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758596061626364» / 7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901#

“仁”作为最高范畴,其核心含义是“爱人”。或者说,关怀人、尊重人,即“爱人”乃“仁”之“本旨”。就“仁”的文字结构来看,是由“人”、“二”构成的,指两个人在一起。由两个人在一起,孔子进一步抽象,赋予其以“爱人”的道德内涵,并将其置于诸德之上,从而成为普遍性的最高范畴。基于此,孔子一生以关怀人、尊重人为立身之本。典型的事例是他闻知马厩被烧后的反应。《论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因此,孔子反对人殉、人牲,而且反对用土俑、木俑以为牺牲,甚至以“无后”来诅咒“始作俑者”。《孟子》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实际上,孔子对“仁”的核心含义有诸多论说,只不过未以定义的形式界说而已。一个人必须要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其社会责任和义务。一个人一定要与父母兄弟有亲情,在亲情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辐射到他人身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步一步向外辐射。将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与人的世间关系中,建立了一种现实的伦理,心理的模式。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与要求,把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
TOP
902#

对于仁,先哲孔子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其的定义不同,但观其本而察之,皆爱与善者也。心存仁道,勿怀恶念,以一颗真诚向善的心去看待世间万象,对待身边人事,便可逐步向仁接近。为百姓服务的官员,以百姓之忧为忧,以百姓之乐为乐,便可谓之仁;存在于社会之中的每一个行为个体,有博爱之心、泛爱之情,于内修德,于外修形,便可谓之仁。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一个人的仁德水平提高了,他身边的“仁气场”也会增大,不知不觉,仁义之人便会在他身边聚集,仁道便得以巩固和加强。
TOP
903#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孔子讲“仁者爱人”,不仅是人道主义与理性原则的统一,同时也是“情”与“理”的统一。他认为,一切复合仁的东西都是既合“情”又合“理”的,这是孔子“仁”的学说中最本质的东西。
TOP
904#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 何谓仁? 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TOP
905#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所有德性的核心。仁的基础是人可以为善的初心。由于人有为善的可能,人才能够做到仁。仁是内在与人的内心的。并不是外部强加于人的条例。人将自己的初心发扬出来就是仁。由于初心微妙所以要通过修身来加强初心所发的善。仁是内在在自己本心之中的,人对仁的追求是达到真我的途径。
TOP
906#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仁是孔子倡导的核心,也是我们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我们应该把仁当作自己立身准则,对待他人友善,尊重他人,和他人互帮互助,需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克己复礼”,要具备“恭,宽,信,敏,惠”等好的品质,同时为人处事还要小心谨慎,待人以诚,要能够“成人之美”.
TOP
907#

“仁”是一种来自内心、产生于情感的自觉要求,是不是“仁”、什么样的行为符合“仁”,都未形成统一的评判标准。显然,这些与《论语》中的“仁”的内在属性与独特的个性体验有着密切联系,也决定了达到“仁”并不容易。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对“仁”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仁”实际上是一种很难企及的德行境界,是一种神秘却不同于西方宗教的体验。但阅读历史可以发现,真正懂得“仁”、达到“仁”的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不仅一人之仁难以达 “万物皆仁”也显得有些渺茫,孔子回答樊迟到,说:“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论语.雍也第六》) ,  这点恐怕很多人都能做到,不论是投:了汨罗的屈原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这也反映出“仁”成为了儒家大力倡导与追求的理想世界,成为了几千年来激励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
TOP
908#

        “仁”,在我的理解中是发自内心的善良,对待他人总是以他人的快乐更为快乐,以他人的痛苦更为痛苦。陈杰思先生说到:“博爱就是仁”,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现在对于“博爱”变味的理解,别人在对谁的评价中提到这个词,或多或少带有着讽刺和贬义,认为他的爱给予的太过随意,给太多人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个社会变得好复杂,真正的“仁者”是否真的存在?这是我的疑问。我们都希望为人应该要做善人,但是是什么又束缚了我们?这同样是我的疑问。
TOP
909#

仁是爱人,如果爱人就不会有恶行,仁是真心地为别人的幸福而开心,灾祸而担忧。
孔子的仁爱之道向来是符合我们中国人的道德标准的,或者可以说是孔子的仁爱之道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国人的道德标准。仁爱是道德的根本所在,只有心有仁爱才会去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事,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我们总是在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这不正是爱他人的表现吗 。正如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所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正是孔子所追求的仁爱,亦是美好人间所应展现出来的样子。
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有人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损人利己的事。这不仅不利于善的形成,更容易促使世界出现更多的恶。这正是不理解何为仁爱之心的表现,这样的人或许会获得一时的利益,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既不利于自己诶来的发展,亦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形成,实不可取。
TOP
910#

仁者爱人,谓之善人,没毛病,很对。但是,不好意思,我是自然爱好者,我所认为的仁,,不只包括人,博爱更不限于人。而且也不是什么人都得爱,额,过于博爱感觉有些圣母,有些白莲花,嗯,有点假。仁者当有仁的底限,更不可触及法律及他人利益。我更喜欢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众生平等。我追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清而赋诗。
TOP
911#

仁不仅体现在人际关系中,还体现在人和世间万物的关系中。王阳明通过此心对天理、万物的融摄,紧扣天地万物的整体性,把天地之间的一切都归结到本心之内,从那个人把物与物、人与物和人与人之间都看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例如:“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
TOP
912#

孔子的“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忠”、“恕”。
“忠”主要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立就让别人也立,自己想要达就让他人也达。“恕”主要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施加给别人。从这两点可以看出,要想做到“仁”,就需要推己及人。
反观现代社会所谓的“圣母”,很多都是慷他人之慨,如果想要他们本人做到他们口中所说的善,那是非常困难的。之前本人在网上看过一个关于救助难民的视频,视频中很多人都说愿意救助难民,大家应该接纳难民到家里去,但是当主持人真的找一位假扮难民的演员来说要住到他家时,大多数人都找各种各样的愿意拒绝了。从这里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对“仁”是缺乏的,一些所谓的“仁义之士”在真正面临问题时都是逃避和拒绝的,仅仅是在慷他人之慨。希望我们的社会可以越来越好,这种现象越来越少。
TOP
913#

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除了会从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角度上来说仁爱、仁者,我们还会从经络医学的角度上说麻木不仁,或是从日常蔬果的角度上说核桃仁儿、杏仁儿等等。尽管我们使用仁的语境、角度不同,但是对于仁的定义的理解是有共通之处的。儒家将仁理解为爱人,“仁者爱人”,那关键是我们如何能够爱自身以外的人或物呢,这种爱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才是仁的根本问题,解决好了这个问题,仁的定义也就不难给出。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上中对此做了解释,他提出人皆有恻隐之心,即一种纯粹的、无特定目的不忍之心。正是这种恻隐之心使我们与他人、外物能够共通,对他人、外物的遭遇体验产生一种不忍、怜悯、同情之感,从而自发地做出某些友爱行为。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通过将恻隐之心扩而充之,即与他人共通,自发地怜悯、爱护他人,就是行仁;如果恻隐之心扩充的好、切实行仁,那么不仅是亲亲,还能够爱物,最终甚至是达到与天地同一的生命大和谐状态。从孟子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仁者的根本特质是与他人、外物共通,正是这种共通,使得我们同情、怜悯他人,最终产生爱护他人的具体行动。在经络医学中,仁也被解释为通,经脉如果受到阻碍、压迫,就会影响身体血液的流动,使得部分区域的血液、精气没办法与其他区域畅通,导致肢体麻木、无知觉,我们通常把这种症状称为麻木不仁或麻木不通。当然,我们也经常用麻木不仁来形容他人,比喻他人对外界的反应迟钝或是漠不关心。一个人如果与外界没有沟通、对外界没有兴趣,外界在他的心里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必然就会产生迟钝、漠不关心的反应。我们通常将包裹在果子外皮、果肉、果核中心的东西称为“果仁儿”,它是果子最核心的部位,也是果子最敏感的部位,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为了保护它,将它包裹在了最深处。果仁儿的敏感、易受伤害从侧面上也说明了它很容易与外界相通、受到外界的影响,通是它的重要特征,否则不通的话,就没有敏感脆弱一说了。尽管敏感有时候并不是好事,会使伤害、影响都成倍增长,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敏感会使我们对人、对事物的感知更加细致、深入,理解会更为深刻,更容易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品或思想,就像某些艺术家或思想家一样。从以上三种仁的用法中,我想作出以下推断:仁即通。因为能与他人、外物相通,所以我们才能从他人或外物的遭遇经历中,对他人、或外物的幸福状态产生一种满足、愉悦的共通感,希望幸福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并且做出某些维护幸福的善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仅是好的方面,我们也能从他人或外物的一些不好遭遇中,对他人、外物的不幸产生一种怜悯、同情、不忍的共通之感,希望灾难赶紧过去并且做出某些改善不幸的善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之所以能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能够与他人、外物相通,与他人、外物站在同一位置、设身处地,我们才能产生相应的真情实感,并且付诸行动,就如同审美活动一样,寄情山水、欣赏电影、创作……都是心的共通、心的深层交流、理解,自然而然地引起行动;没有共通,人就好像生活在一个褪了色的山水画中,除了自身,其它的都是黑白的,自身一个世界,外在一个世界,除了自身,其他的可有可无,不会引起我们的一点情绪波动,更不用说引起我们的行动了,人就好像生活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一样,人生的丰富程度、意义都会大打折扣。
TOP
914#

“仁”是爱人,既然是爱人,那么重点在于爱,爱并不是西方伦理学中的伦理规范,而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产生了一种自觉的道德要求,这种道德要求就是“仁”
TOP
915#

“仁”字有一个单人旁和一个''二‘’组成,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最基本的亲人之间的亲亲之情逐步向外推,到爱。仁者爱人,‘’仁‘’植根于每个人的本性,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兄弟和姐妹,进一步还可以爱自己的朋友,可以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之情是人最最基本的情感,以此为基础,恰恰是仁最合理的地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