敌人。仁者愿意帮助他人,分享他人的喜悦,同情他人的痛苦。
2. 无恶行:孔子认为,有了仁的志向,人们就不会去做恶行。这是因为仁的爱和同情使人不愿伤害他人,促使他们做出正义和善良的行为。
3. 喜人之福、恶人之祸:仁者会因他人的幸福而感到高兴,因他人的灾祸而感到难过。这表明仁不仅是一种情感,还涉及到对他人命运的深刻关注和共情。
4. 博爱、义、道、德:这些概念在儒家思想中与仁密切相关。博爱是仁的一种表现,义是在行为中体现仁的原则,道则是由仁义引导的正确道路,而德是一个人内在的美德,足够坚强以不依赖外部因素。
5. 与人相交:仁还表现为与他人相交时的行为准则。善人在与他人互动时总是力求对他人有益,这与仁的本质相符。
在阅读这些文本后,人们可以感受到仁的核心理念是关爱和同情他人,以及通过道德行为和情感共鸣来实践这种关爱。仁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道德概念,还是一种指导人们日常行为的实际准则。它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互助、关怀和道德责任,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和个人成长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TOP
1042#

  “人则仁义”作为儒家仁学思想是基本价值观,“仁”是支撑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如孟子所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来源于人的本心,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仁的品质便来源于人生来具有的善中。“喜人之有福”与“恶人之有祸”显示了儒学“克己复礼”的概念,入学要求为公忘私的大局观将个人发展上升到人格理想层面。克己是为了行仁义,从而使自己成为君子。孔子最早提出“仁者爱人”一思想,是为了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礼崩乐坏,他想通过被扬弃的周礼来重新统一人们的行为,以结束子杀父、臣弑君的局面。孔子以氏族血缘的视角把心理情感原则作为周礼的依据,打破了夏商时期浓重的宗教观念,同时也为中国哲学中的人文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OP
1043#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仁”的本意是亲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间互相亲爱。《说文解字》仁,亲也。孔子明确提出:仁者,爱人。儒家认为应当用“仁”来处理伦理社会关系,主张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而孝悌则是“仁”的根本。
“仁饥信”是儒家最基本的社会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搏肢消核心,其他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无不围绕仁展开,三纲五常是儒家倡导的基本社会伦理准则,而“仁”是五常之首的地位。
“仁”就是两个人,是指仁爱,就是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对别人要有爱心,要有同情心,怜悯心。庙堂之高要遵循仁的规范。
TOP
104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仁,在《论语》中时常出现,孔子十分看重仁,虽然仁没有具体的定义,但在孔子的话中,我们逐渐明白如何做一个有仁之人,我们要在心中有仁,多做有仁之事。
TOP
1045#

仁的内涵丰富,是物我之间、人人之间的情感相通、痛痒相关。
TOP
1046#

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
“仁”的含义很广泛,可以指内心欣喜地爱别人,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为别人的灾祸而难过;也可以是与人相交往时,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有益于他人;博爱就是仁,行动适宜就是义,由仁义而行就是正道,圆满自足而不依赖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德。“仁”的定义是一个宽广的范畴,若想诠释,需在生活中感悟。
TOP
1047#

我理解的“仁”是一种广泛的人际关怀和慈爱,是对他人的善意、同情和关爱的表达。践行“仁”可以通过关心他人的需求、尊重他人的权利,以及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来体现。具体践行“仁”可以包括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关心弱势群体的福祉,提供帮助和支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仁”还包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以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总的来说,践行“仁”是建立在对他人充满爱和关怀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行动去关注、尊重和帮助他人,从而共同创造更加和谐、互助的社会环境。
TOP
1048#

'“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被视为最高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孔子说“仁者爱人”,将仁定义为爱人。仁有以下几种含义:仁爱之心:“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和关怀,要求人们以爱心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和利益,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道德行为:“仁”要求人们遵循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善良、宽容谦虚、勤劳节俭等。 社会责任:“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人们关心社会公共利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自我修养:“仁”要求人们注重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TOP
1049#

       《论语》万言二十篇,“仁”字出现了一百一十回,他在“仁”字下画了重重的一笔,表明这是关键字、高频词,为“仁”字下了一个定义:恭、宽、信、敏、惠,注释曰“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君子之“仁”当上通下达、惠济四方,无处不在。“仁者先难而后获”,是谓先有奋斗才会有收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者的胸怀;“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是仁者的目标;仁者爱人,仁者无敌,是人生的高境。

       孔子关于人的哲学,其核心就是“仁”的思想。在孔子之前,“仁”的涵义主要是表示一种重要的德行。孔子的仁学继承了上古的文化传统,保留了“仁”作为“德”的基本意义,同时又对“人”与“仁”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的思考,赋予了“仁”更多、更高的意涵,提升了“仁”的价值,使仁学真正成为了关于人的学说。孔子践行“仁爱”的方法是推己及人,由于这是一种实践方法,因此是方法论的问题,而这个方法论所依据的哲学思想就是“仁者爱人”。

       根往深里扎,人往高处走,人生要有自己的高度。孔子是教书先生,认为思想比知识重要、品格比成就宝贵。他标定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品格,当立志于求仁道,立足于修仁德,立身于讲仁义,游走于学技艺;他传授的理念是君尊民亲的“仁学”,倡导的观念是行大德大道之事、做大忠大勇之人,坚守的信念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是一个民族传承千年、接续万代的精神高地。
TOP
1050#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通常指的是对他人的关爱、善良、宽厚、宽容和仁爱之心。它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强调个体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在《中庸》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说,"中庸"就是仁的德行,是所有美德的最高境界。在思想上,仁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以诚实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因此,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基于爱、宽容和善良的处世原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观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