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829303132333435» / 7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466#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TOP
467#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TOP
468#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什么是仁?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即仁者爱人,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人则有爱心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孟子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

TOP
469#

    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被我们反复颂说,提及,所谓“仁”,即“仁者爱人”,要求我们关心、爱护他人。简单地说即为“博爱”,将自己的爱施予万物,延及四周。而在我看来,“仁”是一切行为准则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做到“仁”,并在自身的心中树立起一种向善的观念,净化自己的心灵,才能做出对个体及他人的发展有益的判断和行为。

    正所谓“仁者无敌”,只要心中有爱,那么天下大同的目标终将实现。

TOP
470#

在不同的场合,孔子对“仁”做过不同的解释,其基本定义有两个:一个是“仁者爱人”,另一个是“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是向外的爱人,即亲爱他人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爱护晚辈做起,进而治国、平天下,达到“外王”的境地;“克己复礼为仁”是内向的克己,克服个人欲望,通过个人的内在反省,自觉实现道德的、哲学的和宗教的自我,达到“内圣”的境地。向内的克己是为了提高个人是内在修养,通过自我反省实现自我到的自觉,并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最高境界。
TOP
471#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具有很丰富的内容,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到了孔子时代,“仁”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作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被当做最高的道德标准,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仁”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 仁”指好的道德,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儒家还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直到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仁”的现实意义仍然举足轻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TOP
472#

"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为别人的灾祸而难过"

我觉得这个社会太冷漠了,人们往往会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

TOP
473#


仁,是道德的范畴,需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发出的。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对“仁”下的最重要的两个定义。表达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仁者无敌,无论是什么对手,只要心中有“仁”,便能屹立于天地之间。

TOP
474#

我认为“仁”不光包括爱人,还应该包括爱猫,狗等动物,爱花,草等植物,凡是具有生命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去爱护,这才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仁”。
于此,我便产生了疑惑,对于牲畜,它们同样作为动物,也是值得我们我去爱护的,那我们是不是因为“仁”而停止把它们作为食物呢?我迷惑了,还望有人能够解答。
TOP
475#

仁者,人二,你我也。所以仁描述的不是内心的自省,而是与周围人之互动的一种状态。仁是心中容下他人的一种装他。容,不只是包容。仁者爱人。爱,心中会为对方着想。寻找自己践行的仁道,是君子立命之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21:12:14编辑过]

TOP
476#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从反面论证了“仁”就是“爱人”。而“爱人”的人不单指哪一类人。而是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人,包括自己。“仁者”就是在道德上有了很高的造诣的人,仁者爱人而无私,他们无论在对任何人都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所谓对人对己。要在现实社会中实施仁,就要先己仁,先爱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才能喜仁再学仁,持仁到施仁,才会提高自我道德修养,而不能持仁害人,最终做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杀生以成仁”更是自己对“仁”的更高体会。也是“生命诚可贵,仁德价更高”的体现,这样才能“长处乐”,才能在自己的生命中不受人约束,才会自学自乐,更加不会害怕不仁者,所谓“仁者无敌”。

TOP
477#

仁者爱人。我想,如果现代社会中人人都能怀有一颗“仁心”,那么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很容易实现了,而“仁”应该像“爱国”理念一样从小来灌输,让“仁”成为人的一种潜意识的准则,这样就能更好的关爱他人,建设和谐社会。

TOP
478#

      仁义不是孟子最早提出来的,但是孟子对仁义的重视和阐述显然超过前人,也深刻影响了后人。

      在理论上,孟子提出仁义应该受到了墨家重视道德(仁义)外在工具价值和道家重视自然的影响;就孔孟而言,应该有一个从孔子的仁智到孟子的仁义转变的过程,表现为道义论的突出和自然性的突出。道义论的突出对墨家功利论(义即利)以及相关观点的批评显然是极为深刻、极为合理的;而自然性的突出在产生了一些优点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局限。

      就结构而言,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性善“四端”,其实《孟子》中存在着两种四端(“仁义礼智”与“仁智礼义”),“仁义礼智”四端非常重要,孟子解释了四端、并对仁义相对关注较多。就特征而言,孟子区分天与命、性与命(“仁义礼智”是性不是命,“食色”是命不是性),学习墨子区分天与命、利用“天”而非“命”的思想,改造了孔子相对笼统的天命观,把心、性上推于天,在理论上建立起了较为严密精致的先验论道德体系。 在仁义的含义上,孟子给出了仁义的抽象和具体(现实)的双重定义;抽象角度上仁义多指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现实上的仁义主要指向父子与君臣;这双重定义涉及多方面关系;孟子在努力沟通以上二者间关系的同时,经常导出前者的优先。现实中父子关系和君臣关系相当重要,抽象的仁义在现实中变为具体的仁义,成为处理现实社会关系的主要道德准则;或者说,正是出于如何处理两大社会关系的角度,孟子主要规定为仁和义,并上升为抽象的仁义。父子和君臣有一致和不一致,孔孟有相同和相异。当父子和君臣一致时,孟子正面上非常重视孝治天下,反面上墨杨分别威胁到了仁和义(墨子“兼爱”是害仁、杨朱“无君”是害义),所以墨杨是孟子最为反对的论敌、对其进行批判和辱骂在孟子角度上是必然的。当父子和君臣不一致时,孟子仁大义小、仁本义末的结构必然会推出前者的优先;孟子(舜)的顾父子不顾君臣也就是逻辑的必然、类似言行也就会多次出现在孟子思想中。单独来看孟子如此处理父子和君臣是可以理解的,在理论结构上也基本上是能自洽的;但从儒学整体上看则不尽然,也不能摆脱墨家和法家等非儒学派的批评。 孔子有“君臣父子”,孟子有“无父无君是禽兽”。孔孟都重视君臣父子(或父子君臣),这最终成为了后世三纲中的前两纲,反映了孔孟思想中有大体相同之处;但进一步,孔孟思想在有所相同的同时其表述也有所差异。孔孟二人的相同反映了儒学对相关问题的持续关注,孔孟二人表述的差异反映了儒学发展中的具体变化。孔孟二人的相同与相异都有重要意义。孟子视自己特定角度的思想为完美,而在儒学发展史上它不过是儒学的一个角度、一个阶段;孟子的特定思想既有对孔子思想的一定补充、也有对孔子思想的一定偏离;加上《孝经》在义角度上的调整和法家韩非在整体角度上的批评,后世三纲重新把君臣置于父子之前,就大体反映了后儒最终主要接受了孔子所奠基的相对重视整体、重视理义的基本思想;孟子相对重视家庭父子、重自然亲情的立场当然不可能完全被抛弃,但却基本上成为了次要方面。“言必称尧舜”可以说是“祖述尧舜”,与“宪章文武”是孟子(而非孔子)在理想人物上的重要特征。汤武革命是恶恶,是对暴政的纠偏和对仁义的必要维护。孟子最推崇的理想人物是舜。在抽象仁义思想上,舜是“由仁义行”的代表;在现实仁义思想上,在家国一致时,舜是孝子加天子;在家国不一致时,舜又是优先顾家的典范(“窃负而逃乐忘天下”)。舜是孟子抽象人性平等思想的代表(“人皆可以为尧舜”),又是现实差等思想的代表(“尧舜之道不遍爱人,急亲、贤”)。

      简言之,舜与孟子基本上是二而一的关系,舜是孟子思想的代言人,在主要问题上舜与孟子的立场是基本一致的;与之相应,孟子必须要对舜进行论证、美化和辩护(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既是对舜完美性的辩护,也是对自己理论体系完美性的辩护:但是现实中的每一具体人物、哲学史中的每一理论体系都是既有优点又有局限的,孟子对舜的辩护可以理解、当然也会有局限;孟子在仁义思想上的哲学努力融进了哲学史中。

TOP
479#

       “仁”,许慎的《说文解字》将其释为“亲,从人二”。作为会意字,“仁”有二人面对面地相互交流之意。在交流中以亲爱之情彼此恭敬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所谓“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亦有相亲相爱之义。《中庸》曰:“仁者人也”,可见,仁者同“信”一样,也是讲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先师与元祖,将“仁”作为其道德伦理思想的核心,主张用“仁”来规范自身、教化他人,已达到其追求“内圣”与“外王”的理想境界。



       “仁”是“爱人”,即博爱他人、善待他人。《论语.颜渊》有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是我们最常用到的一层意思。人应当胸怀友善,对待需要帮助的人要乐于伸出友爱之手施以援手。



       “仁”是克己复礼,即要时刻约束自己,以礼规束自己。““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里克的是内心的邪恶之念、贪欲之念。不将不利之事转嫁到他人的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坏事也不要施加到他人的身上。



       “仁”是“恭、宽、信、敏、惠”等的提炼与升华。庄重、宽容、诚信、勤奋、慈爱,这是对于“仁”的道德注解。在人与人的相处与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庄重的仪态、宽厚诚信的态度、勤勉机敏的作风、慈爱贤惠的品德。其中,我认为最值得一提的是“宽厚”之德。在我们当今越来越浮躁的社会中,摩擦与冲突越来越易爆发,宽容地面对问题、用厚道的态度解决问题,才是正道。只有每个人的心中存有“仁”,社会才能拥有和谐健康的状态



       “仁”是“杀身成仁”的壮士断腕。在追求“仁”的境界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阻碍与生死抉择。为完成正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是仁人志士的人生选择。在战争时期的黑暗中、在防黑防暴的第一线、在抗震抢险的冲锋中,许多无名英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仁”的精神用鲜血来祭奠,在前仆后继中永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7 18:07:56编辑过]

TOP
480#

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不是对自己的,而是对他人的。只有一个人,也就无所谓道德了。有仁爱之心,才会有道德之行。所以,“五常”之中,“仁义礼智信”的“仁”是摆在第一位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