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950515253545556» / 7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781#

用今天的话来说,“仁”就是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儒家认为“仁”是为人的根本,是人的精神家园。提倡“仁”的道德,就是要以人为本,把人当做人来对待,就是在确认自己是人的同时也承认他人是人,而人与人在天命之性和生命价值上是平等的。因此人与人之间应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态度友好相待,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态度互相帮助。
TOP
782#

“仁”由“单人旁”和一个“二”组成,意为两个人——多个人。仁的定义再每个人哪里可能都不尽相同,但是我心中仁的定义便是"博爱之仁",人人爱仁便为仁。说起仁,不由得想到仁爱,仁德,仁道。“仁”作为人们的道德领袖之一,是有它独特的一面的。那就是更为广泛的感染性,对他人仁,仁会在自己这儿更加根深蒂固,在他人哪儿也会促进他人的仁的发展。就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样。所以“仁”应该是博爱的仁,是普世的仁。
TOP
783#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TOP
784#

仁,私以为是一个人可以达到的最高的品质了,想要成为一个有“仁”的人或需要独善其身,或需要达济天下,一个有“仁”的人对他人都充满着耐心与爱心,对朋友真诚,对陌生人不知而不韫,努力的完善着自己的品格从而感染他人,在现代社会或许有那么一点点的理想化,但那却是可以为人称赞的有着一颗冰清之心的伟人。
TOP
785#

“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TOP
786#

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TOP
78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者知仁,辞让者明礼。有恻隐之心的人,是谓之仁人;有辞让之心的人,是谓之礼人。
TOP
788#

         孟子有言,仁者爱人。在我看来,“仁”的定义是相当宽泛而虚渺的,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概念,一种行为。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能够以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自然反过来也会赢得他人的尊敬。仁,即爱人。也就是说不能自私自利,不能汲汲于眼前的小利,而应放眼于周围和他人。要学着去主动关怀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日常生活中,当别人落难时施以援手,当别人悲伤时给予陪伴,当别人成功时真心祝福,这都是一种仁爱的表现。所以我们要常怀仁爱之心,坦然处于人世。
TOP
789#

关于“仁”,《论语》中提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
2、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其具体内容。——礼
3、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其具体内容。——爱
4、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
6、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除怨
7、恭、宽、信、敏、惠。——行
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忠
9、刚毅、木讷近仁。 ——讷
10、先难而后获。——让
TOP
790#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TOP
791#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造福的大仁大义;“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好象仁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但孔子说的不是一人个人的仁,而是有权势在手的统治者的仁,要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骤地管理国家,这决不容易,自古极少数大权在手的人能做到;连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能做到,只敢说自己好学,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TOP
792#

想实现“仁”就必须具备“弘毅”的品质。君子应该心胸宽广意志坚定,是个可以肩负重任的人。要为“仁”的理想而奋斗,就必须具备“弘毅”的精神、“仁以为己任”的精神、“死而后已”的精神。
TOP
793#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中国的大圣人和至圣先师,其伦理思想最突出之处在于以“仁”为核心,并且把“仁”的思想与人生境界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使人的处世以及社会运行有了基本的依据,从而为我们理想人生和理想社会的实现成为可能。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孔子思想对现实的意义。
TOP
794#

孔子“仁”的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民族共有的家园,在中国历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的大变革和转型时期。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在这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潜藏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为了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孔子“仁爱”的思想有着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
TOP
795#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