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051525354555657» / 7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796#

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仁”排在第一位。仁与其他美德都息息相关,只有人们心中存有仁,才会诚信、宽容、和谐。中国传统的政治理想是希望有一位仁君,最高的道德理想也是成为仁义的君子。“仁”渗透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每一方面。
TOP
797#

“仁”就是内心的良知的外在表现,对于君王,他的“仁”是为百姓争取和平、杜绝战乱。对于臣子,他们的的“仁”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去行使法度,先天下之忧则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宗教礼法鼓励人们去行善、去互帮互助,“仁”者是"爱人”的,换句话说,能爱别人的人,就是有“仁”心的人。我喜欢孟子的“人性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TOP
798#

仁,简单地说,就是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然而,“仁”并不代表着爱溺,只是慈爱、仁厚的中庸之道。难道可以毫无原则地显示出“仁”这个特性吗?不能,但凡做人的道理,都不能堕入极端的陷阱中。现代社会需要“仁”,但如果没有了法治,那么“仁”便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所以,“仁”即为中间道路。
TOP
799#

仁——人的本质追求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伦理关系的最核心的本质特征,就是仁。
仁,从人从二:从人,表示一个站立的人;从二,表示:
(1).代表数目字,复数。指“不仅是我一个人,还有我以外的很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心比心对待每一个人。
(2).代表天、地,指做人要效法天地。三代表天、人、地三才。仁字从二不从三,即要化掉人心,只怀着天地之心,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来为人处事,即有博爱心、包容心,自会产生仁爱心。这是个人自我提升之道。
“仁”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论语》中计有109次谈到“仁”,其核心,孔子认为是“孝悌”之道,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对内,在自己家里。对外呢?那就是要“爱人”。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换位思考。这就需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克己复礼”,要具备“恭,宽,信,敏,惠”等好的品质,同时为人处事还要小心谨慎,待人以诚,要能够“成人之美”。孔子从未给“仁”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针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谈论“仁”的不同方面。正是这种不同角度的论述,表明“仁”的博大与内涵丰富。“仁”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崇高而理想的人生境界。
TOP
800#

“仁者爱人”作为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人的为人处事产生深远的影响。与人交往时,要广泛的去爱他人,尽力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只要内心有“仁”,愿意去爱人,就能用心指导自己的行为不做恶行。
TOP
801#

我们都知道,“仁”是儒学思想的核心。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后人将其诠释为,博爱就是仁,行动适宜就是义。儒学是一门关于“仁”的学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最直接的表现。我们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现代社会中,我们仍需要坚守“仁”的思想。在古代,一个不仁的君主会失去民心。同样地,在现代的社会中,一个不仁的企业,也不会蓬勃发展。“仁”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TOP
802#

仁似乎是一种修身后达到的很高的境界。有点类似佛陀之证悟。一旦证得,就天下归仁------夫子对他最喜爱的弟子颜回,对子张都说过类似的话。

恰如修佛,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一旦成为仁者,志于仁,安仁,就会不忧,才有资格去“好”人、能“恶”人---实际上也无恶了。

仁作为君子的三达德“智仁勇”之核心,因为有仁肯定有勇。如果君子离开了“仁”,就“恶乎成名”;如果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就是免不了命运多舛。
TOP
803#

“义”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一个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有他应该遵行的义务和应该做的事情。而这些义务的本质便是“爱人”,即“仁”。一个人必须要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其社会责任和义务。
TOP
804#

回答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TOP
805#

亦作“ 仁谊 ”.仁爱和正义;宽惠正直.  《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孔颖达 疏:“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TOP
806#

孔子“仁”的思想,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仁”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从消极面来说,“仁”要求我们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面来说,“仁”要求我们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综合来说,“仁”强调一种推己及人的“恕道”精神。
TOP
807#

《仁》是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家积极提倡推崇的核心思想。我认为《仁》的真谛就是向善,要求每个人做什么事儿都要先做到《仁》,做到向善,儒家把《仁》作为一个人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可看出儒家对《仁》的追求可谓非常强烈。我认为,我们每一个社会公民应该要顺应儒家的经典思想,积极学习并实践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仁》作为我们社会生活及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TOP
808#

仁意味着爱人,意味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孔子把仁最为最高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和道德准则,从而形成了包括仁义礼智孝在内的封建伦理体系。仁的实现要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TOP
809#

我自己在对比费孝通先生和汤一介先生的的理论,再重读论语之后,孔子的仁其实沒有定义。我们不能安照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式給仁下定义。孔子把他仁的思想貫穿於他的所有思想中,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吾道一以貫之。他的仁在對於每個弟子的教導中也都是不一樣的。
TOP
810#

在孔子看来,"仁"即为"爱人",在这里"爱人"即指爱他人,是一种博爱,可想而知,如果人人都有一颗仁心,别不会去做一些自私自利伤害到他人的事情,虽然不是人人一出生便为仁者,但是我们可以把"仁"作为我们自己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一种行为规范,这样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试想,如果人人都可以做到这样,这个世界又会少多少尔虞我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