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223242526272829» / 7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376#

仁者,人之大成者。古往今来,能够称得上是仁者的大家,也如凤毛麟角,可见要向成为仁者,必须要有圣人一般的品质。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要向成为仁者,则必须对“仁”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行。所谓“仁”,正如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说,“爱人”。此“爱”并不是狭义的爱,而是人之大爱。那是一种怀有包容的态度,更深层的讲,是忘我的境界。所以,成就仁者,必须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而这种道德情操是在日常生活中所铸就的。
TOP
377#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道德核心观念的仁爱。为人之本,要以仁爱思想来对待周围的人与事,充分将圣人的这一思想融汇于自己的为人处事思想中。深切的感受到中华真的是一个博大精深,将人的思想境界总结的让人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一个民族。仁者就应该是有着博爱之心的人,能够将自己的爱奉献给身边的人,能够像爱自己一样去爱身边的人。

在偌大的社会中为人多以仁来行善,多关心身边的人,那我们就能使自己活的更有意义。

TOP
378#

仁,理解为作为人这种存在之间形成的亲爱关系。

仁者,人也。——《礼记·中庸》

仁,亲也。——《说文》

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才可以实现“仁”的要求,所以要诚心。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爱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拥有仁爱之心;爱他人,上下相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现代人之间的关系很大成分上还是“仁爱”的,只是受实用主义、市场经济价值最大化等影响,使得“爱己爱人”之心受蒙蔽,找回自己的真心本性,爱父母,爱朋友,乃至爱社会中每一个人,这就需要兴国之大学问,教人以仁。

[em08]

TOP
379#

“人之初,性本善”。仁也同样如此,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是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所以我们要合理运用这一价值,就连孔子都把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那就充分说明了仁的重要性,它是“礼”的内在精神,是“信”的必要前提,与“智”相统一,所以仁的实施不但有助于提升我们自己的内在修养,而且还能养成中华民族相互关爱、重良知、重道德的民族品格,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每个人都体会到别人给予的爱和温暖,从而又会把如此的爱赠给别人,把“仁”的精神真正传承下来。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

[em07][em07]
TOP
380#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TOP
381#

——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张英《聪训斋语》)

译:与人相交往,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有益于他人,这就是善人。

这句话很假,根本不适用。“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有益于他人”,我想问一下,你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件事

到底是为了“有益与他人”还是为了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这句话太过绝对

显得十分虚伪。上学不管学什么首先要学的就是怎样做真人,

这种善人适合用来膜拜而非学习。

TOP
382#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TOP
383#

卷一:仁

          

                 仁的定义

  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TOP
384#

仁的定义

仁的核心是“爱人”。 大家到寺庙、道观的时候,看到一些佛祖和神仙的相都是慈眉善目的,那种光是柔和、仁慈的,让人感觉到温暖,让人愿意去拥抱,让人感觉抱在怀里很舒服很坦然,就是因为人家佛祖神仙有仁慈之心。从对亲友的仁慈之心,扩展到天下众生的仁慈之心就是人由凡到圣的过程!

所以儒家说“兄友弟恭”,对兄弟的有爱推广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扩展到更大的爱心,对所有人都有仁爱之心,就不要分彼此了。这就是由凡到圣的过程,这一点也就是佛家所讲的跳出小我,拥抱大我,回归无我的无私奉献的菩萨精神。不跟人家计较得失,默默奉献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五常之中的仁。

TOP
385#

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韩非子?解老》)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唐]韩愈《韩昌黎集?原道》)

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清]张英《聪训斋语》)

珍惜也是仁的一个重要内涵,当平时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或者人将要离去时才会觉得后悔惋惜

所以,在平常怀着感激感恩的心相对待。

TOP
386#

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韩非子?解老》)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唐]韩愈《韩昌黎集?原道》)

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清]张英《聪训斋语》)

珍惜也是仁的一个重要内涵,当平时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或者人将要离去时才会觉得后悔惋惜

所以,在平常怀着感激感恩的心相对待。

TOP
387#

仁,词典上的解释指的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 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

孔子明确指出仁爱的行为准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仁爱的对象从亲人推向人民,推向天地万物。“仁”是“信”的必要前提,“仁”必须与“智”相统一。倡导“仁”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相互关爱、重良知、重道德的民族品格。

TOP
388#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 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全新意义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

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

TOP
389#

良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就是孟子所说的不虑而知”,王阳明所说的不假外求”,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圣灵充满的优良之知。

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凭着朴素的信仰和善良的心灵,代代相传着关于良心良知的道德信念。他们不断告诫自己和子孙后代:做人要讲良心,千万不要做伤天害理的坏事。但今天的不少中国人常常忽略的是:天地良心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从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是天地所代表的天理的存在,才给良心提供了坚实厚重的法理基础头上的。

在《病榻杂记》一书中,季羡林力辞外界加在自己。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等三项桂冠,以求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季羡林表明自己不做国宝,但他心里一定认同这种说法,即真话与良知才是一个国家最不可或缺、最需要珍视的国宝。永远坚守自己的良知,只说真话不说假话,相信这是季羡林留给世人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TOP
390#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良心”这一概念的人是孟子。汉语里的“良心”一词,来自于《孟子·尽心上》第八章:“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由斧斤之于木,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在这里,孟子以牛山之木劝诫人们不要放弃了良心。孟子认为良心是人所共有的原本之心,是“天命下注于人”而形成的合乎天地之道的本性。在他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恭敬)、是非之心,这些都是人的良知良能,而它们也构成了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之端。可见在孟子等儒家哲人那里,“良心”与“天地”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是建立在他们所信奉的“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之上的。

如果每一位中国老百姓都能恪守天地良心的道德信念,在心底构筑起一座坚守道德底线的堡垒,那对整个国家与民族,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历史上的中国曾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教化之国,今天的炎黄子孙更应自觉地肩负起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让我们的国家以富强、民主、进步的清新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