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6061626364656667» / 7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946#

“仁”是孔子思想乃至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最初提出“仁”这个概念时,他所指向的是政治领域,指向当时的贵族和当政者。《论语·宪问篇》有言“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在孔子看来,为政者首先要做到践行仁道,仁是治国的基础。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将“仁”与“礼”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礼”因“仁”而立,“仁”凭“礼”而显。因此建立在“仁”基础上的“礼”才是具有本质意义的“礼”,才能长久稳固。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所谓“复礼”就是要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遵循“礼”的规定。“仁”无形的、抽象的,“礼”便是有形的、可感知的,并且礼是仁最具概括性的表现,而仁是礼的根本。
仁是忠恕之道的体现,“忠”是要求自己的言行要尽心诚意地事君为政、待人处事,“恕”则是要求自己对于别人的言行要宽容,善待别人。孔子说忠恕是为仁之方,“恕”的宽容精神最能表现仁者爱人的理性精神。
仁也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本质内涵。仁可以进一步拓展为更具体的道德表现,孔子心目中的君子理想人格在《论语》中主要体现为义、勇、不尚力等具体外在道德行为。仁是它们的基础和本质,也是所有道德品质的旨归。
仁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因此很难将其概括于一个具体的定义之中。历史证明,“仁”为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核心价值观。为仁的实践性高扬了人的主体意识,“仁者,人也”的以人为本思想又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人的主体性,在当今时代,我们都应学习仁、践行仁、进而弘扬仁,构建仁爱的社会共同体。
TOP
947#

“仁”被孔子作为论语的核心,更是作为儒家的基础思想。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仁”的思想不仅把它当作最高的道德原则,而且还当作政治基础。
  在《论语·八佾篇第三》中,“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是道德规范。孔子把“礼”、“乐”与“仁”看作一体,指出礼、乐是仁的基础,礼、乐不仅是外在的制度文明,更是内在伦理纲常,礼与仁可看作社会政治的基础。
  在《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即“仁者爱人”,孔子把仁与爱相结合,更具有人道主义色彩,爱人是“仁”的内在修养,更是仁政的基础。
  孔子提出的仁思想无论是针对统治者作为政治的基础还是作为人的道德规范,都无法给予仁的定义。何为仁,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说过一句话,“仁之剑,义之剑,二者合一堪为英雄。”虽然是礼乐崩坏的年代,但是“仁”仍被统治者看作政治的基础及道德标准。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仁”都被看作道德的最高原则。
TOP
948#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在论语中有多处关于孔子对“仁”的阐述以及孔子与弟子基于“仁 ”的对话的记载。我认为我们要真正理解“仁”的概念除了要以文献作为基础之外,还要结合礼乐制度进行更深入的探析。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是时,各诸侯国之间征伐频繁,侯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也从未停歇。导致这一切的直接原因就是原有的维系社会稳定的礼乐制度的崩坏。再这样的历史环境之下,孔子主张通过恢复礼乐制度来重建一个太平天下。所以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并不是无的放矢的,而是一以贯之。
那么孔子是如何恢复礼乐制度的呢?或者说孔子恢复礼乐制度的切入点在哪里?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所以孔子的切入点自然也就是“仁”。那么“仁”和礼乐制度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为什么“仁”能够作为好恢复礼乐的切入点呢?这就需要我们礼乐制度进行一番考察。
周公以礼乐定人伦,以人伦作为家天下的结构基础。因此恢复礼乐制度的关键就在于恢复人伦。那么人伦的基础是什么呢?是情感,是家人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这种爱人的情感正是“仁”。所以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TOP
949#

《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由此来看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言之,“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实行仁之方法。人在社会中之义务,其形式本质就是“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之事,但义务具体之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真正爱人之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之人,故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之总和。
TOP
950#

“仁”的概念是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最基本的含义是关爱他人,关心他人,以善良之心对待他人,因此,仁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坚持的最基本的一条道德准则。正如孔子回答樊迟所说的,仁就是“爱人”,这是仁的最基本的一种要求,如果连“爱人'都无法做到,那么就很难做到仁爱的行为,这里的“爱人”体现为不伤害他人,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健康,对待他人有一种温和宽恕的态度,孔子还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表明,爱人就体现为和他人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自身价值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自己所不希望的事情和消极影响不要施加在他人身上。另外孔子还说:“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仁的实现需要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律,并通过道德修养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的要求和规范。而在孟子看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因此,在孟子这里,仁爱体现的是人固有的善的本根,亦即人的四端,也就是恻隐之心, 这种恻隐之心使人不忍看见小孩子掉入井中,  不忍看见一头小牛被杀掉去祭钟,不忍人之心所“不忍”的是不想看见他人受苦,受难和受到任何伤害,由此可见,孟子的仁爱思想体现的是基于自己内心的道德良知而发出的以同情之心对待他人的一种情感倾向,这种不忍人之心推广到政治上就是不忍人之政了。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知认为,在先秦儒家哲学中,仁的含义就是对他人的一种价值关怀,对他人生存价值的高度尊重,和生存状态的牵挂担忧。只有做到仁爱,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TOP
951#

“仁”的本质与内涵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墨子·经说下》:“仁,仁爱也。”这两句话都表现出达到“仁”的境界,首先要爱护他人,先人后己。对待事物有爱心,对万事万物能够包容。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仁”,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仁爱,仁心,仁政等。“仁”的本质还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主要靠自身的努力,靠内心的坚守,面对诱惑与抉择,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编辑云南财经大学王雨晴 最后编辑于 2020-11-22 17:30:47
TOP
952#

坚守“仁心”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些都是人类的美德,因此在现如今纷繁复杂的设社会,更加应该坚守这样一份难能可贵的品质,坚守“仁心”,多行善事。《论语·学仁》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现代社会,坚守“仁心”更要把这种美德践行到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尽我所能为祖国、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TOP
953#

“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仁义礼智四者,仁足以包之”,由此可见仁之于儒家的重要性。仁者爱人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这里所讲的“仁”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相互的爱,因此便有了“爱人者,人恒爱之”,小至邻里,大于邦国,仁者之爱,莫不存焉?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教导天下之人爱他人、爱父母、爱国家,于是乎,仁者天下便成为了古往今来安邦定国的重要准则。
TOP
954#

不同于西方宗教理论中可以具体化的伦理规范,“仁”是一种来自内心、产生于情感的自觉要求,是不是“仁”、什么样的行为符合“仁”,都未形成统一的评判标准。显然,这些与《论语》中的“仁”的内在属性与独特的个性体验有着密切联系,也决定了达到“仁”并不容易。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对“仁”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论语·雍也第六》)孔子这样的评价十分耐人寻味,“仁”实际上是一种很难企及的德行境界,是一种神秘却不同于西方宗教的体验,连颜回这样的贤人要长时间遵守也不容易,最多只能保持三个月,其他人更短,有的保持一两个月,有的只能保持一两天。当然,这里的“三个月”、“一两个月”、“一两天”都是虚数,在实际情况下,真正的达到“仁”应该是前文提到的“朝闻夕死”所体现的状态,那么几个月和几天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这样的“仁”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也上升到更高境界。但阅读历史可以发现,真正懂得“仁”、达到“仁”的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不仅一人之仁难以达到,“万物皆仁”也显得有些渺茫,孔子回答樊迟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第六》),这点恐怕很多人都能做到,不论是投了汨罗的屈原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这也反映出“仁”成为了儒家大力倡导与追求的理想世界,成为了几千年来激励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
TOP
955#

坚守“仁心”
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我对于“仁”的理解是“博爱”,能够广泛的对万事万物都存在怜悯之心,包容之心。日常生活中,坚守“仁心”更要把这种美德践行到日常生活中。例如,我会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别人需要帮助会伸出援助之手,可能个人的力量比较渺小,但是如果人人都能坚守“仁心”,那么就会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TOP
956#

仁,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中,其本义是对人友善、相亲。《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
而其在儒家中发展为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如“仁爱”“仁政”等,这里的仁就与道德息息相关,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例如,《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的释义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但是其蕴含的与人的密切关系却不会改变,无论是“对人友善”还是“爱人”,亦或者是道德范畴,其核心依旧在“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TOP
957#

仁的精神具有两意:即义与爱。“忠恕”一以贯之,“忠”不是“忠诚”之意,“忠”是义的意思,即责任。“恕”是宽容、尊重、理解、体恤、爱惜等等意义,其本质属性是“爱”。
“仁道”即“义道”与“恕道”的统一,“仁”即“义”与“爱”的统一,“义人”之谓“忠”,“爱人”之谓“恕”,所以“仁道”统“孟子之道”与“耶稣之道”。做到对“父母”的“养”仅仅是基本的责任、义务,而同时做到对父母的敬与爱才是真正的“仁”,即“孝道”而不仅仅是“义孝”,“孝道”包含“义孝”与“爱孝”,两者都能做到才是真正的“仁孝”,即“孝道”。
  也即是真正的做人之道,孔子循循教育人们“仁道”,教育在不同位置的人(君位、臣位、父位、子位等等)都要做到“仁”,如果每个位置的人都能做到“仁”,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天下太平,就会有礼有序,就会真正)的实现“和的天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位置和角色,在家可能是父,也可同时是子,在外是臣也可能是君,也可能是其他什么角色,如果每个人能做任何位置都能做到“仁”,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天下大同”。
这就是“仁的文化”,这就是真正的“孔子思想”,这就是最正宗的“儒家文化”,这就是真正的“和文化”,这就是“以德治国”真正内容,这就是“礼”的真正含义。
礼是制度化的仁,和是仁的理想状态。
TOP
958#

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为别人的灾祸而难过。这便是“仁人”。我们从小就在学习“人之初,性本善。”当时我只知道孔子主张性善论,还有就是“仁义礼智信”。其中孔子“仁”学意涵的“仁”指的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把人文价值理想确立起来并作了多层面、多维度的发挥。“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中国哲学的中心范畴之一,课本上的仁爱主义又被细分为:以“爱人”为仁、以“克己复礼”为仁、“忠”与“恕”接近于仁、孔子人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这五个方面。
TOP
959#

当今社会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很少有人会为别人之福而高兴,为别人之祸而难过;相反,很多人因为别人之福而暗自妒忌甚至仇恨,因别人之祸而暗暗高兴。所以,希望人们都能做到“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共建和谐美好社会吧。
TOP
960#

我们从孔子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仁”的定义是“爱人”。
所谓“仁者爱人”,讲的是真正通达仁的人懂得爱护他人。这种“爱”源自于“亲亲”,即亲近自己的亲人。这说明孔子的爱人主张出自于“孝”,是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当然,这个爱护是有条件的,即“爱有等差”。孔子并不是在说我们要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而是要看在远近亲疏,身份地位等的差别上,有选择地来爱护他人。
另一方面,“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对仁的另一层定义,是从个人修养层面出发的。人应当克制自己的私欲,恢复周礼,这样就可以成为“仁”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