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142434445464748» / 7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661#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TOP
662#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TOP
66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不存在仁爱之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其发展,圣人也是没有仁爱之心,就像对待刍狗一样对待百姓。天地生万物,所以对一切一视同仁,而圣人也应对百姓一视同仁。因为不仁,所以一切平等。这是真正的公平,从深层意义来看,天地滋养万物却不求任何回报,也没有任何条件。我们所要学的就是无所谓仁,无所谓不仁的精神,不管怎么样,仁总是好的,我们应当坚守和维护。
TOP
664#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TOP
665#

儒家说“仁”是“恕”,墨家说“爱”要“兼”,我对这两家的思想理解不够深入,却对这两点感兴趣。“恕”,便要人心胸宽广,能推人及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便要人有一颗博爱之心,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的提供给需要它们的人,而不管这人和自己是敌是友。我认为,一个真正仁爱的人,应该至少具备这两种品质,即宽恕和博爱。有了这样的品质才能不为社会的某些不公所蒙障,能以恕的心去接受这样的不公,而不把这些不公再加到其他人身上,并且以博爱来回报社会,帮助自己能力所能帮助的人事物。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仁爱的人,有大量这样的人的社会才是真正仁爱的社会。
TOP
666#

.从说文解字来讲,仁乃“人”+“二”,可以理解为二人相处之道!那么二人相处遵循的道是什么?在易经里面,“一”代表道,“二”暨由两条大道组成,暨天道与地道,人必须在我们生命的道路上,不断的遵循天道地道这些自然大道来立于世,如此能修成“仁”;如若更精进一步,当我们的修炼达到一定境界,那么人就立于天地之间,成顶天立地真丈夫,就可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王”。
TOP
667#

仁者爱人。一句话,仁就是要有爱,而且是要心中有爱。仁是我们这个社会所必须的元素,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真正所缺的元素。有爱才有生命,有句歌词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说,只有我们人人做到爱人,做一个仁者,世界才会更加和谐。
TOP
668#

所谓仁者爱人,仁讲的就是爱人。爱人是一种大爱,就是一种慈爱,拥有一颗慈爱的心的人,他不仅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他更爱那些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于自己无关的人们,他们的心灵是干净的,灵魂是纯洁的,他们会因为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而快乐、会因为看见别人幸福而快乐,也会为别人受到了灾害而伤心难过,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同属一个星球——地球。仁是一种博爱,一种获得别人真诚尊重的博爱。
TOP
669#

爱己,爱人,爱天下。爱自己,方能从渺小种子,成长为苍天大树,方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为世人撑起一片阴凉。自己有所成,他人有所需自然能给予爱。雪中送炭也好,逆境中的援手也罢,无论结果如何,你给予了爱,他人接受了爱,一份便成两份,三分······生化为万千份爱。如若不爱自己,种子便为为人垫脚,铺平道路,何来的苍天大树,何来的生生不息的爱。仁爱,爱自己,而爱人,方能爱天下。
TOP
670#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仁,教导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去关心他人,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社会更加显得弥足珍贵。我认为的仁很简单,只不过是在朋友生病时给递上的一杯水,在亲人忧愁时会会自觉的给予安慰,在对手成功后会真心祝福。我认为的仁者,并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每个人都会成为生活的仁者。
TOP
671#

我认为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 造福的大仁大义;“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好象仁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但孔子说的不是一 人个人的仁,而是有权势在手的统治者的仁,要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骤 地管理国家,这决不容易,自古极少数大权在手的人能做到;连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能做到, 只敢说自己好学,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TOP
672#

孟子认为“仁义即道德",所谓仁义就是道德,只要深入讨论清楚了仁义也就从实质上揭示清楚了道德,孟子以以侧隐、羞恶、辞让(恭敬)、是非之心来解释仁义礼智四端,似乎仁义礼智四端各有其内容且地位平等,但实际应该是说中“仁义”有时指向父子与兄弟,有时仁义指向父子与君臣。
TOP
673#

我觉得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思想。“仁爱”是以人的良知、善良的本性为根基的爱,是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人民、爱天地万物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孔子说:“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尊,礼之至也。”意思就是说:“人必定是爱自爱,然后别人才会去爱他;人必定是自尊,然后别人才会去尊重他。自爱,这是仁德的至高境界;自尊,这是礼仪的至高境界。”这体现了自尊自爱是爱亲人、爱人民、爱天地万物的前提。首先做到自重自爱才谈得上爱亲人、爱人民、爱天地万物。
孔子还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博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博礼。”意思是说:“不爱自己的亲人而去爱别人的,叫博德;不尊敬自己的亲人而去尊重别人的叫博礼。”这也体现了自尊自爱是爱别人的前提条件。
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做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但是我们可以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爱人。
TOP
674#

仁者爱人,仁的最高定义以及思想就是对人以仁爱,一视同仁不可将其他人分为三六九等,对待人都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如果哦姜韧分为三六九等,这样有违和中国儒家思想的道义和准侧。中国儒家思想所提出的仁思想,与今天我们社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遥呼相应。所以仁的思想是我们所必须坚守和推行的,不管你扮演社会盛会中的何种角色,仁者在能立足。
TOP
675#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礼.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都合于礼,这也就是仁的境界."礼"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礼.不过,孔子则是从多方面进行论述的第一人.什么是礼?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这是说,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说礼是"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因此,"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