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223242526272829»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376#

回复 4楼杨金华的帖子

最近我也看了一点周易,深感其博大。我也认为周易不是迷信而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源头!
学校目前可能没有这方面的教育,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去学习,不懂得应该可以请教古代文学的老师吧
TOP
37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感谢楼主精彩分享。
学习了仁的来源,我豁然开朗,原来这个源头就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天地呀。而且天地也将这种仁心赋予了万事万物,使我们本性中就有仁!只要我们致良知,那仁心就可以显露了!
TOP
378#

“仁”字最开始出现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为儒家的思想打下了基础,后世学者在此基础进行发散,例如孟子进一步提出“仁政”的概念。帖子中提到“仁”来自于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和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是非常有道理的。“仁”和善良天性是相互存在,彼此依存的。在生活中应该做到以仁待人。
TOP
379#

在儒家的世界里,仁不是首创,不是与生具来。孝悌之道是孔子强调的为仁之本。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尊重并致力于孝悌之上便可建立仁的体系,孔子如是说。

孝悌之道强调的是长幼尊卑间的伦理关系、礼仪节制。而人处世,面对着缤纷复杂的人际关系,牵连太多、太甚,孝悌又怎么能让人在一个超出了其所指范围内的世界里做到仁?

人之初性本善。

试想一个从小深明孝悌之道并努力实践孝悌之道的人,在他年长以后,又怎会不知如何去疼爱晚辈,关爱他人,那都是他在践行孝悌之时收获的回报啊!可见,从孝悌到仁,是多么自然的一会事!

孝悌之道,其为仁之本欤?
所谓仁之出处,天生万物,泽陂万物,一种无私与仁慈的精神。

而人的天性是为善良,一种生下来就注定拥有的东西,没有不同的。

而我们就是要保持住这种天性,让他不被世事所磨灭k
TOP
380#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天地之大德曰生”。仁即来源于天地万物,自然之中。在《尚书》、《诗经》等汉代以前文献中,仁的含义主要涉及人的品格与德性,爱人。指一种能够见之于外的善行,或指一种深藏于内心的良好意识。人之初,性本善。人既是道德之人,也是自然之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一种是自己,一种是自然。爱人是核心,这就是儒家伦理之中对生命对万物的敬畏和爱。”仁”字最先可能并不是由儒家提出,但却为儒家所吸收、改造和弘扬。
TOP
38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周易》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大的德行就是生养万物,这句话为外在于人和物的德或者说作为形而上而存在的德的存在做了一个说明。既然万物已经生有,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作为产生万物的天德也必然存在的。朱熹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就把这种外在于人的形而上的仁赋予了人,这种被赋予给人的形而上的仁在人上面的体现就是人心。这种人心的具体体现就是孟子所说恻隐之心。至此,儒学对其核心观点“仁”的起源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说明。
TOP
382#

人有没有先天的善良本性呢?我认为是有的。比如,耶鲁大学的研究小组曾进行这样的试验:让一个出生6个月大的婴儿观看一段木偶剧表演,剧中的两个木偶分别饰演好人和坏人,他们的行为有明显的“善”与“恶”的区别,看完后,把两个木偶放在婴儿的面前,婴儿会选择拿起那个行为善意的木偶,有时甚至会在那个行为丑恶的木偶脑袋上打一下。但是,这种先天的善良本性并不会使人一定会成为善良的人,实际上,后天教育对人的道德形成更重要,不良的教育环境会使人的善良本性被压抑。而且,在我看来,生存的本能早已决定欲望先天便存在于人心,欲望对于人的先天善性也有很大影响,善良的人其欲望一定有节制。
TOP
383#


仁的来源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天地生养万物,他们是仁德的,作为它们生养的人和物也继承了它们的仁德。第二个是仁来自于人的自然的善良的本性。在河边看到一个落水的孩子,我们的下意识反应是去救他。折刚刚体现了我们内心的仁的本性。这是在我们内心之中天生就有的。因此可以证明仁是来自于我们的自然的善良的本性。
TOP
384#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引用了孟子的“仁者爱人”。这个典故出自于《孟子·离娄》,离娄是传说中生活在黄帝时期视力极好的人,一头野兽出现在百步之外的地方,他也能够清楚地看到这头野兽秋天长出的毫毛的最尖端。因为他的视力好,黄帝在昆仑山丢了一颗黑色的珍珠,就让离娄去找,而离娄最后找到了。
  而“仁者爱人”出于孟子谈论君子和普通人的分别。君子和一般人的分别在于君子能够把仁和礼永远放在心中,仁就是爱人,礼,就是尊重别人。
  “仁者爱人”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但是这个观念是直接继承孔子的。《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所说的仁和义是有确定的内涵的,而道和德的内涵不确定。孔子说的仁,是要能快乐别人的快乐,难过别人的难过,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别人好的。
TOP
385#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引用了孟子的“仁者爱人”。这个典故出自于《孟子·离娄》,离娄是传说中生活在黄帝时期视力极好的人,一头野兽出现在百步之外的地方,他也能够清楚地看到这头野兽秋天长出的毫毛的最尖端。因为他的视力好,黄帝在昆仑山丢了一颗黑色的珍珠,就让离娄去找,而离娄最后找到了。
  而“仁者爱人”出于孟子谈论君子和普通人的分别。君子和一般人的分别在于君子能够把仁和礼永远放在心中,仁就是爱人,礼,就是尊重别人。
  “仁者爱人”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但是这个观念是直接继承孔子的。《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所说的仁和义是有确定的内涵的,而道和德的内涵不确定。孔子说的仁,是要能快乐别人的快乐,难过别人的难过,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别人好的。
TOP
386#

我不赞同把仁的来源是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与天然的善良本性。
且不说天地是否能生养万物精神,但看这句话就有些不妥。天地生养这是把仁诉诸人之外吗?是不是动物也具有仁的品质?如果不是为什么天地非要把仁这种品质交给人。这些不仅不能解释反而会导致一种神创论,我不是否定神创论,只是觉得这实在是很荒谬,明明可以更好地解释非要诉诸神秘。古人有这种想法实属正常,因为有关仁的问题现在还争论不休,比如楼主所说。可是在现当代我们应该能够用理性去摒弃这些不合理之处,去尝试用其他方式去解决。
再次,我认为仁来自于天然的善良本性也是有问题的。天然善良本性是在说性本善吗?这只能作为一个预设前提而不应该成为仁的来源。况且这句话也问题多多,比如人具有天然的善良本性,为什么还会作恶?就算作恶了教育教育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为什么还要设立法律、监狱、公安局。
其实有关人的来源的问题我觉得孔子已经说的很到位了(仅个人之见)。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就比天地生养的精神更加合理。“人也”就直接肯定了仁是从人这里得来的,绝对不是什么天地给的。当然如果有人说天地生出了人,人发展出了仁,所以还是天地生养,那我也没办法。照这样说天地是万能的(这样说不如说是神了)。“亲亲为大”就很能体现仁的产生,仁起初就是一种父母对子女的爱,只不过孔子把这种亲亲之爱扩展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并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像父子一样孝慈,兄弟那样悌恭,以此做到天下大爱。这样的观点难道不合理吗?
TOP
387#

人之处,性本善。每个人内心是善良的,就由于外界的因素的干扰,使的心灵扭曲,作出伤害自己或别人的事。
TOP
388#

孟子认为,仁来自于人的善良本性,而荀子认为人性恶也,那么仁就不会是先天所得,而是后天经过仁义礼仪的教化才形成的,这就与周易“天地之大德所生”的观点相悖了,虽然孟荀人性善恶之辩没有定论,但个人认为,仁更多地还是来自后天的礼义教化,孟子的例子“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认为一个人看见孩子掉进井里,第一念头就是想要去救孩子,但个人认为这样的念头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长期在社会环境和礼义的熏染下形成的一种潜意识,所以条件反射般的想要去救人,况且第一念虽然不考虑孩子的父母,自己的声誉等事,第二个念头却未必不考虑,可见善恶是相伴相生的两面,都会受到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仁并非来自先天本性,不止是仁,按照马克思的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人的各种思想观点都是由社会物质环境决定的。
TOP
389#

仁爱的品质来源于天地万物的精神和天然的善良本性。我们在吸收天地万物精神的同时,更要发扬光大自己善良的本性。做到仁爱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TOP
390#

​仁来源于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与人天然的善良本性。天地为万物之母,万物生存在天地之间,受雨露滋润,地气长养,天地不曾从万物身上索取任何东西,即所谓“天地不言,长养万物”。儒家有“性善论”之说,指得正是人天然的善良本性。孟子说“恻隐之心,人之端也”,他认为同情心即仁的发端,仁来自于人心中所本能生发的情感。仁的实现不需要去苦苦追寻,有意而为,仁贵在自然天然,仁可大可小,最基本的“恻隐之心”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